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杭州
页码:15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806337814
条形码:97878063378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
目录
龙兴经幢开唐风
——唐、五代吴越国时期经幢上的石刻造像
钱王永镇白塔岭
——五代吴越国时期石塔上的石刻造像
等级森严佛世界
——排列有序的石刻造像
……
文摘 书摘
钱王永镇白塔岭
——五代吴越国时期石塔上的石刻造像
高耸在西湖沿岸群山上的塔,秀丽挺拔,与湖山映衬,相得益彰,是西
湖风景线上一个突出的标志。
塔,源于印度,梵文称率堵坡,原意是坟冢、园丘,是埋葬佛祖释迦牟
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东汉初年随佛教而传入中国,永平十
一年(68)在洛阳白马寺中,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塔。
我国自东汉、南北朝至隋朝,塔的结构多是木制的。这种塔虽然具有抗
震能力强以及便于登临远眺的特点,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这就是防火性能
差,一旦遭受火灾,便无法扑救。为了使建成的塔更耐久、更高大,从唐代
开始,建筑师们逐渐改用砖头或石块造塔。形式以楼阁式塔数量最多,尤其
在南方更是如此。
五代时,杭州为吴越国首府。吴越国创始人钱锣十分崇佛。当钱,尚
未发迹时,高僧洪湮就告诉他:“他日成霸吴越,尚须护持佛法。”并劝他
:“好自爱,他日贵极,当以佛法为主。”景福二年(893),唐昭宗应钱锣
之奏,赐号洪湮为“法济大师”。当钱谬临终时,还告诉其子元:“吾昔
自径山法济(即洪湮)示吾霸业,自此发迹,建国立功!故吾常厚顾此山焉!他
日汝等无废吾志!”钱的后继诸王都能秉承其遗愿,奉行“信佛顺天”的
宗旨,颂信佛教。闸口白塔和灵隐双塔都是当时吴越国时期建造的遗物。
灵隐双塔位于灵隐寺大雄宝殿前露台的两侧,北宋建隆元年(960),吴
越国王钱弘建。两塔结构相同,东西对称,相距42米,皆共9层,高11米
,用石料仿木构的楼阁式塔,每层8面,其中4面不分问,其上浮雕佛、菩萨
和佛教故事等内容。
闸口白塔耸立在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也是吴越国王钱弘时期建
造的仿楼阁式石塔,尤其是白塔用白石建造,仿木构楼阁式塔的形式雕刻。
外观八面九层,逐层收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廓挺拔秀丽
。她是现存五代吴越国末期仿木构建筑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一座,具
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白塔上的石刻造像非常精美,雕凿佛、菩萨和经变故事,形象十分生动
。
西南一铺三尊。最前面的一尊像,高24厘米,大耳,圆脸,两腮养须,
慈祥端庄,头戴官帽,帽上刻有“王”字,帽前有凹凸线条并刻有花纹,身
着大袖双襟宽衣,双手置胸前,手握一笏。身后刻龙,龙嘴略张,龙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