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宗教社会学通论

发布时间: 2010-03-21 05:31:53 作者:

 宗教社会学通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页码:390 页
出版日期:1992年09月
ISBN:7561405235
条形码:978756140523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媒体推荐
宗教社会学,是一门集宗教学与社会学于一体的边缘性学科。尽管这门学科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直到最近还几乎是一片空白。由陈麟书和袁亚愚两位教授主编的这部《宗教社会学通论》,为填补这项空白,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它不仅是我国宗教学与社会学在近十年启步或恢复后由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宗教社会学著作,而且也是社会学自上世纪传入我国之后由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宗教社会学专著。它的出现,定能为我国宗教社会学今后的研究开启一个新的局面。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其内容的丰富、系统和完整。凡宗教社会学应探究的一切基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书中都有明晰的论述,而且作者还以极扼要的形式将宗教社会学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以及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作了相当精辟的介绍。阅读了此书,不仅对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会有系统的认识,而且也能从中掌握宗教社会学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梗概,并了解其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书给我第二个最深的印象是,其理论与实际的极其紧密和巧妙的结合。作者既没有就理论谈理论或就实际问题论实际问题,也没有落入理论加例子的俗套,而是在追求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深邃理解和明晰的洞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深入分析,来阐明宗教社会学的各个基本原理。这样就不仅能使人更好地掌握宗教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而且也有助于人们更深地理解许多现实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如何用宗教社会学的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书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作者既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大胆地吸取和概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各个学派的一切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成果,做到博采众人所长,又不拘泥和满足于已有成就,而是紧紧追寻现实中不断提出来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探索与概括,提出了许多具有新意和独创性的理论及见解。本书的整个理论体系,也体现了这种创新的精神。它实在可称为现在己出现的同类书籍中独树一帜的著作。这就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宗教社会学开了新路。
当然,由于本书还是我国宗教社会学的处女作,而作者又意在求新中为创建中国的的宗教社会学辟山开路,故其不成熟性和论述上的缺陷,也在所难免。我希望一切有志于中国宗教社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学术同仁,也希望一切对宗教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都来关心本书,帮助作者不断克服它的缺陷,使其臻于成熟和完善,从而使我国宗教社会学的学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卿希泰
1991年7月于四川大学
编辑推荐 宗教社会学,是一门集宗教学与社会学于一体的边缘性学科,尽管这门学科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直到最近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宗教社会学通论》将为您填补这项空白,它的出现,定能为我国宗教社会学今后的研究开启一个新的局面。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宗教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宗教社会学的产生和奠基人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宗教社会学的复苏和发展
……
文摘 书摘1
2.抽样调查。这是近代兴起的一种使用最广的社会调查法。它要求根据一定的原则和使用正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所有被研究的对象(专门术语叫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对象为样本,然后逐一对它们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视为总体实际情况的缩影、代表,再用以推断总体,同普遍调查相比,这种调查方法具有省钱、省力、省时的优点,并且如果设计精细、抽方法正确、操作严格,便可达到与普查相同的效果,甚至超过普查的准确与可靠性.这是因为抽样调查的对象、范围比普遍调查大大缩小,因而一方面可以集中素质较高的调查人员从事这样的调查(不会出现普遍调查因调查范围太宽、参与调查的人员很多,难以保障调查人员都具备从事调查所必需的素质及工作精神的情况),提高调查质量,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大面积普查那种难以避免的调查失误和降低调查质量的情况。由于抽样调查具有这样的长处,所以,在现代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中已普遍采用,即使是通过人口普查那样的方法去了解有关宗教的情况的研究,往往还要依赖抽样调查去检查其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用它来修正普遍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再有,抽样调查有严密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依据和基础,因此,它一方画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调查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干扰,另一方面又能相当准确地预计调查中的某些误差,并能根据需要来控制和修正这些误差。这些都是其他形式的社会调查所无法办到的。这也是包括宗教社会学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及实际的社会调查研究广泛使用抽样调查的主要原因。
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调查者在对调查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地、深入地掌握和分析某些情况、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有意识地从被调查对象中挑选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比较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这种方法在对宗教的研究中最早是人类学家用以对原始宗教的研究,但却没有用典型调查这个词(这个词是由中国人创造并只用于中目)。后来,它在宗教社会学中也得到广泛运用。这种调查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同类的、有代表性的个别去认识和考察一般。
典型调查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地选择典型。在典型调查中,典型这一概念并无褒贬含义,而是仅仅指同类事物中代表性最强或最集中的部分。因此,选择典型,就要从同类事物中发现和挑选出最能代表它们的共同属性、特点和本质的代表,通过他们,调查者便可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它们所代表的同类事物或b表现象。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