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19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108032090/9787108032096
条形码:97871080320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旅游记者的世界观察报告》内容简介: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有时候会搞不清楚置身何方,有时候会弄不清楚是几点,有时候甚至懊恼为什么会来。异地是如此近,又如此远。回神的时候,再次把眼睛聚焦。眼前的景象是熟悉也是陌生,是真实也是虚幻。但未知世界的召唤让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路,我,一直在路上。
作者简介 黄丽如,台湾《中国时报》旅游组记者,游走四十几个国家,对于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有着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不喜欢参团,喜欢自己发现这个世界的奥妙,看出不同的世界风景。
编辑推荐 《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旅游记者的世界观察报告》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目录
自序在路上
Part 1 就是不跟团
就是不跟团
一个人旅行是可耻的
团体旅行让自己更本土
玩真的,会比较开心吗?
旅途中的菜篮族
拥挤的寂寞星球
木村拓哉说蒙语
旅途中的陌生人
旅游记者的招牌悲歌
走自己的路就从办签证开始
Part 2 地球漫游观察笔记
希腊 你是我最完整的废墟
蒙古 两个叫Gerrel的蒙古女孩
肯尼亚 晃动的银河系
曼谷 躺着就是了
黎巴嫩 第一杯中东咖啡
印度 每秒钟都有喇叭在响
从利比亚到以色列 安检门后的世界
乌兹别克斯坦 没有一个钟是准的
香港 我所记得的香港
卡儿哈甘 小小的岛,大大的感动
尼泊尔 登上人生最高峰~一圣母峰基地营健行
马祖 比国外还“国外”
土耳其 把土耳其蓝缝进身体里
西班牙 火腿店大袭击
吴哥窟 吴哥,终于笑了
威尼斯 可以吃肉的日子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的风景
北京 北京很大,北京很小
瑞士 我去了一趟人间仙境
……
序言 机长广播着地面温度27℃,我揉揉惺忪的双眼,拉直椅背,合起餐桌,收起脚踏板,试图感受飞机着陆后的27℃、晴天的台北气息,带有点黏湿又凉爽的空气和飞机里经过长途飞行接近冷冻库的温湿度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我对潮湿过敏,但走出空桥的疆界,就是护照上所登记的国家。过了海关,领了行李,打通机场停车接机专线,领了车,再扭动钥匙,发动引擎,坐在驾驶座,将车子开上高速公路,刚开始觉得有点陌生,然后跟着车河,有如暧身运动般,开车的感觉回来了,速度稳定了,一路前进到我家。入境出境上百次,每次的归来,都如同一场仪式,在机场告知地面温度后,我有如上了发条,一步一步完成回家的程序。
塔什干17℃,威尼斯13℃,安曼16℃,曼谷33℃……我习惯记录每一次行旅飞机降落时所报告的地面温度,试图“精准”地记下异国第一口空气的模样,是热的、冷的,还是干的、湿的。总以为事后通过温度的回想,我会忆起远方的气息,想起在那样的温度和气候里发生的故事。只是,这几年行旅的节奏有如快转,摊开笔记本,总是写着数据,至于事后的回想则越来越少。回忆机制被启动,反而是在这趟飞行时突然想起上次飞行的故事,甚至想起上一次航班中所播放的电影。在机舱半梦半醒的状态,常让我以为自己已经离开地球表面,在星际中航行,地球上每个角落的故事,突然会在深黑色的天幕中此起彼落地在脑海上演,有如焰火。回忆激烈地在脑中表演高空烟花,看了一眼窗外漆黑的世界,瞄到远方不知名城市亮着的稀疏灯火,竞流下了泪。
我的行旅路径有如掷骰子,随机但当中似乎又有所关联。吃下一颗叫做蓝天的糖果,两个月后便出现在蓝天之国——蒙古。在沉闷的吉隆坡街上漫步,瞥见一间名唤croatia的酒吧,一个半月后,我真的出现在亚德里亚海旁的优雅国度克罗埃西亚。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只因为土耳其打进四强,就把旅行的路线转向,前进土耳其。读着英国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JanMorris)的《威尼斯》,半年后我置身嘉年华的场景。因为希腊而牵系的东非缘分,让我这几年有机会去肯尼亚、坦桑尼亚,甚至埃塞俄比亚旅行。因为放弃一趟邮轮之旅,却开启我中东世界的探索,连续几年去造访东地中海的国度。因为认识搜集杂货的朋友,而同时认识了北京以及开拓了另一番窥看欧洲的视野。旅行中遇见的人、事、物,成了下一次远行的sign,这一回行旅的盛宴,往往是下一趟远行的前菜。
醒来,在地球的一个角落。有时候会搞不清楚置身何方,有时候会弄不清究竟是几点,有时候甚至懊恼为什么会来。异地是如此近,又如此远。回神的时候,再次把眼睛聚焦,眼前的景象是熟悉也是陌生,是真实也是虚幻。但未知世界的召唤让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路,我,一直在路上。
文摘 插图:


市区观光
旅行,就是要“行”,要用脚走。旅行团行程表里的“市区观光”是一个令人莞尔的字眼,怕团体走散,也怕市区不易集体观光,许多地方的“市区观光”都是游览车载着大家绕啊绕的,导游用麦克风说:“左边是市政厅,右边是国会大厦,前面是民主纪念碑……”到了重要的地标,就匆匆放团员下车拍一张到此一游照,通常到此一游照的停留时间是五分钟。就这样,市区观光就完成了!
对于一个信仰漫步探索城市的旅人,怎能容忍这种“市区观光”的方式呢?城市的气氛是要用身体去感受的,城市的风貌是大大小小的元素所构成的,而非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建筑与纪念碑。但对很多人来说,异国的城市不就那么回事,坐车随便浏览即可,何必冒双腿走得快断还要提防被抢的风险!
由于市区观光总会卡在车阵里,以至于我每次看到行程表上“市区观光”四个字,就直接联想到堵车时间以及小睡片刻,反正在车上也看不清楚看不明白,还是补觉好。最近,有一个领队偷偷告诉我:“在欧洲停车费很贵,为省停车费,当然是载着客人兜圈子才划算!”
风味餐+特色表演
“体验当地生活”几乎是每个旅行团的口号,于是每趟旅程至少有一餐会标榜“风味餐”,甚至风味餐还要加上特色表演,才能称得上是“体验当地生活”的旅行团。我觉得诡异的是,到一个地方不就是要吃当地菜、喝当地水吗?既然都是和当地人一起吃喝,为何还有“风味餐”这种名词?会这么标榜所谓的“风味餐”,就是因为台湾团老是吃中国菜,一定要考察各国各地的中国餐馆才能甘心,才算是正宗的台湾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