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2008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方兴未艾的产业

发布时间: 2010-03-21 04:02:06 作者:

 2008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方兴未艾的产业投资基金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页码:30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64202998/9787564202996
条形码:97875642029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2008中国投资发展报告:方兴未艾的产业投资基金》在紧密联系2007年中国投资运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数量模型、案例剖析和专题研究五种方法,从产业投资基金入手,深入研究了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发展、供求分析、治理结构、投资机制、退出机制、绩效评价、风险防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研究所,是一个面向社会的投资理论,政策和实务的研究咨询机构,以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经济领域的教授和专家为核心研究人员。该研究所主要承接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投资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委托的综合性和专题性研究课题。主要擅长领域为:投资理论与政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与投融资规划、固定资产投资业务、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国际投资业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宏观调控中的固定资产投资
 第一节 2007年宏观经济与固定资产投资态势分析
 第二节 2008年宏观经济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改革创新中的金融投资
 第一节 2007年金融投资回顾
 第二节 2008年金融投资展望
第三章 提高开放质量的国际投资
 第一节 2007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态势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态势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是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的有机融合体
 第三节 产业壁垒与规模经济理论
 第四节 风险规避与投资组合理论
 第五节 专业化与交易费用理论
 第六节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第五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分析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供给分析
第六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研究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不同组织形式产业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 国际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及我国的选择
第七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机制研究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决策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契约安排
 第三节 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的后续管理
 第四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管理
第八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绩效评价方法分析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的激励机制分析与设计
第九章 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研究
 第一节 产业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渠道
 第二节 产业投资基金退出决策
 第三节 可转换优先股与产业投资基金的有效退出:一个理论模型
 第四节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退}H机制的构建
专题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第三节 提升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序言 《2008中国投资发展报告》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问题——针对当前国内外投资领域对中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密切关注而提出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报告在紧密联系2007年中国投资运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数量模型、案例剖析和专题研究五种方法,从产业投资基金人手,深入研究了产业投资基金的理论发展、供求分析、治理结构、投资机制、退出机制、绩效评价、风险防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投资成就评价离不开中国投资运行的大背景。由固定产业、金融投资和国际投资组成的中国投资经济,在当前凸显出宏观调控与新政频出、结构变革与环境改善的新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由片面追求数量、大搞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开始向既要数量、又要质量、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金融制度的安排和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政府财政投资数量有限且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而导致政府投资效率低下,而银行贷款又十分强调安全性,使得银行资金直接进入具有较高风险的产业投资领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同时,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证券市场上的融资,更是表现为“僧多粥少”。总的来说,目前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产业的资金主要是靠政府发行国债等财政投资,这远远不能满足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结果是基础设施、高新科技等产业投资乏力问题严重,现实呼唤“金融创新”。产业投资基金正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顺势而出的一种“金融创新”,它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投融资工具,还是一种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己任,进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

文摘 第一章
宏观调控中的固定资产
投资
第一节2007年宏观经济与固定资产投资态势分析
一、2007年宏观经济与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07年是我国经济十分不平凡的一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一书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可望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共十七大对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作了全面部署,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及问题还比较突出,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较大。例如,经济过热倾向开始凸显,结构性不平衡日益明显,通胀预期加速抬头,贸易顺差依然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将存在,资产价格泡沫令人担忧,国际流动性和美国次贷危机带来调控难度,全球经济放缓迹象开始影响中国。这些因素,为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