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千柳集

发布时间: 2010-03-19 06:55:14 作者:

 千柳集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页码:35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7807342552
条形码:978780734255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多灾多难河流,对黄河的治理,是古今人们必须面对与关注的事情。《千柳集》从地理、水文、水患、治理、文化以及现当代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多个层面,对黄河进行解读,具有知识性、普及性与可读性,是全面概况黄河、认识黄河的首选读物。
作者简介 侯全亮,社会科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5年12月生,河南滑县人。1982年7月郑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毕业,到黄河水利委员会从事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处处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编辑,河南省孟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巡视员。主要著作有长篇纪实文学《一代河官王化云》、《天生一条黄河》散文集《九曲集》等。创作的《中国新大陆传奇》获河南省新闻类报告文学一等奖,《大河,在他们胸中》获全国水利优秀电视片奖,主编的《人民汉理黄河六十年》获黄河水利委员会创新特别奖。
编辑推荐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对黄河的治理,是古今人们必须面对与关注的事情。本书从地理、水文、水患、治理、文化以及现当代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多个层面,对黄河进行解读,具有知识性、普及性与可读性,是全面概括黄河、认识黄河的首选读物。
目录
前言
报告文学
江河携手前秦曲——水利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考察纪行
西线考察轶事
中国现代水利的奠基人——纪念李仪祉先生诞辰120周年
中共首席河官王化云
中国新大陆传奇——写在黄河首次断流30周年之际
敢问路在何方——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周年追记

散记诗歌
黄河应从控制转向良治——访著名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教授
追思先贤励后生——回忆在王化云身边工作的日子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与《黄河报》的廿载情缘
世界著名坝工大师萨凡奇的黄河梦
斯德哥尔摩日记
谁持彩练当空舞——黄河古今桥梁寻踪
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梗概)巨龙伏波写春秋——记《人民治理黄河六十年》的研究与编著
黄河人之歌
写给你,黄河
一年又一年

电视片解说词
黄河
见证黑河
为了母亲河生生不息——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纪实
回眸黄河2002
盘点黄河2003
奔腾2004——黄河精彩华章回放
春舞黄河唱大风——“十五”治黄回顾
年轮——黄河2006

河流伦理
河流伦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人文基础
河流空前危机与河流偷构建
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根基
河流健康生命初探

考察报告
法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系统考察报告
第五届海峡两岸水利工程与管理研讨会及台湾水利考察报告

早年习作
杨小聪买米饭(小说)
第一行脚印(诗歌)——写在院刊创刊号上
来自三月的报告(报告文学)
……
序言 一、我家住在黄河边
本书的书名取自笔者的书斋名号——千柳斋,这一斋号源于我的家乡河南省滑县柳圈村。
滑县古称滑州,又称滑台,是一个与黄河有着历史渊源的古老重镇。史载,2600多年前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第一次大改道时,滑州正处于下游河道的顶点。及至汉、唐、宋,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滑州一直位于黄河之滨。由于泥沙淤积严重、河道摆动频繁,黄河改道南流后,这一带遗留下许多沙丘土岗,也留下了沙店、老河寨、沙垛、浪柳等许多与黄河有关的地名。我的家乡柳圈亦因当时依偎大河、柳树繁茂而得名。不过,由于黄河早已改走他途,笔者少时对于故乡的前世因缘,并不知晓。只记得小时候从外乡只身回家,祖父母怕我迷路,专门用柳条编成一个圈圈给我套在脖子上,以便沿途问路不至于忘记家住哪里。后来,随着视野渐宽,才对故乡与黄河的历史渊源有了一些了解。
文摘 插图:

读书人网 >水利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