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新四军往事:记忆中的新四军抗战历程

发布时间: 2010-03-20 05:45:26 作者:

 新四军往事:记忆中的新四军抗战历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页码:36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807101458
条形码:97878071014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两大主力,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四军以最初的万余兵力和低劣装备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担负着华中抗战的重任,征战于大江南北,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对日伪军作战两万余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以及所形成的“铁军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颂扬。
本书通过新四军历史当事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生动再现了新四军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和宏阔壮烈的抗战场景。从新四军的组建整编到“皖南事变”后的军部重建,从新四军的征战历程到后勤保障,从新四军的战略决策到具体战斗的激烈场面,从新四军高级将领的雄才大略到战斗英雄们的奋勇杀敌,一幕幕壮怀激烈的历史场景通过历史当事人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讲述呈现出来,使读者仿佛重新回到那烽火硝烟的年代,在感受历史真实、理解历史真相、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受到激烈和鼓舞,从而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推荐 书评
在威武雄壮的历史舞台上,我们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知情者。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是在炮火硝烟和血雨腥风中度过,多少亲密的战友和无畏的勇士倒在我们身旁,青山湖泊染着我们的热血。我们都是新四军和华中军民英勇战斗的历史见证人。历史赋予我们一个崇高的使命,就是要将当年的斗争史实加以深刻回忆,原原本本,实事实地记载下来,交给后人流传下去。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新四军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和反思,生动记录、全面展示新四军的光荣历史和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全书以历史发展进程为纵线,围绕新四军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展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生动再现和反映当时新四军的方方面面和来龙去脉。使你在阅读中感受历史的真实,受到感染和鼓励。
目录
序言/1
新四军军部成立/1
部队整编/11
战略展开/23
军部在皖南/69
发展华中/81
……
文摘 书摘
新四军军部成立

新四军是时代的产物。
新四军是抗日的军队。
新四军是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
新四军的前身,是南方8省14个地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

1934年下半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一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
项英和陈毅等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其艰苦之程度,
超出人们的想像。陈毅后来回忆说:“三年游击战争,是我一生中所经历的
最艰苦的斗争。整年整月在山里睡,外面跑。春天雨水多,全身都是泥巴,
两个多月没干过。吃的是野草、杨梅、笋子和蛇,根本不是人过的生活,像
野兽一样。在那3年中,我只进过两次房子。”然而,红军游击队战士始终
坚定革命的信念,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经受考验。陈毅气吞山河的不朽诗篇
《梅岭三章》于此时写就,是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岁月的历史再现。今天吟诵
起来,人们无不为陈毅的革命浩气所感动、所鼓舞: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时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在被分割、封锁的环境中,红军游击队各自独立地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
进行了长期的殊死搏斗,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保存
了万余人的武装力量,取得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对于南方红军游击
战的历史功绩,中共中央政治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1937年12月政治
局的决议认为:“项英同志及南方备游击区主要的领导同志,以及在游击区
长期艰苦斗争之各同志,他们的长期艰苦斗争精神与坚决为解放中国人民的
意志,是全党的模范。政治局号召全党同志来学习这些同志的模范。”
l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
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7月15
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了国共合作宣言。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
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要求红军和游击队,在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
前提下,同就近国民党驻军或政府进行谈判,改变番号或编制,取得合法地
位,然后开赴抗日前线。
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