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页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742152X/9787507421521
条形码:97875074215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大树》:绝对不相信20以上的数字存在的人类、设计人类社会发展的天使学校、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不允许老人存在的社会、像玩具一样被销售的宇宙创造机……
20个故事,犹如20粒带有想象力基因的种子,在你的脑海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让你看到一个绝对无法想象的世界,看到一个让你舌头伸不回来的惊奇结局。
这本书可以在睡前读,地铁里读,排队时读……当你合上书,抬起头,或许你看世界的眼光,会落进某个奇妙的光圈……
当法式幽默与欧洲人文主义在大自然中浪漫相遇
☆ 20个神奇拉环,带你冲破想象的边缘,挑战思维的乐趣与极限。
☆ 法国文学名家吴岳添、余中先隆重推荐
☆贝纳尔?韦尔贝,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全世界销量最多的世界级法国作家,本书为他的“龚古尔大奖”获奖作品,一出版即登上法国畅销排行榜第1名
☆ 宫崎骏、吕克?贝松、乔治?卢卡斯、大友克洋、鸟山明、松本大洋倾情推崇的殿堂级漫画大师墨必斯(Moebius)创意插画
☆ 美国《时代》周刊、英国《泰晤士报》周末版、法国《快报》、韩国《中央日报》等知名媒体联合强烈推荐!
☆ 被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法国销量超过500万册,韩国销售150万册,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册!
作者简介 韦尔贝,他是一个天生的作家,从七岁起就开始创作短篇小说。他属于诞生于星球大战那一时代的人,高中的时候沉迷于漫画和剧本创作,自办并发行了一份漫画报纸Euphorie。1991年,在经过120次的修改之后,他的作品《蚂蚁》发表了,一个受全世界读者瞩目的“天才法国作家”诞生了。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仅在法国的销售量就达到了500万部,全球累计销量达到1000万册,是全世界拥有最庞大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大树》出版后即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法国文学最高大奖“龚古尔”大奖,并登了法国图书排行榜的第一位。
媒体推荐 贝纳尔韦尔贝是为数不多的获得世界声誉的法国作家之一,他在韩国是占据畅销榜第一名的明星作家,在英美文坛也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英国《泰晤士报》周末版
这完全是韦尔贝的风格:毫不矫情,天真直爽,随意自然。千万册的销量让小说家声名大振,今天远到韩国都有他的书迷俱乐部。一个杂糅了神话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现代科技学、医学、逻辑学和化学……的世界。
——法国《读书》专题访谈
以人类起源为骨干,以科学、冒险、幽默、想象为枝叶,贝纳尔韦尔贝不仅带给我们一部部好看的小说,更为我们开启了新视野!
——亚马逊网络书店
他一开口说话,所有的光彩都会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你会为他敏捷而丰富的想象力深深着迷。
——译者 戴露
—本能当好友的书,—本能带领你探索自我的书,—本能引导你神游其中,发出最脱俗、最纯粹、最惊叹之感的书。
——中国台湾读者评论
编辑推荐 20个神奇拉环,带你冲破想象的边缘,挑战思维的乐趣与极限。
你书架上不可或缺的奇异篇章
☆ 法国文学名家吴岳添、余中先隆重推荐
☆ 贝纳尔?韦尔贝,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全世界销量最多的世界级法国作家,《大树》为他的“龚古尔大奖”获奖作品,一出版即登上法国畅销排行榜第1名
☆ 宫崎骏、吕克?贝松、乔治?卢卡斯、大友克洋、鸟山明、松本大洋倾情推崇的殿堂级漫画大师墨必斯(Moebius)创意插画
☆ 美国《时代》周刊、英国《泰晤士报》周末版、法国《快报》、韩国《中央日报》等知名媒体联合强烈推荐!
☆ 被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法国销量超过500万册,韩国销售150万册,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册!
一本奇特的书,是我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贝纳尔?韦尔贝是为数不多的获得世界声誉的法国作家之一,他在韩国是占据畅销榜第一名的明星作家,在英美文坛也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英国《泰晤士报》周末版
这完全是韦尔贝的风格:毫不矫情,天真直爽,随意自然。千万册的销量让小说家声名大振,今天远到韩国都有他的书迷俱乐部。一个杂糅了神话学、文学、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现代科技、医学、逻辑学和化学……的世界。
——法国《读书》专题访谈
以人类起源为骨干,以科学、冒险、幽默、想象为枝叶,贝纳尔?韦尔贝不仅带给我们一部部好看的小说,更为我们开启了新视野! ——亚马逊网络书店
一本让你的心灵由空虚到而至饱足,颠覆你思想的精彩小说!
——zoom网络书店
他(贝纳尔?韦尔贝)一开口说话,所有的光彩都会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你会为他敏捷而丰富的想象力深深着迷。
——译者 戴露
我觉得好像是把自己今天晚上要做的梦提前做了,我没做梦吧?
