读书人

学园(第3期)2008

发布时间: 2010-03-19 06:34:08 作者:

 学园(第3期)2008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页码:93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16744810
条形码:9771674481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二十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从此醉心于哲学研究,在其《理想国》中漫游。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穆学园(Academy),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
柏拉图的学园,是人类第一所综合性地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策咨询、培养学者和治世人才的学校,特别注重思辨理论智慧。
由于学园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了特别的生命力,因而一直持续了九百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
柏拉图的对话优美典雅、脍炙人口、给人启迪,当今政治、文化、思想上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与其他古代先贤充满哲理和睿智的“对话”。素以严谨著称的哲学家黑格尔热情赞誉柏拉图为“人类的导师”。
斗转星移,柏拉图生活的“轴心时期”已经远去,而他的思想依旧指引着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今天,让我们继续在《学园》里耕种思想的种苗,在新世纪的一个角落里潜心营建起精神和文化的家园!
目录
哲学评论
主观的客观与客观的主观同在/张家

七色论坛
远去的大师与模糊的象牙塔/董云川等
中国大学办学的八大误区/吴戈
正视儒家教育观的历史局限性/张念蒙

学理考辨
张之洞与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生源视角/陈睿腾
高校体育改革与大学生休闲文化的养成/李国忠 王帆

象牙塔内外
旅游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田里 李雪松
中国高等教育“五重五轻”之怪现状/徐绍华
论大学的文化品性与文化使命/李维昌
大学教育生命品质的迷失与回归/扶斌 李玲
和谐视阈下的大学组织结构变革研究/张立新 吴绍春

个案研讨
草根高校学生学业无力探析/徐旭英 贾少华
提升高校教师组织认同的路径选择/刘永存

国际视窗
东盟高等教育自治/MoIly N.N.Lee著 张建新译
欧洲高等院校学生评教/Jef C.Verhoeven著 张建华译

书评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品李森先生新著《教育的危机》/陆猛
……
文摘 郑千山:刘文典的内在力量——大学、大师与传统文化
章玉政新近出版的《狂》一书,系国内第一部记录现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的传记作品。全书煌煌30万字,以新闻记者的角度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文界的一隅风景,资料翔实,着笔大胆,可读性强,不失为一部富有启示作用的较为成功的传记作品。
《狂》充分展示了一代国学大师的“狂”——他四海飘零,安徽、上海、日本、北京、云南……他置身同盟会,加入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甚至差一点被刺杀宋教仁的凶手错杀;他冒着危险参与援救陈独秀;他能够以一个大学校长的身份公开顶撞蒋介石;他自称是庄子的知音,任意臧否鲁迅,颇看不上新文学出身的闻一多、沈从文等……真够“狂”的!然而,透过行思卓荦的“大师”刘文典,这“狂”的背后,却凸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知识分子精神寄托的独特意义:从孔夫子开始,左丘明、司马迁、阮籍、嵇康、祢衡、李白、杜甫、王安石、苏东坡、解缙、徐文长、李贽、胡应麟、“八大山人”、袁枚、俞樾、康有为、钱钟书、金岳霖等(这样的名单还可以长长地铺排下去),一代代中国传统文人,他们寄傲书窗,虽与书斋紧密相伴,但他们生命中的离合悲欢、恩怨沧桑,又无不与他们的时代脉搏相始终,他们狷狂举止的后面,是以国学为骄傲与倚重的大气派、真性情!这真性情是“狂狷”,而非“轻狂”,是追求精神自由的特立独行,所谓“人无癖不可交”,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化真君子们“狂狷”行为的默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的推重,其实是对有独立见解、独立思维的“文化大师”们的托举与造就,是对“礼崩乐坏”后逐步被蚕食而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神韵的真切呼唤,是“理解之同情”!延及现代,以王国维、辜鸿铭、刘文典、黄侃、刘师培等为代表的“国学大师”们,无疑都继承着这一传统。当然,“狂狷”者也并非一些欺名盗世者可以同日而语。君不见,从古至今,多少伪“大师”,吐雾扬尘,乌烟瘴气,最终也只能徒遗笑柄而已。
读书人网 >杂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