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8388313/9787508388311
条形码:97875083883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机电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为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机电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介绍了企业生产实际中常见的、结构完整的“变频调速控制的应用系统”工作过程,包含有生活小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设计等项目,主要阐述机电控制设计、应用、操作技术,重点介绍机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任务所需的水泵安装运行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和系统编程、变频器的使用、监控组态体系的运行调试、组态软件制作、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全系统运行调试等实用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以项目式结构编排,方便教师灵活讲解。其内容结合实际,项目具体实用,内容简洁精练、全文图文并茂,每个工作项目都配有工作报告和实践训练要求,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自学。《机电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的机电技术应用及电气自动化等工科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其他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班的培训教材,同时适合广大机电技术应用爱好者自学使用。
编辑推荐 《机电控制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教材》为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目录
前言
概述
项目1 控制系统设计
1.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1.2 机电控制技术简介
1.3 控制系统的工作特性
1.4 控制系统的机电设计
1.5 本项目的控制系统设计
1.6 系统设计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2 水泵安装运行
2.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2.2 供水泵的选型
2.3 供水水泵的安装
2.4 供水水泵的运行
2.5 供水水泵安装运行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3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3.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3.2 可编程控制器S7-200的使用
3.3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设计
3.4 STEP7-MiCroWIN编程软件
3.5 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及应用
3.6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调试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4 变频器应用
4.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4.2 变频器的结构和功能
4.3 变频器的使用方法
4.4 变频器在生产中的应用
4.5 变频器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
4.6 变频器应用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5 监控组态体系
5.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5.2 监控组态的体系
5.3 监控组态的系统模块
5.4 监控组态体系的创建
5.5 监控组态体系的调试运行
5.6 监控组态体系设计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6 组态软件制作
6.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6.2 组态系统绘图包的使用
6.3 组态系统报表模板的制作
6.4 组态系统的脚本语言
6.5 监控组态软件制作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7 电气设备安装
7.1 本项目的工作任务
7.2 电气设备的线路分析
7.3 电气设备的电器安装
7.4 系统控制柜的安装
7.5 电气设备安装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项目8 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调试
8.1 项目运行调试的工作任务
8.2 电气设备调试
8.3 控制系统调试
8.4 系统工程验收
8.5 系统运行调试工作报告
操作与练习
参考文献
……
序言 课程建设作为教学活动的系统,其构建总是要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总是要把思想上、观念上的东西加以具体化,经过若干过程和步骤,最终形成所期望的课程体系和结构。高职教育的课程应使学生能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控制技术课程就是通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整体化职业分析,开发出符合机电控制技术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进行教学活动,建立专业技术的学习领域,并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基于教学论的组合和序化构成教学内容体系,以工作过程行动导向作为教学实施原则的课程模式。《机电控制技术》这本教材就是为此而编写,服务于课程开发教学工作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需要建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用于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机电控制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机电控制技术应用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典型工作任务同时也构成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课程。如果没有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至少课程的开发是不合格的。
所谓“典型工作任务”就是贯穿全课程的实际工作实例。这种实例通常既是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按实际工作的要求来操作的,同时又能涵盖基本的知识点,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典型工作任务的特征概括为: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企业的工作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这种典型工作任务的实例最好来自企业生产实际,因此对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我们选择了企业生产生活实际中常见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并将它按教学需要进行逐级分解,形成了一个一个的项目和任务。如果学习者从头到尾对每一个项目和任务都进行了认真地学习和操作,他就完全能够直接上岗,胜任普通生活小区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控制设计等技术工作。
本书的项目1~项目4由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王晓敏副教授编写,项目5~项目8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王志敏教授编写,全书由王晓敏副教授统稿,姚志刚教授审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许多热心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领导和教师们的支持和帮助;编写时还参考了一些电工、电子、电机、电器、拖动控制等方面的文献材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如果您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教材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发邮件至wxm一0717@163.com与编者联系。
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及疏漏之处,恳切希望专家学者和读者不吝指教为盼。
文摘 插图:

项目1 控制系统设计
1.4 控制系统的机电设计
机电控制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五大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不但要求每个要素具有高性能和高功能,更强调它们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便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功能,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传动系统设计中,存在着机电有机结合如何实现,机、电、液传动如何匹配,机电控制系统如何进行整体优化等问题,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佳的目标。
1.4.1 模块化设计方法
机电控制系统由相互制约的五大要素的功能部件组成,也可以设计成由若干功能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又包含若干组成要素。这些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经过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就成为功能模块。每一个功能模块可视为一个独立体,在设计时只需了解其性能规格,按其功能来选用,而无须了解其结构细节。
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或设备要素的电动机、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等都是功能模块的实例。再如,交流伺服驱动模块(AMDR)就是一种以交流电动机(AM)或交流伺服电动机(ASM)为核心的执行模块。它以交流电源为其主工作电源,使交流电动机的机械输出(转矩、转速)按照控制指令的要求而变化。
在新产品设计时,可以把各种功能模块组合起来,形成所需的产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设计与研制周期,节约工装设备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也便于生产管理、使用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