——法国读者评论
每次韦尔贝先生出手,就能带来狂潮。
——美国读者评论
这部书是一笔真正的财富,提供关于社会的看法及普遍的文化知识。
——英国读者评论
一本能当好友的书,一本能带领你探索自我的书,一本能引导你神游其中,发出最脱俗、最纯粹、最惊叹之感的书。
——台湾读者评论
专业书评 寓意深刻的奇思异想
吴岳添
贝纳尔?韦尔贝(1961-)是当代法国读者最多的小说家,他的作品被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上的销量超过千万,这在传媒和娱乐手段空前发达的今天是极为罕见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他以非凡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奇而有富于哲理的世界。
韦尔贝像寓言作家拉封丹一样,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7岁时就写过虱子在人身上爬行的奇遇,16岁在中学里发表了关于蚂蚁的短篇小说。1991年,他在长篇小说《蚂蚁》里把蚂蚁的习性和神态描绘得如此生动,出版后风靡世界,他访问韩国走出机场时受到读者们的欢呼和簇拥,以至于到了不得不靠警察开路的程度。他接着写出了《蚂蚁的日子》(1992)和《蚂蚁的革命》(1996),以这套《蚂蚁三部曲》奠定了优秀小说家的声誉。以后他几乎每年出版一部作品,连续发表了《我们祖先的起源》(1998)、《相对和绝对知识的百科全书》(2000)和《终极秘密》(2001)等长篇小说。其中惟一的短篇小说集《大树》,更以其精炼的文笔和深刻的哲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从古代的《圣经》故事、寓言直到现代的小说,任何文学作品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其实就是作家哲学观念的反映。其中大多是作家直接议论善恶是非,即使是篇幅短小的寓言,也会有几句点睛之笔。韦尔贝的小说却与众不同,它们既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又更是在科学基础上的大胆想象,因此能将深刻的哲理含蓄地寓于奇思异想之中,使读者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深受启迪,从而取得出乎意料的神奇效果。
《大树》包括20个短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宇宙的角度来观察人类,使以万物之主自居的人类成了高级生物或神仙的玩物;第二类来自神话传说和幻想,第三类来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正如贝尔纳自己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哪一类故事,都是在细微琐事和只言片语的启发下创作出来的。例如《天外飞石》显然是在养蚌取珠的启发下,写人类费尽心机用玻璃包裹陨石以防止它的臭气外泄,直到最后才发现是外星人在利用我们制造珍珠。短短的一个故事,使我们感受到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顺便也嘲弄了某些人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又如《数字迷城》里人的智力只有一年级小学生的水平,但小说却从常用的数字中归纳出不同凡响的意义,揭露了统治者对知识的控制,指出了知识的星星之火必然代代相传的真理。其他如穿越时光隧道也要买返程保险的《穿越时空之旅》,以及连埃及女神也想找一个大款男人的《梦中情人》,以及一切都自动化以后使人不胜其烦的《完美世界》等无不如此。描写这类由小见大的故事,作家最需要的是过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当然,韦尔贝的作品不可能篇篇精彩、十全十美,写得多了难免会有雷同之嫌,例如《隔绝》中能保留思想的大脑,会使人联想起他的长篇小说《终极秘密》里对大脑的探索。不过与当代小说和电影中那些千篇一律地丑陋不堪的外星人相比,贝尔纳的想象力毕竟要丰富多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不是极力普及科学的科学家。我是一个时空、艺术的时空的创造者。”贝尔纳继承了法国小说幽默明快的传统,在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中获得灵感,不断写出充满奇思异想的故事,读来既趣味盎然又发人深思,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具有打动千百万人的魅力。
目录
作者自序
天外飞石
穿越时空之旅
符号控制
小心轻放
宠物人
大树
想独立的左手
隔绝
飞蛾之歌
最后的反抗
青年神仙学院
沉默的朋友
透明人
宠物狮子
生死球赛
梦中情人
一本书的命运起伏
完美世界
暗夜
数字迷城
他们的声音
从幻想到现实的种种可能性
寓意深刻的奇思异想
法国《趣》杂志专访
法国读者热评
……
序言 我非常乐意附在您耳边,
给您讲述这些小故事
贝纳尔?韦尔贝
小时候,爸爸总是在我睡觉前给我讲个故事。
然后,夜里,我就会梦到它了。
后来,每当这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太过纷乱复杂的时候,我就会自己编个故事,让那些我头疼的问题在这个故事里统统粉墨登场,而这个办法总是能让我瞬间就平静下来。
