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简明养蜂手册

发布时间: 2010-03-20 05:52:17 作者:

 简明养蜂手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3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
ISBN:7810664549
条形码:978781066454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简明养蜂手册》内容简介:中国堪称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多,蜂产品总量大,养蜂者的人数也是最多的。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新式的活框养蜂技术也传人了我国,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养蜂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养蜂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已经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地域、气候、蜜源条件,独具特色的饲养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蜂产品生产和加工、蜜蜂病敌害防治、蜜源植物和授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科研成果,使我国的蜜蜂饲养业和蜜蜂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养蜂作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占农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村副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实施,养蜂业在脱贫致富、安置农村富余劳力、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在西部养蜂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大力普及推广养蜂科学技术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编辑推荐 《简明养蜂手册》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养蜂基础知识
蜂的饲养
蜜蜂遗传育种
蜜蜂的产品及加工
目录
第一章 养蜂基础知识
第一节 蜂群的组成
一、蜂王
二、工蜂
三、雄蜂
第二节 蜜蜂的外部形态
一、头部及其附器
二、胸部及其附器——翅和足
三、腹部及其附器
第三节 蜜蜂的内部器官及功能
一、消化器官、排泄器官及功能
二、循环器及功能
三、呼吸系统
四、生殖系统
五、腺系统
六、神经系统
第四节 蜂巢
一、巢房
二、巢脾
三、自然蜂巢及人工蜂巢
四、蜂巢的温湿度
第五节 蜜蜂的发育
一、胚前期
二、胚胎发育
三、胚后发育
第六节 分蜂
一、分蜂过程
二、分蜂的原因
三、分蜂的预防
四、分蜂热蜂群的处理
第七节 蜜蜂的营养
一、蛋白质
二、糖类
三、脂肪
四、维生素
五、水和矿物质
六、食物的消化和利用
第八节 蜜蜂的行为
一、采集和酿蜜行为
二、蜜蜂的试飞及排泄飞行
三、处女王的婚飞及交配行为
四、蜜蜂的泌蜡筑巢行为
五、蜂舞
六、影响蜜蜂行为的因素
第九节 蜂群的周期性生活
一、春季蜂群的变化
二、自然分蜂期
三、主要采蜜期
四、秋季蜂群的更新期
五、蜂群的越冬期

第二章 蜜蜂的饲养
第一节 基础知识和常用技术
一、蜂场的选择和建设
二、检查蜂群
三、蜂群的合并
四、盗蜂的防止
五、蜂群的饲喂
六、巢脾的修造
第二节 蜂群春繁技术
一、室外越冬蜂群
二、北方室内越冬蜂群
三、南方室内越冬蜂群
四、南繁蜂群的管理
五、扩大蜂巢和撤除保温
六、低温阴雨期的管理
七、单脾春繁
八、蛹脾的人工孵化
第三节 饲养管理方式
一、双箱体养蜂
二、双王群的管理
三、双王繁殖单王采蜜
四、主副群饲养方法
五、多箱体养蜂
六、笼蜂的饲养
七、卧式蜂箱养蜂
第四节 蜂群的繁殖
一、蜂群分蜂的因素
二、自然分蜂的情况
三、自然分蜂的控制
四、分蜂群的收捕
五、自然分群的利用
六、人工分蜂
第五节 主要蜜源的利用
一、准备工作
二、流蜜期的蜂群管理
三、分离蜂蜜
第六节 蜂产品生产技术
一、蜂蜡生产技术
二、蜂王浆生产技术
三、蜂花粉生产技术
四、蜂毒生产技术
五、蜂胶生产技术
六、雄蜂蛹生产技术
第七节 蜂群的越夏
一、准备工作
二、越夏管理
第八节 蜂群的秋季管理
一、防治蜂螨
二、贮备和补喂饲料
三、更换蜂王
四、培育适龄越冬蜂
五、预防盗蜂
六、迫使蜂王停产
第九节 蜂群的越冬
一、蜂巢的布置
二、蜂群的室外越冬
……
第三章 蜜蜂遗传育种
第四章 蜂箱和养蜂工具
第五章 蜜蜂的产品及加工
第六章 蜜蜂的疾病和敌害
第七章 中蜂的活框饲养
参考文献
……
序言 蜜蜂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可爱的小蜜蜂奉献给我们甘甜的蜂蜜,珍贵的蜂王浆,营养丰富的蜂花粉和具有神奇医疗保健功能的蜂胶,甚至以其生命作代价为人类健体强身,解除病痛。不仅如此,她还终日奔波在锦簇花团之中,为各种农作物传花授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古往今来,人们在赞美蜜蜂的同时,更把勤劳勇敢、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蜜蜂精神”作为为人处事的榜样,激励自己,教育后代。
中国堪称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多,蜂产品总量大,养蜂者的人数也是最多的。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新式的活框养蜂技术也传人了我国,近百年来,经过几代养蜂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的养蜂业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已经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地域、气候、蜜源条件,独具特色的饲养技术,在蜜蜂遗传育种、蜂产品生产和加工、蜜蜂病敌害防治、蜜源植物和授粉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科研成果,使我国的蜜蜂饲养业和蜜蜂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养蜂作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不占农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村副业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实施,养蜂业在脱贫致富、安置农村富余劳力、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在西部养蜂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大力普及推广养蜂科学技术的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文摘 插图: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全变态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蜜蜂总科、蜜蜂科、蜜蜂属。原始的蜜蜂属出现于渐新世,距今已有3 000万~4000万年。人类饲养蜜蜂仅有几千年的历史。人类饲养蜜蜂技术的改进提高,总是伴随着蜜蜂生物学研究的相应进展而实现的。
蜜蜂生物学是指在了解蜜蜂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蜜蜂生命的特性,其中包括各型个体和社会性群体的生命活动特性。在这方面,人类经历了很长的认识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活框蜂箱,是在认识了蜂巢的构造及造脾的基本规律之后才出现的;人工分蜂,是在了解了培育蜂王的内因和外因的基础上,才成为切实可行的饲养管理措施。近代,对采集蜂行为的研究,使训练蜜蜂授粉的措施投入生产。现代,人工巢础、人工巢脾、蜂王贮备库、控制分蜂、采集贮存花粉团,以及饲养强群、高产、优质、高效、产品多样的机械化养蜂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有赖于对蜜蜂生物学的研究。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