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黄帝八十一难经

发布时间: 2010-03-20 04:03:42 作者:

 黄帝八十一难经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ISBN:7507728552
条形码:978750772855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医十大经典

内容简介 《黄帝八十一难经》对《黄帝八十一难经》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依据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泰斗任应秋教授的论断,中医经典著作共有10部,即《素问》、《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素问》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难经》对人体生理作了重要阐释;《神农本草经》开本草学先端;《伤寒论》、《金匮要略》创立辨证论治,历来被目为医门之圣书;《中藏经》托名华佗所作,发展了脏腑学说;《脉经》出而立中医脉学;《针灸甲乙经》为首部针灸学专著;《黄帝内经太素》是第一部系统整理《黄帝内经》的著作,亦为医门重典。这十部经典,是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自古至今,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原名秦越人,勃海郡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或齐国卢邑(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也有记载为渤海郡州(今河北任丘县北)人。战国时代名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 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编辑推荐 《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并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一难讲脉学,二十二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讲针法。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尤其对脉学有详细而精当的阐释。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总而言之,《难经》一书在中医理论和诊断学上颇有贡献。 为帮助读者对《难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黄帝八十一难经》将从九个方面对《难经》一书进行概述。具体的校勘注释,正文中各难均分为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六部分,并加以详细论述。
何谓难经?杨玄操《集注难经序》曰:“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穷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道,探微索隐,垂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宏畅圣言,敞首称黄帝。”
目录
第一难
第二难
第三难
第四难
第五难
第六难
第七难
第八难
第九难
第十难
第十一难
第十二难
第十三难
第十四难
第十五难
第十六难
第十七难
第十八难
第十九难
第二十难
第二十一难
第二十二难
第二十三难
第二十四难
第二十五难
第二十六难
第二十七难
第二十八难
第二十九难
第三十难
第三十一难
第三十二难
第三十三难
第三十四难
第三十五难
第三十六难
第三十七难
第三十八难
第三十九难
第四十难
第四十一难
第四十二难
第四十三难
第四十四难
第四十五难
第四十六难
第四十七难
第四十八难
第四十九难
第五十难
第五十一难
第五十二难
第五十三难
第五十四难
第五十五难
第五十六难
第五十七难
第五十八难
第五十九难
第六十难
第六十一难
第六十二难
第六十三难
第六十四难
第六十五难
第六十六难
第六十七难
第六十八难
第六十九难
第七十难
第七十一难
第七十二难
第七十三难
第七十四难
第七十五难
第七十六难
第七十七难
第七十八难
第七十九难
第八十难
第八十一难
附录 历代《难经》书目
……
序言 《黄帝八十一难经》,即《难经》,共计三卷,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祥,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并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一难讲脉学,二十二至二十九难讲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讲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讲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讲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讲针法。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尤其对脉学有详细而精当的阐释。诊法以“独取寸口”为主,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总而言之,《难经》一书在中医理论和诊断学上颇有贡献。
为帮助读者对《难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将从九个方面对《难经》一书进行概述。具体的校勘注释,正文中各难均分为提要、原文、校勘、注释、语译、按语六部分,并加以详细论述。
一、书名与说“难”
《八十一难》书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隋志经籍志》载有《黄帝八十一难经》二卷,但未注明作者的姓名。梁阮孝绪《七录》有《黄帝众难经》之目。众,即八十一难之谓。书名冠以“黄帝”,乃是托名,这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书托名相同。
文摘 六、脏腑
第三十难至四十七难主要介绍脏腑学说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脏腑的解剖形态、脏腑的功能活动、脏腑之间的表里配合和与组织器官、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在脏腑形态方面,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五脏六腑的形态,并对其中一些脏腑的大小、轻重、长短、部位,以及古代解剖部位七冲门的名称及生理功能均作了详细说明。
在脏腑生理功能方面,对脏腑的功能及其所主的声、色、臭、味、液均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其是对三焦和命门的阐述,其详尽程度为当时和之前的医籍中所少见:论述了三焦的部位、功能和主治腧穴;提出了肾有两脏的原由,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理功能上的重要意义。这对后世研究三焦与命门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奠定了命门学说的理论基础。
在脏腑关系上,文中用五行学说、比类取象阐释了各脏之间、脏腑之间、各腑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辨证关系,以说明脏腑的活动都不是孤立进行的。
此外,对于营卫气血的生成、循行和在人体的作用,对于八会穴与脏腑、经脉、气血、骨髓在生理上的特殊关系,对于五脏与七窍的关系等,也都作了扼要的介绍。
总之,本篇所涉及的这些脏腑学说的基本内容,是理解和掌握祖国医学的基础和必修课。
读书人网 >医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