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世界上古中古史(下)

发布时间: 2010-03-21 02:14:47 作者:

 世界上古中古史(下)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46 页
出版日期:1997年01月
ISBN:7040056860
条形码:978704005686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世界上古中古史》(上、下册)主编朱寰教授是著名的世界上古中古史学者、博士生导师,参编者均为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教授、学者。编者在第二版修订过程中,根据国家教委制定的有关教学大纲,吸取新的研究成果,采纳我社收集的初版书(1986年版)使用意见,在宏观上注意体现人类世界从分散、闭塞逐步走向交往和开放的历程,从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构架世界上古中古史的编撰体系;在微观上则根据《世界上古中古史》主要作为大专层次教材的特点,删简初版书中较为繁琐的内容,适当增补宗教、文化史和各地区、各国之间和平交往等方面的内容,行文力求简洁流畅,使之更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
《世界上古中古史》初版被评为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世界上古中古史》可作为高等师范专科、本科、教育学院、自学考试、电大和函授教材,同时也是史学爱好者的简明读本。
目录
第二编世界中古史

第七章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欧洲的法兰克国家
第一节 亚欧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的开端
匈奴西迁
亚洲其他民族的迁徙
古日耳曼人及其社会制度
日耳曼人的迁徙和建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民族大迁徙的意义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萨利克法典》和法兰克人社会制度
社会封建化的发展和采邑改革
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及其封建制度的发展
查理曼帝国的瓦解

第八章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和十字军东侵
第一节 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
城市兴起的原因
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
手工业行会和商业公会
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的原因
第一次十字军东侵和十字军国家
第四次十字
军和拉丁帝国
十字军东侵的终结
十字军东侵的后果及影响

第九章 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英法封建制度的发展
“七国时代”及其统一后的英国
诺曼底的征服和封建制的确立王权的加强和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法国卡佩王朝的建立和王权的加强
法国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英法百年战争
法英农民大起义
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德意封建制度的发展
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对意大利和斯拉夫人的侵略
皇帝与教皇的斗争
德国的商业发展与城市同盟
意大利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多里奇诺起义
城市共和国
第三节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
欧洲的基督教化
东西方教会大分裂
东西方教会的教阶制度
罗马天主教的信仰和礼仪
隐修制度及其派别
教会垄断文化教育
教会和经院哲学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异端
第四节 西班牙和葡萄牙封建制度的发展
收复失地运动
12至13世纪的卡斯提和阿拉冈
14至15世纪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第十章 中古时期的东欧和东南欧国家
第一节 拜占廷帝国
4至5世纪拜占廷经济发展的特点
查士丁尼时代
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关系的确立
拉丁帝国的兴衰
吉洛特起义
土耳其征服拜占廷
拜占廷文化
第二节 俄罗斯
古罗斯国家
封建关系的确立
蒙古的统治和莫斯科的兴起
摆脱蒙古统治的斗争
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专制统治的开始
波洛特尼科夫起义
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及其初期的统治
俄罗斯文化
第三节 波兰和捷克
波兰的建国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波兰立陶宛君合国的建立
波兰议会君主制的特点
捷克的早期国家和封建关系的确立
德国移民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约翰胡司和胡司战争

第十一章 中古时期的西亚诸国
第一节 阿拉伯帝国
前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国家的起源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制度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的发展
人民起义和阿拔斯王朝的衰亡
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第二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阿拉伯帝国以后的西亚世界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
攻占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制度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第十二章 中古时期的南亚和东南亚
第一节 南亚次大陆
北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
印度教的兴起
德里苏丹国家
莫卧儿帝国前期的统治
南亚次大陆的文化
第二节 越南和柬埔寨
越南的独立及其对外扩张
越南封建国家的盛衰
柬埔寨和吴哥文化

第十三章 中古时期的朝鲜和日本
第一节 朝鲜
新罗的统
新罗的封建制度
高丽王朝的建立
农民大起义和高丽的灭亡
李朝前期的政治与经济
党争和李朝的衰落
朝鲜文化与中朝文化交流
第二节 日本
大化改新和律令制国家的成立
庄园的形成和幕府政治
社会经济发展和日本的统
德川幕府前期的统治
日本文化与中日文
化交流

第十四章 中古时期的北非和中南美洲
第一节 中古时期的北非诸国
埃及
马格里布各国
东非各国
第二节 中古时期的中南美洲
马雅人国家
阿兹特克人
印加人国家
印第安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第十五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新航路的发现
第一节 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
中古后期西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出现
第二节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社会背景
新航路的发现
早期殖民掠夺与征服
新航路开辟的后果

第十六章 封建专制时期的英国与法国
第一节 英国
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和圈地运动
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与宗教改革
贸易的发展与反对西班牙的斗争
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统治的开端
第二节 法国
16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法国的专制统治和意大利战争
宗教改革和雨格诺战争
亨利四世的对内对外政策
黎塞留和专制
政权的加强
路易十四的封建专制统治

第十七章 欧洲文艺复兴
第一节 早期文艺复兴
早期文艺复兴产生的条件和人文主义思想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文学艺术
第二节 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西欧各国文艺复兴
中古后期的意大利
意大利后期文艺复兴
德国文艺复兴
法国文艺复兴
英国文艺复兴
西班牙文艺复兴
第三节 自然科学和新哲学的兴起
自然科学的兴起
新哲学的勃兴

第十八章 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三十年战争
第一节 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前的德国社会
阶级矛盾的激化
马丁路德和市民宗教改革
托马斯闵采尔及其学说
伟大的农民战争
农民战
争的历史意义
路德教的确立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

第十九章 中古后期的西班牙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
文摘 民族大迁徙的意义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罗马帝国晚期,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庞大的奴隶制帝国变成一架压榨国内外人民膏血的复杂机器。罗马奴隶主经常发动战争,从周边的落后民族那里掠夺奴隶,以补充国内劳动力之不足。许多蛮族人被当作奴隶、隶农、仆役和兵士,在帝国内遭受剥削和压迫,过着非人的牛马生活。所以罗马帝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融合在一起的。罗马的捐税苛重,榨干了人民的骨髓;罗马贵族徇私枉法,欺凌百姓。富人犯了法,可以逍遥法外;穷人犯了法,必遭重刑。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经济日渐萎缩,生产遭到破坏。这一切都表明,罗马奴隶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有打碎罗马奴隶制国家机器,废除奴隶制度,西欧社会才有出路。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罗马帝国,征服帝国领土,建立许多蛮族国家,就是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任务。所以欧洲民族大迁徙具有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进步性质;日耳曼人摧毁腐朽反动的罗马奴隶制帝国,为垂死的西欧注入新的生命力,因而起了解放者的作用。
后记 一、本书初版(1986年版)是依据原教育部在1984年委托有关院校制定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历史专业教学大纲(试用本)编写的。本次修订时参考了国家教委1991年修订的教学大纲,吸取新的研究成果,征求读者的意见,在内容上略有增损和调整,力求更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
二、本书初版和第二版(即本次修订版)编写分工如下(以章的先后为序):
王治邦:第一、四、五章;
王永本:第二、三、六章;
朱寰:第七、九、十章和前言;
孙义学: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
于庆和: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
三、本书初版时特聘请郭守田教授担任主审。郭教授对书稿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审查,对保证和提高本书的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本书由王永本、于庆和同志担任副主编,协助主编做了大量的编辑辅助工作。
五、由于时间仓促和我们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舛错疏漏之处,我们诚恳地希望读者多加批评和指正。来函请寄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读书人网 >历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