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52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63360522
条形码:97875633605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图书品牌:上海贝贝特
内容简介 《佛典选读》宗旨是帮助读者阅读佛典,将阅读对象定为一般读者,故“注释” 和“导读”大多以简洁明了为特征,尽量化繁琐为简约、化晦涩为明了、化深奥为通俗。只在部分篇章,如《唯识篇》、《性空篇》、《禅悟篇》及“ 禅宗诗歌选”等,反映笔者的最新研究心得,故这些篇章的“注释”、“导读”等较详细。
作者简介 林国良,1952年生,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当代著名佛教研究专家。主要从事佛教教理研究,尤其侧重于佛教唯识学研究。已出版《成唯识论直解》、《出入无碍——佛教自由观》等专著,并发表佛教研究论文数十篇。
编辑推荐 佛教传播二千五百余年,留下的典籍浩如烟海,自古以来能通读者寥寥无几。《佛典选读》精选四十余部经典,分十八篇介绍佛教思想,包括佛教各宗之主要观点及专题思想,前有"篇名解"、"题解",后附"注释"与"导读",力求化繁琐为简约、化晦涩为明了、化深奥为通俗,以助读者初窥佛教思想之博大深邃,实乃一部不可多得之佛学入门专著。
目录
序
一 自在篇
(一)证道盛会,十方来贺——《大方广佛华严经》之
《世主妙严品》(选)
(二)不可思议,菩萨神通——《维摩诘所说经》(选)
二 释尊篇
(一)入恶浊世,证道布教——《释迦氏谱》(选)
(二)贪心凡夫,舍身菩萨——《六度集经》(选)
三 世界篇
(一)阿含世界,三千大干——《起世经》(选)
(二)华严世界,重重无尽——《大方广佛华严经》(选)
(三)唯识世界,随识生灭——《成唯识论》(选)
四 圣教篇
(一)人生是苦,证道解脱——《分别圣谛经》
(二)生死轮回,缘起无明——《缘起圣道经》
五 性空篇
(一)观五蕴空,度一切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二)佛说佛法,即非佛法一《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选:
(三)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中论》(选)
(四)胜义无性,世俗无性——《人中论》(选)
六 唯识篇
(一)解深密意,唯识初创——《解深密经》(选)
(二)抉众师说,唯识大成——《成唯识论》(选)
(三)施设百法,广说法相——《大乘百法明门论》
七 真心篇
(一)真心常住,妄想轮回——《楞严经》(选)
(二)真性无修,以幻修幻——《圆觉经》(选)
(三)一心二门,体相用大——《大乘起信论》(选)
八 华严篇
(一)金体狮相,无尽缘起——《华严金师子章》
(二)性海无风,金波自涌——《华严经探玄记》(选)
九 法华篇
(一)唯一佛乘,佛成久远——《妙法莲华经》(选)
(二)一念三千,一心三观——《摩诃止观》(选)
(三)佛断修恶,性恶犹存——《观音玄义》(选)
十 禅悟篇
(一)自性圆净,顿悟成佛——《六祖坛经》(选)
(二)真修实参,精进破关——《禅关策进》(选)
十一 密法篇
(一)临终关怀,中阴得度——《中阴救度密法》(选)
(二)无修无整,亦无散乱——《贡噶上师恒河大手印直讲》(选)
十二 净土篇
(一)方便念佛,往生极乐——《佛说阿弥陀经》
(二)未来教主,弘法兜率——《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十三 誓愿篇
(一)大愿大成,方便普度——《佛说无量寿经》(选)
(二)成琉璃身,解病残苦——《药师琉璃光如来
本愿功德经》(选)
(三)为诸佛师,愿最净土——《大宝积经文殊
师利授记会》(选)
(四)行愿广大,菩萨典范——《大方广佛华严经普
贤行愿品》(选)
(五)寻声救苦,有求皆应——《悲华经》(选)
(六)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本愿经》(选)
十四 修持篇
(一)四念常住,证声闻果——《念处经》
(二)十波罗蜜,成就菩萨——《成唯识论》(选)
(三)魔障重重,修途艰险——《楞严经》(选)
十五 高僧篇
(一)入危乱世,化暴戾气——《高僧传佛图澄》
(二)西天取经,东土弘法——《大唐故三藏玄奘法
师行状》(选)
十六 社会篇
(一)光音天来,四姓平等——《小缘经》(选)
(二)七不退法,治国治僧——《游行经》(选)
十七 伦理篇
(一)六方礼敬,孝亲报恩——《善生经》
十八 文学篇一
(一)嬉笑讽喻,皆成佛理——《百喻经》(选)
(二)诗喻禅悟,禅悦人诗——禅宗诗歌选
(三)坎坷咏吟,情浓道隐——《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
……
文摘 书摘
我闻如是①。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②。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④,广摄广观,分别发
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④,彼亦有此正行
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未来诸如来
,无所著,等正觉,彼亦有此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
开仰施设,显示趣向。我今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有此正行说法,谓
四圣谛,广摄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示趣向。
舍梨子④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
、辩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实慧。所以者何?谓我略说此四圣谛,舍梨子比
丘则能为他广教广观,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舍梨子比丘广教广
示此四圣谛、分别发露、开仰施设、显现趣向时,令无量人而得于观。舍梨
子比丘能以正见为导御也。目乾连⑨比丘能令立于最上真际,谓究竟漏尽④
。舍梨子比丘生诸梵行,犹如生母。目连比丘长养诸梵行,犹如养母。是以
诸梵行者,应奉事供养恭敬礼拜舍梨子、目乾连比丘。所以者何?舍梨子、
目乾连比丘,为诸梵行者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尔时。世尊说如是已,
即从坐起,人室燕坐⑧。
【注释】
①我闻如是:大多数经为“如是我闻”。
②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即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参见《释尊篇》中
《六度集经》的相应注释。
③四圣谛:即四谛:苦谛、集谛(此译本中“集“为“习”)、灭谛、道
谛。
④等正觉:即如来的十种称号的第三种:“正遍知”,意谓能正确普遍
地了知一切法。
⑤舍梨子:即舍利子。
⑥目乾连:又作大目犍连、摩诃目犍连、目犍连,简称目连。佛十大弟
子之一,人称神通第一,著名事迹为“目连救母”。
⑦漏尽:“漏”即烦恼。“有漏”是凡夫状态,“漏尽”即“无漏”,
为阿罗汉和佛的境界。
⑧燕坐:又作宴坐,即静坐、坐禅。
【导读】
此处佛对众比丘之开示,大意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有正法,
名四圣谛。此四圣谛包含人生一切现象(“广摄”),可用以广泛观察各种现
象(“广观”),分别和明了各种现象(“分别发露”),可借以开创和建立佛
教的理论和方法(“开仰施设”),显示佛教的目标和宗旨(“显示趣向”)。
舍梨子比丘已深入地把握了此正法,目连比丘能借此正法证得无漏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