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3928865/9787533928865
条形码:978753392886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经典文存
内容简介 《沈从文散文:经典文存》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编辑推荐 《沈从文散文:经典文存》精选了沈从文的80多篇优秀作品,如《流光》、《生之记录》、《小草与浮萍》、《湘西苗族的艺术》、《夜泊鸭窠围》、《虎雏再遇记》等,其语言生动娴熟,层次分明,对人物的刻画独具特色,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境界。其中有些作品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堪称大师之笔,其意蕴深厚,醇香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我呢,在沉默中体会到一点“人生”的苦味。我不能给那个小妇人甚么,也再不作给那水手一点点钱的打算了,我觉得他们的欲望同悲哀都十分神圣,我不配用钱或别的方法渗进他们命运里去,扰乱他们生活上那一份应有的哀乐。
下船时,在河边我听到一个人唱《十想郎》小曲,曲调卑陋,声音却清圆悦耳。我知道那是由谁口中唱出且为谁唱的。我站在河边寒风中痴了许久。
目录
怯步者笔记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遥夜
流光
狂人书简
给低着头的葵
给到×大学第一教室绞脑汁的可怜朋友
给师傅的信
给我将变老祥的大表哥
到北海去
西山的月
一天
水车
生之记录
Laomei,zuohen!
小草与浮萍
海上通讯
废邮存底
南北风景
市集
游二闸
街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
北平的印象和感想
怀昆明
芷江县的熊公馆
天安门前
春游颐和园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新湘行记
湘西苗族的艺术
过节和观灯
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灯节的灯
湘行集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1934.1.8)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1934.1.9)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1934.1.9)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1934.1.12)
小船上的信(1934.1.13)
泊曾家河(1934.1.13)
水手们(1934.1.14)
泊兴隆街(1934.1.14)
河街想象(1934.1.14)
忆麻阳船(1934.1.14)
过柳林岔(1934.1.15)
泊缆子湾(1934.1.15)
今天只写两张(1934.1.16)
第三张(1934.1.16)
过梢子铺长潭(1934.1.16)
夜泊鸭窠围(1934.1.16)
第八张(1934.1.16)
梦无凭据(1934.1.16)
鸭窠围的梦(1934.1.17)
鸭窠围清晨(1934.1.17)
歪了一下(1934.1.17)
滩上挣扎(1934.l.17)
泊杨家蛆(1934.1.17)
潭中夜渔(1934.1.17)
横石和九溪(1934.l.18)
历史是一条河(1934.1.18)
离辰州上行(1934.1.19)
虎雏印象(1934.1.19)
到泸溪(1934.1.19)
泸溪黄昏(1934.1.19)
天明号音(1934.1.20)
到凤凰(1934.1.23)
感慨之至(1934.1.23)
辰州下行(1934.2.1)
再到柳林岔(1934.2.2)
过新田湾(1934.2.2)
重抵桃源(1934.2.2)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1934.3.5)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滕回生堂的今昔
……
文摘 怯步者笔记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阴郁模样的从文,目送二掌柜出房以后,用两只瘦而小的手撑住了下巴,把两个手拐子搁在桌子上去,“唉!无意义的人生——可诅咒的人生!”伤心极了,两个陷了进去的眼孔内,热的泪只是朝外滚。
“再无办法,火食可开不成了!”二掌柜的话很使他十分难堪,但他并不以为二掌柜对他是侮辱与无理。他知道,一个开公寓的人,如果住上了三个以上像他这样的客人,公寓中受的影响,是能够陷于关门的地位的。他只伤心自己的命运。
“我不能奋斗去生,未必连爽爽快快去结果了自己也不能吧?”一个不良的思绪时时抓着他心。
生的欲望,似乎是一件美丽东西。也许是未来的美丽的梦,在他面前不住的晃来晃去,于是,他又握起笔来写他的信了。他要在这最后一次决定自己的命运。
A先生:
在你看我信以前,我先在这里向你道歉,请原谅我!
一个人,平白无故向别一个陌生人写出许多无味的话语,妨碍了别人正经事情;有时候,还得给人以不愉快,我知道,这是一桩很不对的行为。不过,我为求生,除了这个似乎已无第二个途径了!所以我不怕别人讨嫌,依然写了这信。
先生对这事,若是懒于去理会,我觉得并不什么要紧。我希望能够像在夏天大雨中,见到一个大水泡为第二雨点破灭了一般不措意。
我很为难。因为我并不曾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如何来说明我的为人以及对于先生的希望。
我是一个失业人——不,我并不失业,我简直是无业人!我无家,我是浪人——我在十三岁以前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过去的六年,我只是这里那里无目的的流浪。
我坐在这不可收拾的破烂命运之舟上,竟想不出办法去找一个一年以上的固定生活。我成了一张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处,便是我的去处。湖南,四川,到处飘,我如今竞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
经验告我是如何不适于徒坐。我便想法去寻觅相当的工作,我到一些同乡们跟前去陈述我的愿望,我到各小工场去询问,我又各处照这个样子写了好多封信去,表明我的愿望是如何低而容易满足。可是,总是失望!生活正同弃我而去的女人一样,无论我是如何设法去与她接近,到头终于失败。
一个陌生少年,在这茫茫人海中,更何处去寻找同情与爱?我怀疑,这是我方法的不适当。
人类的同情,是轮不到我头上了。但我并不怨人们待我苛刻。我知道,在这个扰攘争逐世界里,别人并不须对他人尽什么应当尽的义务。
生活之绳,看看是要把我扼死了!我竞无法去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