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中国养生文化

发布时间: 2010-03-28 03:51:53 作者:

 中国养生文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32528618/9787532528615
条形码:978753252861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生活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养生文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及可读性,有易于读者对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中国人,素有浓浓的养生文件意识。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理解为个人的养生术,即营养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但稍加深思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善化人类质量的一切内容。
《中国养生文化》是“中国生活文化”丛书中的《中国养生文化》分册,该书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及详尽的文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悠久而丰富多彩的传统养生文化。
编辑推荐 《中国养生文化》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七尺之躯
人寿短促的困惑
祈期长寿的心理
寿星的存在
寿星的奥秘
阴阳五行
说“心”
七情六欲


忧与恐
养性
自得其乐
热爱生活
家庭乐趣
莫遗失童心
饮食
水、火、器与熟食
五味的功过、利害
清淡得真性正味
按时适量
情绪与氛围



长寿食品
药食同源
饮食禁忌
男女
永恒话题的高起点
发端于养生文明
酣睡了两千年的房室宝典
房室学问的膨胀异化
发人深省的四大处方
性的禁忌
健美五题
……
序言 我们中国人,素有浓浓的养生文化意识。因此,编辑先生命我撰写此题时,我既未讨教他出于怎样的考虑,也未用心掂量自己,便率尔允承,想来就是受了这种意识的驱使。
养生,通常以词源释义,理解为个人的养生术,即营卫摄养身心,以期健康长寿。但稍加深思便可发现,养生的内涵,几乎关系到大文化的所有领域,囊括了优化人类生存环境、善化人类生命质量的一切内容。
“人生代代无穷已”,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地探索着养生奥秘,不懈不倦地谱写着养生巨章。
我的书桌玻璃台板下,压着一张《中国历史大系表》。稳稳然居于大系首席的,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紧随其后则是黄帝、尧、舜、禹。他们之所以被尊为始祖,敬为神明,就是因为他们在改善人类生存繁衍的条件、丰富人类作为主人公立足世界的手段,即建设原始养生文明方面,有重大创造和贡献。尽管支持这些史前史的考古发掘资料还远不充足,但是,有关他们业绩的传说频频出现于先秦文献这一事实,也就足以反映中国养生文化悠远的历史渊源。
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都曾投入养生研究。这种研究,并不在于一般摄养祛病的具体方法,而是把对养生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作为宇宙观、人生观的有机组成,即探索深层次的精神修养艺术、设计自己理想的人生方式。
文摘 插图:




七尺之躯
古代中国人,习惯以“七尺”为标准身高。七尺,合今制一点七米上下。人的七尺之躯,还不及马高牛大,更不比狮雄虎威。然而,人们每每慷慨豪言“昂藏七尺之躯”、“堂堂七尺男儿”,毫不怀疑这七尺之躯足堪与身高九万里的盘古并肩,顶天立地。
确实,唯有人,能够如此自觉地给自己在天地宇宙间确立崇高的位置。
早在二、三千年前,道家鼻祖老子就宣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把人视为与天地同大,可真是了不起的自我意识。
儒家经典里,则不乏天地万物中唯人为灵的卓越见识:“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上》);“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
至于养生家,当然更认为世上没有比人更可宝贵的。《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明确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大,尤其大在精神世界。人,不仅有充满活力的血肉之躯,更具备其他任何生物所没有的高级思维神经系统。人的思维能力之巨,想象能力之大,常常令人们自己都感到吃惊。何况这种能力在永不问断地开拓伸展,人类思想宝库随之日益充实。
读书人网 >医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