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515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ISBN:7801377486
条形码:97878013774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十五”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重点课题
内容简介 创新一门学科必然具有自身的重要意义。边防学因为国家边防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古今中外,国必有边,边必设防,概莫能外。古人云:“备边足戍,国之重事。”历史与现实都表明,边防与国家的安宁兴衰和生死存亡具有直接的和重要的关系。边防强固,则国泰民安;边防虚弱,则国危民殃。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边防概述
第二节 边防学概述
第三节 边防学的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四节 边防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
第五节 边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章 国家领土与国家边界
第一节 国家领土
第二节 国家边界
第三节 边境与边疆
第四节 海洋权益和外层空间
第三章 边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边防思想
第二节 中国近代边防思想
第三节 新中国边防理论与治边方略
第四章 边防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边防的地位
第二节 边防的作用
第三节 边防的任务
第四节 海防与空防
第五节 边防指导原则
第五章 边防体制
第一节 边防体制概述
第二节 边防体制基本构成
第三节 边防体制建设
第四节 中国边防体制
第六章 边防政策与边防法规
第一节 边防政策
第二节 边防法规
第三节 边防政策与边防法规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边防法规建设
第七章 边防武装力量
第一节 边防武装力量概述
第二节 边防武装力量的战斗历程
第三节 边防武装力量建设
第八章 边境防卫
第一节 边境防卫概述
第二节 处置边境突发事件
第三节 应付边境武装冲突
第四节 边境武装冲突的预防与控制
第九章 边境管理
第一节 边境管理概述
第二节 边界管理
第三节 边境地区管理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第十章 边防涉外工作
第一节 边防涉外工作概述
第二节 边防涉外工作的任务和原则
第三节 边防会谈会晤
第十一章 边防建设
第一节 边防建设概述
第二节 影响边防建设的相关因素
第三节 边防建设的原则和要求
第四节 边防信息化建设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边防(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边防的基本职能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边防理论研究,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利益战略全局,运用战略思维,分析研究我国安全形势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及时把握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研究周边局势中不稳定因素的最新动态和潜在动因,明确不同时期边防斗争和边防建设的基本目标。从总体看,无论周边形势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变化,维护本国利益的这一最高原则,决定了边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国家利益原则性的体现。但随着战略格局和周边局势的发展变化,处理边防具体事务的边防政策必然做出与其相适应的调整,这是策略灵活性的体现。两者都统一于维护国家利益这一最高准则。因此,边防理论研究,必须把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性与政策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明确国家战略利益对边防工作的总要求,又要把握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边防工作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边防事业更好地为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安全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以不断发展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为着眼点
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科技进步,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广度,对边防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就要求边防理论研究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着眼形势发展,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首先,要科学分析世界战略格局对周边国家、对周边与我国关系以及周边国家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变化,及其对我国边防的影响,抓住机遇,争取边防斗争的战略主动权,并利用有利因素做好睦邻友好和团结最大多数国家的工作,创造有利的周边环境。
后记 “十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军事类重点课题《边防学》,于2002年10月30日,经国家社科基金军事学2002年度评审委员会评议,军事科学院批准,正式立项。2000年底学院成立边防研究中心,抽调人员集中攻关,历时两年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撰写出《边防学》学科理论专著,现付梓印刷了。
2003年9月18日,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乌鲁木齐陆军学院召开《边防学》成果鉴定会。由总参谋部作战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兰州军区司令部、新疆军区司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事办公室等单位的12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在主任委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钱海皓中将的主持下,《边防学》顺利通过鉴定。参加鉴定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边防的实际,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围绕“什么是边防、建设一个什么样的边防、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边防”这一主线,对边境防卫、边境管理和边防建设的基本规律及运行机制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总结了我国边防建设的历史经验,着眼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提出了今后我国边防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从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特色的边防学学科理论框架,为边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进一步加强和指导边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