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3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61766319/9787561766316
条形码:978756176631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灯下文谈全编》内容简介:7年前,我在“夜光杯”开设了不定期专栏“灯下文谈”,断断续续写一点一个报人面临时代风云拂面后的感悟思考。据反馈,我的文章似乎还颇受读者欢迎,这让我很受鼓舞,几乎有点受宠若惊。2004年,上海记协出版《朱大建新闻作品选》,书中就选入我60篇随笔杂文。可惜的是,该书只是在新闻界内发行,曾有几位学生经老师推荐到书店求购而不得,再通过家长来找我这个作者索讨或购买,很让我汗颜。光阴如梭,一眨眼又是4年过去,陆续写下的“灯下文谈”已有130余篇。今年正逢新民晚报纪念创刊80周年,我想,不妨就将这130余篇杂文随笔编一本集子,以表达一个新民报人对这张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报纸的感激之情吧!
“灯下文谈”已经断断续续写了7年,时间已经很长,应该作个了断,今后,我会用新的专栏和大家在“夜光杯”见面。
作者简介 朱大建,高级编辑,《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3年生,江苏常熟人。1970年上山下乡到江西生产建设兵团,种过4年田,当过4年新闻干事。1982年春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当过3年新闻干事。在上海《宣传通讯》当过3年副主编、7年主编。1995年8月到《新民晚报》任副总编辑迄今。
已出版著作4部。报告文学《鲲鹏展翅》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杂文《资源与陷阱》获2007年全国报纸副刊金奖和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199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2008年获中国晚报杰出贡献奖总编辑奖。
编辑推荐 《灯下文谈全编》高考作文大参考,朱大建(康定):灯下文谈主笔,新概念作文大赛首届评委、资深报人、知名作家、新民晚报副总编。时政话题,主流观点,个性表达,老辣文笔。
目录
序是颂歌也是情歌
第一辑
开心快乐
车祸背后
漫话动力
不说假话
读报杂感
从懒婆娘说起
三组数字
兵不厌诈不能滥用
修身齐家及其他
知耻近乎勇
呼唤大爱
高尚与卑鄙
包袱还是财富
急吼吼
不要太激动
安顿好灵魂
民工之歌
培养社会好公民
平衡
融汇和激荡
惊险的跳跃
四合院文化
草民意识
从河南人说到中国人
向浙江学习
为平反
从株连说起
解读北大报告
仁者暖天下心
第二辑
一样辛苦为何忙
造福还是造孽
切莫本末倒置
为何“唯上”?
漫话决策
靠山吃山
树立文明宴客之风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
主子和奴才
也说潜规则
邪不压正
自己宠坏自己
解剖今日”穆二哥”
喜读审计报告
曲线谋财
资源与陷阱
不再沉默
第三辑
告别“老板加婆婆”
为中国辩护
手拍胸膛想一想
算账
说说央企高盈利
从只赚一分钱说起
新年伊始话创新
胡萝卜和大棒的平衡
畅想曲
话说人才
刮一场减排“风暴”
地上与地下
知识和理念
大飞机之梦
大圆桌
质疑“先发制人”
偏见和漏洞
损人又损己
小议“菊花与刀”
第四辑
慷慨与慈善
和什么挂钩?
新“开门七件事”
公共产品及其他
边缘化生存
关注公平
再说公平
话说财富
以孔夫子为榜样
说说龚如心
说贫道富
敛财之道
税缴了吗?
多难兴邦
帮助陌生人
反对单向度趋势
身边的民主
赞知识工人
说说城管队
睹文物而伤怀
种田读书
羊年说草
崇高与卑鄙
从吃野味说起
为何无所畏惧?
从和氏璧说起
手段与目的
先人与后人
民德归厚
放鞭炮=砍树
消极与积极
一窝蜂
再谈一窝蜂
有毒的奶粉和有毒的次贷
第五辑
爱情不久长
畅销的要素
创意的源头在哪里?
别冷落牛奶面包
解读易中天
吴敬琏的梦想
宠坏的一代
闲话三十年代
解读商业性大片
婚姻不能草率
测谎器
《英雄》别解
漫说《南京!南京!》
从《猫》说起
远察近看许三多
从陈晓旭出家说起
再说陈晓旭
激活和有序
明朝亡于谁之手?
好戏也有败笔
从碑帖展说起
文化的力量
“麻辣学术”何时休?
姚明现象
奥运三题
水涨船高还是水落石出?
男人为什么痴迷足球?