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里别的孩子总爱叫我给他们讲故事。我一般都这么开头:“他轻轻推开门,然后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得呆若木鸡。”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这些故事越来越神奇,后来我就干脆把它就变成了一个游戏,惟一的规则就是: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想一个出乎意料的方法来解决它。
写完第一本小说之后,我就打算集中精力每天晚上花一个小时写一篇小故事,这样早晨我就可以轻轻松松专心写我的“大部头”。
其实这些小故事的灵感往往来自于散步时的一个小发现,或者是跟朋友的一次谈话,也可能仅仅是一个梦。有时候就是想通过写个故事来驱散一些心头的烦恼。
《数字迷城》源自跟我小侄子的一次讨论:据他说,在他们班里存在着一种等级分化,能数到十是一个等级,还能往上数的又是一个等级。
而《暗夜》的创意则来自于某次路上的见闻:有个人过马路时为了躲避一位老人而过于小心翼翼,而这位老人家反而又因此变得不知所措。
《最后的反抗》是在一次参观养老院之后写的。
那些封闭隐秘的空间(比如说监狱、精神病院、屠宰场)经常会在小说里被我用来作为现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
《沉默的朋友》是在我和杰瑞德?安泽拉格教授的一次讨论之后写的。他是世界生物学界的顶尖人物。在这个故事里提到的一些科学发现虽然不为人知,但都是现实存在的。
至于《宠物》,则取材于一个还在计划中的剧本,目前暂定名为《人类——我们的朋友》。 对我来说,从其他生物的角度来讨论我们人类自己一直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给我们的思索提供了一个无穷的空间。我已经把这种方法用在了我的小说 《蚂蚁》 中:让主人公“编号103”,试着用另类眼光来诠释人类看电视新闻时的行为举止。同样的,在《天使帝国》里,当麦克?潘森自天堂俯瞰人间,他感慨万千:他们只是在努力“脱离苦海,而不会创造幸福”。
蚂蚁,天使,从两种互补的视角——无限“低”或者无限“高”——来观察人类,两者得出的结论自然有“天壤之别”。
《大树》源于我被我家的电脑彻底击败之后就一直有的一个遐想。既然这堆废铜烂铁能预见自己各个部件的问题,那何不把所有的人类知识,以及所有关于未来的猜想都统统输进电脑,然后叫它就人类进化发展分短期、中期和长期,分别做个合理的意见书不就可以了嘛。
《青年神仙学院》可以说是我下一篇小说,即《天使帝国》续集的故事梗概。它提出了一些关于青年神灵们的教育和日常生活问题。
所以,可以这么说,这些小故事也是向大家介绍我的小说的一种方式。
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会提出一个设想,然后再将事态发展并推至其极端:如果我们向太阳发射一枚火箭;如果有一颗陨石掉在了卢森堡公园里;如果有个人拥有了透明的皮肤……
我非常乐意附在您耳边,给您讲述这些小故事。
文摘 插图:



天外飞石
这个“东西”看起来像颗陨石,如果是的话,那就是破天荒头一遭有一颗陨石不偏不倚一头砸在了卢森堡公园的正中央,而且是在巴黎的心窝上。 这下震动可不小,周围的建筑物都随着这三月清晨里的一声巨响而颤抖不已,仿佛有一颗炸弹在附近爆炸一样。
幸运的是,陨石是在清晨掉下来的,并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只砸着了三个早晨起来散步的人;不过据说还是毒品贩子,不然,他们这么大清早的在卢森堡公园里能干点啥?还有几位就有点不幸了,本来身子就弱,因为这惊天动地的巨响而心脏病突发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东西并没有造成更大的破坏,”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这么说,“它就像是被轻轻放在了地上,根本就不像是被抛过来的。”
但是还是得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从此以后,这块世界最著名的绿地中心,就多了这么一块直径大约70米的石头。马路上的行人都聚过来看热闹。
“怎么……怎么这么臭?” 有人嚷嚷了起来。
真的,这块陨石正在散发着阵阵臭气。被紧急叫来援助的天文学家解释说:有时候,陨石得穿过由大量硫化气体组成的星际云层, 臭味可能是从那带来的.
媒体从来对此类 "爆炸新闻"趋之若鹜,忙不迭地把这块陨石命名为“太空排泄物”。而且公众已经在苦思冥想哪位外星巨人才能拥有这么硕大无比的一坨。
当北风吹来的时候,南边所有的街区都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让人不适。紧闭门窗根本就无济于事,空气中总是弥漫着那股刺鼻的恶臭,那股呛人的、浓厚的、恐怖的气味。为了“自卫”,妇女们拼命往身上喷最浓的香水;男人们则戴上塑料孔或者活性炭的口罩, 那引人注目的程度,比防毒面具也好不到哪去。回到家里,身上的衣服还留着这股顽固的臭味,要用大量的水洗好几次才能重新穿。
这股味道一天比一天令人窒息, 人们开始推想,陨石内部是不是可能有一大团有机物正在腐烂……
甚至苍蝇都被恶心得对它敬而远之。
没有谁能在这股臭味中漠然处之. 鼻黏膜被刺激着,喉咙冒着火,舌头也变得异常沉重。哮喘病人咳嗽不止,感冒的人也不敢用嘴呼吸,连狗都发出了哀号。
一开始陨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游客纷至沓来。可是很快,这块“太空排泄物”就变成了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头号问题。
居民都搬走了,卢森堡公园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