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版)

发布时间: 2010-03-28 03:59:22 作者: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5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105086191
条形码:97871050861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版)》主要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主持编辑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是在各有关地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别编写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建立,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上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三十多年来,各民族自治地方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了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特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本《丛书》的出版,对于各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编辑推荐 《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貌
二、气候
三、水系
四、土质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农作物
二、畜禽
三、森林
四、野生动物
五、水产
六、矿产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三、民族语言
四、风俗习惯
五、宗教信仰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工业企业改革
三、商业流通体制改革
四、开放搞活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三节 民族干部的培养与成长
第四节 法制建设
一、民族立法
二、执法检查与监督
三、法律普及与教育
第五节 民族关系
第六节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救助
二、劳动和社会保障
三、扶贫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种植业
一、粮食作物
二、经济作物
三、现代农业的带头人
第二节 林业
第三节 畜牧水产
一、猪
二、牛
三、羊
四、家禽
五、水产
六、本地良种
七、品种改良
第四节 水利电力
一、水利建设
二、电力开发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
一、扶贫开发
二、肉牛产业开发
三、中药材产业开发
四、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
五、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工业发展历程
一、手工业生产
二、地方民族工业
三、向现代企业迈进
第二节 特色工业
一、采矿
二、卷烟生产
三、牛肉加工
第三节 民族传统工业
一、纺织
二、竹木加工
三、银饰加工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交通
一、昔日交通
二、公路运输
三、铁路运输
四、水路运输
五、航空运输
第二节 邮电
一、邮政
二、电信
三、移动电话

第七章 贸易
第一节 货殖今昔
一、昔日贸易
二、贸易新时期
第二节 市场网点
一、城区集市
二、乡村集市
三、商业网点
第三节 商品购销
一、日用工业品的购销
……
第八章 财税金融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社会事业
第十章 社会事业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四、家禽
新晃农民有饲养鸡鸭的传统。1936年《晃县政府概况调查表》载,全县养鸡8万多只,养鸭1.2万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鸡鸭饲养量不断增加,1958年,全县养鸡18.4万多只,养鸭3万多只。20世纪70年代,为了养鸭治稻田害虫,鼓励农民棚养,促进养鸭业的发展。21世纪以来,家禽年饲养量在120万~200万羽之间,年出笼100万羽以上。2006年,全县家禽饲养194.02万羽,产值达1765.1万元。
五、水产
新晃水域面积小,历来养鱼不多,食鱼主要靠河溪捕捞。大兴水利后,水库、山塘增多,水域面积不断扩大,为养鱼创造了条件。1958年,产鱼141吨。20世纪80年代,水域面积增至2.2万多亩,山塘、水库实行专人管理,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山塘、水库养鱼。同时,还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1989年,水面养鱼4.8万亩,产鱼353吨。现在建成了大田水库、朝阳水库和狮子岩电站坝内3个网箱养鱼区,以及新晃镇红光村为中心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2006年水产品产量1205吨。六、本地良种新晃在发展养殖事业中,大力培育和推广本地良种。(一)凉伞猪抗逆性强、耐粗饲、体型中等、生长快、繁殖率高,毛色有“两头黑”和“头花猪”之分。1975年,县畜牧部门和湖南省农学院进行联合专题调查,翌年,省、地、县、公社组成14人研究协作小组,鉴定凉伞猪为地方优良品种。
后记 2005年7月国家民委下达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的任务,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修订原则、编辑体例和行文规则。县政府据此于2006年4月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编写领导小组,县委书记王行水任顾问,县长黄雪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吴飙、副县长张有平、姚茂良、粟礼同任副组长,县政府办、民宗局、发改局、统计局、档案局等部门领导任成员。同时成立编写组,按国家民委统一规定,县长黄雪鸿任主编,分管民族工作的常务副县长张有平、县民宗局长杨丽荣任副主编。编写人员历时一年,五易其稿,终于成书。
参加修订编写的人员有:黄雪鸿、张有平、杨丽荣、胡爱国、向明忠、危炳兴、蒲师术、杨精权、姚沅淦;参加第一稿写作的还有:廖培旺、吴廷玉、杨德清、黄晴轩、陈通才、黄志清、龙秀成、曹日轩;杨德清、黄晴轩、龙绍生、黄麒华、杨代江、杨林军参加了第二稿的修改。胡爱国负责全书的统编和最后修订。
编写过程中,保留了1985年版《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的部分内容,还得益于《新晃县志》提供的大量史料。书中采用的数据均以县统计局统计资料为准。史料记载下限至2006年为止。
读书人网 >地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