把球迷放在第一位
从“裸替”看职业精神
”超女”四题
审问网络
胡思乱想
无聊经济
必须跨过这道坎
……
序言 7年前,我在“夜光杯”开设了不定期专栏“灯下文谈”,断断续续写一点一个报人面临时代风云拂面后的感悟思考。据反馈,我的文章似乎还颇受读者欢迎,这让我很受鼓舞,几乎有点受宠若惊。2004年,上海记协出版《当代上海记者丛书》(第二辑),帮我出了本《朱大建新闻作品选》,书中就选人我60篇随笔杂文。可惜的是,该书只是在新闻界内发行,曾有几位学生经老师推荐到书店求购而不得,再通过家长来找我这个作者索讨或购买,很让我汗颜。光阴如梭,一眨眼又是4年过去,陆续写下的“灯下文谈”已有130余篇。今年正逢新民晚报纪念创刊80周年,我想,不妨就将这130余篇杂文随笔编一本集子,以表达一个新民报人对这张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报纸的感激之情吧!
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用“康定”这个笔名?有何深意?其实并无深意。用笔名也不是想穿一件马甲躲在后面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意见,只是学学新闻界前辈,学学文坛大家,仅此而已。那么为何选用“康定”两字呢?其一是我家就住在康定路上。其二是我写的文章,虽然大都持批评立场,但自以为唱的都是“康定情歌”,心中满怀着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深深的爱。其三是我曾到康定一带的川西北旅游,对那里高山峡谷雪山草原的险峻雄奇自然风光赞叹不已,我的文章尽管都是短文,但我希望谋篇布局也能够像高山大川一样雄奇险峻,不要一览无余,不要一马平川,不要浅尝辄止。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愿望,艺无止境,对好文章的追求也是没有终点的。大诗人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论家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更是将写文章视为与经国治世同样重要的大事。我虽然不赞成曹丕的观点,不认为一篇文章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敢视写文章为儿戏,从来不敢随随便便有点想法便提笔就写,总是要有一些新颖的不人云亦云的观点,才敢拿出来见人。无关痛痒、不咸不淡的应景之作,我宁愿不写,这也是我的“灯下文谈”数量不多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的文章有多么高深,而只是说,我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
尽管“灯下文谈”专栏中的文章大都持批评立场,但却是站在鼓吹改革开放,赞美时代和社会进步立场上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是一个清道夫在扫除宽阔道路上的障碍物、扫干净路上的碎玻璃小铁钉一样,实际却是在维护马路上的干净整洁。“灯下文谈”目光死死盯住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挡路石、碎玻璃、小铁钉,目的全在于希望国家改革开放的道路畅通更畅通,少一些障碍物,千万别让碎玻璃小铁钉扎了轮胎。如果这样理解“灯下文谈”,从局部来看是批评,放到全局来看就是讴歌或者就是颂歌了,起码是情歌吧,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文摘 第一辑
开心快乐
收到几则短信息,很有趣,一则是首儿歌:“天上星,亮晶晶,见到你,很开心。星空里,万颗星,烦恼时,看星星,失眠时,数星星。记得天天要开心。”还有一则更夸张:“祝天天快乐:捂着肚子乐,流着鼻涕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开心叉陕乐。”读着这两则短信息,心有所动,再翻看手机中储存的短信息,这才发现,几乎每一条短信息都蕴含着这样明确的祝愿:要开心,要快乐。
一般说来,我们是缺少什么就希望有什么。累了,我们会想到赶快休息,饿了,我们会想到赶紧吃饭,生病了,我们会想到快去看病。那么,在手机短信息这种时尚文化中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互相祝愿勉励,可能说明我们现在因竞争激烈、工作繁忙而不够开心,不够快乐,我们需要开心,需要快乐。
开心快乐完全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是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发自心灵的感受。快乐是因人而异的。股民做股票赚了一笔钱,他感到快乐;作家写出一本好书,他感到快乐;编辑做出一个好标题,他感到快乐;老板在资本市场圈到一大笔钱,他感到快乐;公仆为百姓干了一件实事,他感到快乐。快乐的理由各人各不相同。
快乐也因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内涵相异。以前我在当知青时,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年过节能大吃一顿,填饱一年到头半饥半饱的胃,最刻骨铭心的痛苦,就是饿得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但现在,这样的快乐和痛苦都已经只存在于记忆之中了,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超越了温饱阶段。不过,也不能说社会发展阶段越高,快乐就会越多。很有可能是社会发展阶段越高,烦恼忧愁就越多。你看,中国现在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环顾四周,放眼全国,我们就会发现有多少问题啊,“三农”问题,环境局部好转总体仍在恶化问题,防止通货紧缩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反腐倡廉问题,政府机构改革问题,干部作风问题。面对那么多的问题,忧愁多一点,快乐少一点是正常的。只有迎难而上,破解难题,一个一个难关予以攻克通过,才能转忧为喜,乐从心头起。
快乐也因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而内容不同。比如雷锋的快乐,可能就是助人为乐、为人民多做一些好事。美国总统布什的快乐,可能就是希望联合国能同意他率领美军去攻打伊拉克;美国军火商的快乐,可能就是希望天下不太平,好多卖些武器出去,大发战争财。所以,因为价值观的不同,有的人的快乐,会带给更多的人更多的欢乐,比如雷锋。而有的人的快乐,却建立在更多的人更多的痛苦上面,比如美国军火商。这当然也是极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