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11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5344623
条形码:97875353446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名家导读”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作者简介 拉封丹(1621-1695)是法国寓言诗人。他从小就热爱自然,喜爱诗歌。1641年,他地骈巴黎学习神学,后又改学法律。1641年,携家定居巴黎。此后他一直作为专职诗人,周旋于上流社会。1684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他的代表作为《寓言诗》是,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不朽之作。这些寓言诗多取材于伊索寓言、古希腊马神话、印度寓言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富于哲理,一些对话极富戏剧性。
《寓言诗》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由人和动物组成的世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黑暗的上层社会的揭露和对民间的疾苦的关心;另一类则是借用形形色色的有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自由诗体,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人和各种动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现实中人性的丰富多彩,寄予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编辑推荐 《拉封丹寓言(彩插版)》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一朵智慧和欢乐的奇葩
目录
橡果与南瓜
猫和狐狸
狼、母亲与孩子
狼、母山羊和小山羊
命运和孩子
自食其果的邻居
唤来死神
得了瘟疫的群兽
佃农、狗和狐狸
恶婆和女仆
饿狼与狗
和狮子合伙
酒鬼和老婆
狼群与羊群
老人和驴子
老人和三个青年
老鼠和牡蛎
老猫和小耗子
老鹰与夜莺
两个谋熊皮的伙伴
两个窃贼和一头驴
两个行人
两只鸽子
鹭鸶
骆驼和漂浮的木头
猫和谨慎的老鼠
冒险家
农民与蛇
牧羊人和国王
牡蛎与诉讼人
樵夫和森林
狐狸和山羊
人和蛇
沙锅与铁锅
神父与死人
狮子与牛虻
狮后的丧礼
狮子的朝廷
想装扮成孔雀的八哥
小老鼠和猫头鹰
小兔子、黄鼠狼和猫
燕子与小鸟
渔夫和小鱼
园林老人的熊朋友
伪装成牧羊人的狼
‘肥肉”和“恺撒”
苍蝇和蚂蚁
待嫁的姑娘
园主与镇官
狗和驴子
狐狸和半身像
黄蜂和蜜蜂
激流和河流
江湖骗子
纠纷女神
狼和猎人
猴法官审案
老鼠和大象
老鹰、百灵鸟和捉鸟人
老鹰和鸽子
老鹰和猫头鹰
两个朋友
公鸡和珍珠
名士与商人
磨坊主、儿子和驴
母狗借房
披着狮皮的驴子
群兽向亚历山大进贡
猫和老鼠
人和自己的影像
人与神像
山的分娩
失去财宝的守财奴
狮子出征
苏格拉底的话
算命的女人
隼和阉鸡
田野之神和过路人
忘恩负义的商人
胃和四肢
两头公牛和一只青蛙
野兔的耳朵
野兔和竹鸡
伊索解释遗嘱
隐居的老鼠
鹰和金龟子
乌龟和野鸭
鱼和鱼鹰
学问的好处
哲学家和老人
蜘蛛和风湿病
猪、山羊和绵羊
豹王和狮子
被箭射伤的鸟
被人割去耳朵的狗
变成少女的老鼠
不要过分
财宝与两人的处世经
牧羊人和羊群
埋东西的人和他的伙伴
出卖智慧的疯子
聪明人和疯子
大蜡烛
国王、鹞鹰和猎人
猴子和豹
狐狸和火鸡
鞋匠和财主
狐狸和狼
教育神童
苍蝇、狐狸和刺猬
荆棘、蝙蝠和鸭子
狼、马和狐狸
狼和狐狸
老鼠的勾结
两只鹦鹉、国王和他儿子
猫狗之争和猫鼠之争
猫与两只麻雀
美女和牧场主
年轻的寡妇
愿望
生病的鹿
太阳和青蛙
乌鸦、龟、羚羊和老鼠
英国狐狸
鹰和喜鹊
寓言的威力
……
序言 智慧和欢乐的美丽花朵——《拉封丹寓言》导读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的寓言名著。作者拉封丹是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寓言》在法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有人说,法国人大都能背几首法文诗,假如只能背一首,那么这首诗肯定是拉封丹的寓言诗。法国的家庭一般都有书架,只要有书架,就肯定有《拉封丹寓言》。一位法国作家打了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一位法国诗人用诗一样的语言评价说:拉封丹的寓言是“智慧和欢乐之花”。
