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发布时间: 2010-03-21 07:57:20 作者: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351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
ISBN:753612581X
条形码:97875361258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内容简介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总结了国内各院校、各层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从自学应试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成形、改性与金属工艺全过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系统地贯穿起来,内容比较全面,覆盖的专业面较宽。全书分为三篇:机械工程材料;毛坯成形及其选择;机械加工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材的要求,除作为机电类、近机类、管理类自学考试教材外,各职业中学,职业高等学校都适宜选用。
目录
第一篇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性能
学习指导
第一节 静载荷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静拉伸试验及材料的强度与塑性
二、硬度
第二节 非静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冲击韧度
二、疲劳强度
第三节 金属材料的断裂韧度
作业
第二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学习指导
第一节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二、纯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
第二节 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基本概念
二、合金的相结构
作业二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
学习指导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一、冷却曲线和过冷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第二节 合金结晶与二元合金相图
一、二元合金相图的建立
二、匀晶相图
三、共晶相图——具有两相机械混合物的合金相图
四、具有共析反应的相图
五、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相图和其他相图
六、合金力学性能与相图的关系
作业三
第四章 铁碳合金相图及碳素钢
学习指导
第一节 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一、纯铁的性能和同素异构转变
二、铁碳合金中的相
三、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组织
第二节 铁碳合金相图
一、Fe-C相图与Fe-Fe3C相图
二、对Fe-Fe3C相图的分析
三、典型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四、碳对平衡组织和性能影响
五、Fe-Fe3C相图的应用
第三节 碳素钢
一、钢中的常存元素对钢性能影响
二、碳素钢的分类、钢号和主要用途
作业四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学习指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一、奥氏体的形成
二、奥氏体晶粒度及其控制
第三节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一、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二、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三、马氏体型转变
第四节 钢的退火和正火
一、钢的退火
二、钢的正火
第五节 钢的淬火
一、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
二、淬火冷却介质
三、常用的淬火方法
四、钢的淬透性
第六节 钢的回火
一、回火的目的
二、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三、回火的种类及应用
第七节 钢的表面淬火
一、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第八节 钢的化学热处理
一、钢的渗碳
二、钢的渗氮
三、钢的碳氮共渗
第九节 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一、常见热处理缺陷
二、热处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作业五
第六章 合金钢
学习指导
第一节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
一、合金元素对钢的基本相的影响
二、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相图的影响
三、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四、合金钢的分类及牌号
第二节 合金结构钢
一、低合金结构钢
二、合金渗碳钢
三、合金调质钢
四、合金弹簧钢
五、滚动轴承钢
第三节 合金工具钢
一、刃具钢
二、合金模具钢
第四节 特殊性能钢
一、不锈钢
二、耐热钢
三、耐磨钢
作业六
第七章 铸铁
学习指导
第一节 铸铁的石墨化
一、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二、影响石墨化的因素
第二节 常用铸铁的特点及应用
一、铸铁的分类
二、不同石墨形态铸铁的特性及用途
作业七
第八章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学习指导
第一节 铝及铝合金
一、工业纯铝
二、铝合金
第二节 铜及铜合金
一、工业纯铜
二、铜合金
第三节 滑动轴承合金
一、轴承合金的性能要求与组织
二、轴承合金的类型及应用
第四节 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
一、粉末冶金简介
二、硬质合金
作业八

第二篇 毛坯成形及其选择
第九章 铸造成形
学习指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金属的铸造性能
一、金属的流动性
二、金属的收缩性
第三节 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一、造型材料
二、造型方法
三、熔炼和浇注
第四节 铸造工艺的基本内容
一、浇注位置的选择与确定
二、分型面的选择
三、确定主要工艺参数
四、绘制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第五节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一、铸造性能对结构的要求
二、铸造工艺对结构的要求
第六节 特种铸造
一、熔模铸造
二、金属型铸造
三、压力铸造
……
第十章 锻压成形
第十一章 焊接成形
第十二章 机械零件毛坯的选材

第三篇 机械加工基础
第十三章 切削成形原理
第十四章 刀具切削成形方法
第十五章 磨具切削成形方法
第十六章 特种加工与数据加工成形
第十七章 切削加工工艺过程
……
序言 本教材是根据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机电专业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辅导基本要求编写的,属于机电专业自学考试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意总结了国内各院校、各层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从自学应试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成形、改性与金属工艺全过程”为主线,把教学内容系统地贯穿起来,内容比较全面,覆盖的专业面较宽。全书分为三篇:机械工程材料;毛坯成形及其选择;机械加工基础。本书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材的要求,除作为机电类、近机类、管理类自学考试教材外,各职业中学,职业高等学校都适宜选用。
本教材由华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组织编写,参加编写的人员有:黄翠金(第一篇)、罗毓湘(第九章),刘晴兴(第十、十一、十二章),黄碧珍、柯庆彬(第三篇)。本书由罗毓湘统稿。
由于编写水平所限,本教材中有错误和不妥之处,热诚希望有关同志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教,不胜感激。
文摘 一、基本概念
(1)合金合金是指由一种元素与另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用熔炼或烧结的方法所形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新金属材料。如:碳钢是铁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碳熔炼而成。
(2)组元组元是指组成合金的独立物质。组元可以是各个化学元素也可以是稳定的化合物。合金中有几种组元就称为几元合金。如:碳钢是铁与碳组成的二元合金。
(3)合金系合金系是指有相同组元,而成分比例不同的一系列合金。如:各种碳素钢,显然碳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却都是铁碳二元合金系中的一部分。
(4)相相是指在合金中,凡是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分开的均匀部分。如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相。
(5)显微组织和组织组成物显微组织是指显微镜下看到的相和晶粒的形态、大小和分布。组织组成物是指构成显微组织的独立部分,它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两相或三相混合物,如铁一碳合金中的铁素体相、珠光体组织、莱氏体组织等。
一种合金的力学性能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更取决于它的显微组织。通过对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可以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前提下改变其显微组织,就可以调整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合金的相结构
按组成合金的各组元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同,液态是完全互溶的合金,在其凝固时,可能出现三种基本情况:合金呈单相的固溶体;合金呈单相的金属化合物;合金由两相(固溶体相和化合物相)组成机械混合物。这些相、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形成规律分别论述如下。
(一)固溶体
合金结晶成固态时,含量少的组元(溶质)原子分布在含量多的组元(溶剂)晶格中形成一种与溶剂有相同晶格的相,称为固溶体。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分布状况,固溶体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