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胜迹北京

发布时间: 2010-03-22 04:18:29 作者:

 胜迹北京


基本信息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56371278X
条形码:97875637127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文化北京丛书

内容简介 北京的名山胜迹,是用各种特殊符号书写的历史。它记述着北京大地的沧桑,折射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它闪烁着先民智慧的异彩,也铭刻着兄弟相残的剧痛和教训。
古今园林,草木岁岁枯荣。千载之下,过客匆匆,赏不尽窗含西岭千秋雪。日暮晴霞,烽火何业,顷刻间多少草木楼台灰飞烟灭。蓬莱可登,瀛洲难寻,蹒跚于青山绿树之阴,徘徊于晴波映衬的太液池畔、昆明湖边,忘尘脱俗之路常在足下。
诸多的江山胜迹能够在北京相聚共存,实是是千载难得的机缘。观赏它们就是增长阅历、开拓视野,了解领悟它们就是学习,学有所得并为他人所记取,就是对丰富北京文化宝库的贡献。
能够或多或少地引起读者了解北京胜迹的兴趣,吸引一些读者参与发掘和进一步丰富这些胜迹的内涵,或能为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班武奇,男,1943年出生。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和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板块构造学说的来龙去脉》(合著)《北京人谈北京》(参编)《山河与风情松辽东北》(合著)《勘察九州河山中国古代地学》(独撰)《中国旅游资源》(主编)《我们的祖国》(主编)《天文地理知识博采》(主编)《管窥宇宙环境》(独撰)等。
编辑推荐 北京的名山胜迹记述着北京大地的沧桑,折射着中华民族的历史。险关古道、帝王之都、古今园林……诸多的江山胜迹与北京相聚共存。希望本书中的北京胜迹能吸引您参与发掘和进一步丰富这些胜迹的内涵,或能为丰富您的文化生活有所助益。
目录
前 言 /1
北京湾大地沉浮 /l
1929年:裴文中等人的重大发现 /2
沉甸甸的文化现象:“北京人”头盖骨不知所终 /7
华北大地的沉浮 /9
北京湾端倪初现 /11
……
文摘 书摘
黄金台、碣石宫的联想
历史的胜迹,有些是真实的历史原建筑物,有些则是以多数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改建的,但是因为其蕴含深刻的哲理,故能够长存于天地之间。黄金台就属于后者。黄金台的建筑起源于燕昭王招贤的真实历史事件。
明清时期,在朝阳门外尚存一高台,即为“燕京八景”中的金台夕照。明朝邱禾诗:“昭王当日有高台,陛级原因郭隗开。千载黄金留士价,多年骏骨不重来。”
诗中说的昭王,是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当时因国力衰微,被齐国所辱,其父哙死后,当时为太子的昭王即位。他谦卑对人,重金厚礼招纳贤士,以求强国之策。在诸多应招的人中,有一个叫郭隗的人,给燕昭王讲了如下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国王,酷爱良马,派人四处搜寻,要以千两黄金求购千里马。几个大臣都无功而返。最后回来的大臣向国王禀告说,微臣为大王购得了千里马,而且只花费了五百两黄金。当国王让他牵上千里马时,该大臣竟然让人抬上来一匹死马。大臣向面带怒色的国王慢慢地解释说,臣所以买了这匹死马,除了它确实是一匹千里马之外,更重要的是臣要替大王昭告天下,大王是真正喜爱千里马的国君,对死马尚且如此,何愁活马不来……果然第二年,该国王就得到了三匹天下无双的宝马。说到这里,郭隗话锋一转,向燕昭王说,“大王要招贤,即请从隗开始吧。我就是那匹‘死马’。大王重用了我,天下比我有本领的人就会主动来辅佐大王了。”
燕昭王遂重用郭隗,待以师礼。第二年,有齐国的邹衍、魏国的乐毅、赵国的剧辛等到燕国辅佐燕昭王。燕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到了其在位的第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国家富足了,军士们也都愿意为了国家去征战,昭王就拜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国的军队,与齐国交战,一举攻克齐国70多个城市,燕国成为战国中的强国之一。五年之后,昭王去世,齐国用反间计,燕惠王不用乐毅,乐毅出走赵国,齐国夺回了全部失地,燕国遂日渐衰败。
说到乐毅,在北京的历史上是应该多着些笔墨的。因为在军都山飘忽不定的历史云烟的影响下,现代人似乎更多地了解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在长江下游地区争霸的故事,了解范蠡、文种和越王勾践充满智慧和悲凉的君臣交往,却忽略了乐毅和燕昭王几十年的交往,以及乐毅的高大人生。
三国的诸葛亮在认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士中,最佩服的是管仲和乐毅。乐毅到底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人物呢?
据历史记载,青年时期的
……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