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3-19 06:48:02 作者:

 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12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9787030130405
条形码:978703013040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都江堰水利发展与文化丛书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系统地介绍了都江堰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概况及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结合都江堰实际情况,探讨了采取多种措施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保障都江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案,指明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及总体设想。
都江堰是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成果对其他一系列国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改革都具有积极影响及借鉴意义。《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适合水利工作者和相关水行政主管部门人员阅读。
编辑推荐 《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为都江堰水利发展与文化丛书之一。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水资源及水利工程概况
1.1 区域水资源概况
1.2 水利工程概况
1.3 水资源供需趋势分析

第二章 水管单位基本情况
2.1 人员情况
2.2 财务状况
2.3 资产组成

第三章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3.1 现行管理体制
3.2 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3.3 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第四章 改革的总体思路
4.1 指导思想
4.2 原则
4.3 目标和任务
4.4 总体设想
4.5 理顺管理关系

第五章 定岗定员测算
5.1 测算原则
5.2 测箅依据
5.3 测算范围
5.4 测算方法
5.5 测算过程
5.6 定员结果及说明

第六章 支出测算
6.1 测算依据
6.2 基本支出测算
6.3 工程维修养护费用测算
6.4 支出测算结果

第七章 收人测算
7.1 农业灌溉收入
7.2 原水水费收入
7.3 工业与城市生活供水公司上缴利润
7.4 多种经营公司上缴利润
7.5 维修养护公司上缴利润
7.6 收入测算结果

第八章 定性分析及财政补贴测算
8.1 定性分析
8.2 各水管单位的职责
8.3 财政补贴测算

第九章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有关措施
9.1 积极推行工程管养分离
9.2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水费计收办法
9.3 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9.4 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9.5 积极探索与工作绩效密切挂钩的内部分配机制
9.6 配套的相关政策

第十章 结论
附录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序言 在都江堰建堰2260周年的时候,水利工作者们推出了《都江堰水利发展与文化丛书》,他们站在对现代水利的认知高度,用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审视都江堰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从不同方面对都江堰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总结,客观、科学地分析了都江堰发展现状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实施对策,对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和推动灌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科学的实施方案,并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实践。这些成果使都江堰水利人以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不仅大力实施技术和管理创新战略,推进灌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而且积极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战略,推进灌区管理体制现代化,还进一步实施灌区水利队伍建设创新战略,推进队伍素质现代化。这些成果更对弘扬“李冰精神”,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品格,提升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领人民群众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川西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都江堰始终运行不辍,为四川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历代对都江堰的维护和管理都非常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国家对都江堰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和扩建,健全了管理机构,强化了用水调度,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实施了法制化管理,使其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82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09万亩,灌区从川西平原的14个县扩大到川中丘陵区共7个市、37个县(市、区),还使其由单一的灌溉供水,发展成为具有灌溉、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水产、旅游、环保等多目标综合服务的大型水利工程,成为四川省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纵观都江堰2000多年创建、承传和持续发展的历史,它既是李冰和蜀地人民开创的千秋伟业,也是我国历代各族人民不断维护、改造和拓展完善的硕果。它把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充分体现在治水的过程中,以顺应水性的自然之道为治水的最高准则,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持续发展理念和“日新又新”的创造精神,创造了人类探索科学治水的辉煌业绩。都江堰作为世界上唯一留存至今造福人类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能力。
文摘 插图:


4.4总体设想
按照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充分考虑都江堰实际情况,提出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如下:
改革后,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但要理顺都管局与各管理处之间的管理关系,明确职责。都江堰水利工程具有灌溉防洪、供水、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环保供水等多种功能,其管理单位应属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在都江堰水管单位内部,区分事业部分和其下属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补贴方式:事业部分在定岗定员、定额的基础上,其基本支出和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部分由省级财政予以补贴;下属企业部分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都江堰水管单位的事业部分是指承担防洪、农业灌溉任务的人员,其下属企业是指内部事企分开后成立的水利产业集团公司,包括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公司、小水电公司、多种经营公司和维修养护公司。对于承担农业灌溉任务的部分,考虑到农业灌溉水价政策性亏损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若将农业灌溉工程管理单位划入水利产业集团公司,势必增加集团公司负担,不利于改革方案的实施,因此目前将其从水利产业集团公司划出,纳入事业部分管理。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工程管理单位转制为企业,成立工业及城市生活供水公司。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