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页码:286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9787544710718
条形码:978754471071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Baby Barista and the Art of War
内容简介 《实习律师和孙子兵法》内容简介:咖啡仔,出身草根,幽默、有城府,尽管不够诚实但也不乏善良的一面。法律学院毕业之后有幸被一家律师工作室录用为实习生,进入了一场剑拔弩张的实习生大战。实习第一天,咖啡仔的指导老师“老板”给了他两句忠告——煮好咖啡,你就能做大事;诉讼就是一场战争——和一本《孙子兵法》。带着这两句忠告和一本“职业圣经”,咖啡仔被推入了这场备受煎熬的生死战……
作者简介 蒂姆凯万,毕业于剑桥大学和中殿法律学院,在律师界从业近十年,英国法律界指南《英国出庭律师工作室》(Chambers UK)认为他具有“不可思议的天赋”和“渊博的法律知识”。
2007年初,蒂姆化名咖啡仔在泰晤士报网上开设了博客,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潜伏”生涯。该博客受到了众多粉丝的追捧,曾连续数月位居该网站博客的前三名,一时间成为英国人津津乐道的当红名博。由于博客内容直指英国法律界的种种黑暗面,致使法律界人士一度处于恐慌之中,同时对博主身份的猜疑也甚嚣尘上。2009年3月蒂姆结束了“潜伏”,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宣布以此博客为基础出版一本小说。小说开头,他当然没忘了加上一条纯属虚构之类的免责声明。
现在的蒂姆住在北德文郡的海边,冲浪、遛狗、写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媒体推荐 (《实习律师和孙子兵法》)是《天才普雷利》、《法庭上的鲁波尔》和《BJ单身日记》的结合。
——《泰晤士报》
读过咖啡仔历险记的人会发现,蒂姆笔下的诸多细节都给人一种清晰的印象,那就是他所写的更接近现实,而并非像他要让我们相信的开头的那则法律声明。
——《独立报》
我们是谁,能在这里评判是非?
——《实习律师和孙子兵法》
编辑推荐 《实习律师和孙子兵法》由专业法律人、公益律师郭建梅力荐,是泰晤士报网点击率排行前三名的人气博文,2008年美国推选的百佳法律人博客排行榜第1名,是律界新人的“潜伏”日记。
不论你在剑桥取得什么成绩,永远、绝对不要忘记,在工作室里,你仅仅处于大树的根部,而且,是最低最低的位置。
光怪陆离的法律圈 残酷异常的实习战
目录
人物表
序
第一章 十月:头一个月
第二章 十一月:浮士德协议
第三章 十二月:性别歧视
第四章 一月:YouTube
第五章 二月:楼上,楼下
第六章 三月:诱饵
第七章 四月:初涉法庭
第八章 五月:不实指控
第九章 六月:蜜糖陷阱
第十章 七月:Facebook
第十一章 八月:一决雌雄
第十二章 九月:租约决定
……
序言 这是实习期开始的前一天,我在家清理自己的房间,无意中发现一张十年前在中学里写下的字条。一张题为“职业”的清单:
英格兰足球队队长。做梦吧。
兽医。阴暗的地方,黏糊的双手。
清洁工人。太臭了。
事务律师。打哈欠。
出庭律师。衣服好搞怪。
医生。病人太多。
银行家。摆弄钞票。
在单子的最后,我潦草地写着:“珠宝小偷?”
文摘 “浓咖啡粉在哪里?”我开始有点惊慌了。整个夏天,我都在星巴克打工,就是为了给今天做准备,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份经历似乎没有为我带来任何好处。
“你以为它会在哪儿呢?就在那里呀。”
“还有滤纸呢?”
“啊。滤纸可能已经用光了。你得到二楼西边的厨房去拿。”
我掏出他们给的小地图,看清楚厨房的位置,才开始冲向走廊和楼梯。等我满头大汗地跑回来时,却发现咖啡壶已经空了,需要重煮。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紧张。终于,尽管耽搁了一下,但总算是煮好了。我把咖啡端了过去。
“放在那儿就行了,年轻人。”
我放下咖啡,及时克制住了鞠躬的惯性,回到自己桌前。
这,就是我在工作室当出庭律师实习生的第一天。实际上,本书就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日记。过来人早就警告过我,“荣誉咖啡仔”和“免费复印员”是他们最常用的描述,而这,就是出庭律师公会一直以来强加在最聪明、最优秀的新丁身上的严酷考验。高盛和麦肯锡也许觉得面试加录用通知就已经足够,但出庭律师公会可不这么想。四个实习生,十二个月,斗个你死我活,到最后,由工作室投票,从四人中间挑选一个,接受为租客。这个过程有点像一个迷你的实习生真人秀,你的每一个弱点都被细细分析;只要得罪了其中一个人,否决票规则就会让你出局。就像玩《老大哥》。一样,你要寻求最小公分母。胜出的关键并非接受你的票数越多越好,而是否决你的票数越少越好。基于这一点,你要竭尽全力避免冒犯任何人。当然了,他们会走走程序,检查一下我的功课,在出庭律师公会的平等机会表格上面打钩。然而,最重要的还是潜在的所谓“网球俱乐部测试”——他们会接受我加入俱乐部……或者拒绝我。这一切,也许会让一个来自北部伦敦的公立综合中学毕业生打起退堂鼓,幸好,我后来又在象牙塔里镀了金,在牛津大学学了三年法律。尽管如此,此刻,当我坐在办公室角落里,坐在笔记本电脑般大小的小桌边回想自己的第一天时,才意识到出庭律师公会把这种精英统治整体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倒不是说我对于自己将要涉足的这个领域一无所知,我也不能虚伪地否认,这一点在最初的时候不是一个诱惑:精英,以及拿着高额薪水、穿着搞怪衣服、整天昂首阔步四处晃荡的资格。
言归正传,我前一晚一宿没睡,次日早上八点半准时来到工作室,却役有见到告诉新来实习生该往哪儿走的指示。古老的拱门下,只有一块牌匾,列着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姓名。门廊里到处是褪色的“笨拙”风格漫画和破旧的皮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