《拉封丹寓言》,有不少取材于《伊索寓言》,但是,《拉封丹寓言》的故事性更强,情节更丰富,语言也更加优美。
我们读《拉封丹寓言》,首先会发现,拉封丹更关注社会,更贴近现实,表现了许多前人没表现过的内容,塑造了许多前人没塑造过的形象。我们读《拉封丹寓言》,就像看到了一幅法国17世纪的社会风俗画。在这幅风俗画里,国王、贵族、法官、商人、农夫、挤奶女、医生,还有算命先生、江湖骗子、地痞流氓等等,纷纷登场表演。《拉封丹寓言》就像一面神奇的镜子,不仅照出了这些人物的原形和灵魂,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身边的人和事。
拉封丹之前的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但叙述多,描写少,不少寓言只有几句话,失之简略。拉封丹对前人的寓言,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革新,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增加了情节和细节,加进了描写和对话,使故事更加曲折、生动,人物更加立体、典型。拉封丹借鉴前人的题材,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新翻杨柳枝”、“旧瓶装新酒”。有的通过加工提高,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有的经过向前延伸,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有的则是另辟蹊径,赋予了故事新的意义。
在拉封丹之前,寓言作品基本上都是散文体,虽然偶有诗体寓言出现,也都不成规模,没有多大影响。是拉封丹把寓言同诗歌相互嫁接,融为一体,使民间流传的寓言艺术化,步入高雅的诗歌殿堂里;也使高雅的诗歌通俗化,走入了寻常百姓中。我们读《拉封丹寓言》,会觉得有一种音韵感和节奏感。许多寓言都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背诵、朗读、表演和欣赏。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三百多年来,它相继被译成各国文字,被制作成各种版本的儿童读物,畅销于世界各地。我们相信,这朵智慧和欢乐的美丽花朵,也一定会给你带来智慧和欢乐!
寓言作家 凡夫
文摘 插图:


橡果与南瓜
大自然的安排是完美的。这用不着满世界去找佐证,从南瓜地边路过,就可证实这一点。
南瓜的个头很大,而结它的瓜秧却很细,有位老兄就寻思:“上帝当时不知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没把这南瓜安顿好呢?要是我的话,我会考虑把它挂在一棵橡树上,这样,高大的橡树配上硕大的南瓜,那就非常合适了。再说橡树那么魁梧,可它结的橡栗却那么可怜,还没有我的小手指粗。这么小的果实怎么不长到南瓜秧上去呢?神父在传教时讲,‘一切都应该是完美的。’我看上帝造物时就肯定弄错了!橡树和橡栗、南瓜和瓜秧这样搭配,我越看越觉得别扭!”
这番琢磨着实让这位老兄困惑了很久。后来,他想得头疼了,就来到橡树下,一躺下来,很快就睡着了。
他的梦正做得甜,一颗橡栗从树上掉下来,刚好砸在他的鼻子上。他痛醒了,往脸上一摸,鼻子被砸伤了,血流了出来,橡栗则滑下去,挂在他的胡子上。
“哎哟我的妈!”他嚷起来,“幸亏树上结的是小小的橡栗,如果结个大南瓜,今天我可就惨了!看来,还是上帝的安排高明啊!”
这位老兄一边捂着鼻子,一边往家走,路上不停夸耀着上帝所创造的这一切。
猫和狐狸
猫和狐狸,好像两个小圣人,出发去朝拜圣地。其实这是两个圆滑透顶的家伙,名副其实的伪君子,地地道道的阿谀逢迎的骗子。它俩一路上骗吃了不少家禽,还骗到了不少于酪。它俩就用这种方法来解决路上的花费。
旅途很长,枯燥无味,它们就用争论来消磨时光。对它们来说,争论真是个好办法,要是没有它,它俩便昏昏欲睡。所以这两位朝圣者长时间地大声嚷嚷,在争论一通之后又谈到了周围的伙伴。
狐狸对猫说:‘你以为自己聪明伶俐,你有我懂得的多吗?我有多种锦囊妙计。”
“不,”另一个说,“我的褡裢里可只有一招,不过我认为它赛过各种高招。”
这两个家伙重新热烈地争辩起来,一个说是,一个说非,如果不是一群猎狗到来,这场口角就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眼看猎狗已经逼近,猫对狐狸说:‘朋友,你在你的锦囊里搜上一搜,再用你那足智多谋的脑袋想上一想,你一定会找到许多妙计的。至于我呢,我只有这样一个招数。”说着它就爬到树上去了。
狐狸想出了上百条无用的计策,它钻进了上百个洞穴,上百次地把猎狗引入歧途。它到处寻找隐避所,但是都没有成功。猎人用烟熏它,矮种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