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元曲三百首译注

发布时间: 2010-03-29 02:50:24 作者:

 元曲三百首译注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27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80579653X/9787805796536
条形码:978780579653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基础读本

内容简介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朵奇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元曲三百首译注》从近四千首元散曲中精选三百首并加以详细注释,每首曲分作者简介、说明和注释三方面内容,既详细注释曲的词句,又深入地解析作品的思想、立意和风格,可使读者在充分领略元曲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了解元曲发展的基本面貌。
媒体推荐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日: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奠著于元曲。
  ——王国维
元人乐府,盛称关、马、郑、白,关为关汉卿,马为马东篱,郑为郑德辉,白为白仁甫。四家之词,直如钧天韶武之音,后有作者,不易及也。
  ——吴梅
文学革命,至兀代而登峰造极。其时,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第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其时吾国真可谓有一种活文学出世。
  ——胡适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词阴柔而曲阳刚;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曲以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词尚意内言外;曲竞为言外而意亦外。
  ——任中敏
作为元曲的两个部分,剧曲和散曲,它们犹如两朵并蒂开放的奇葩,在元代文学的百花园中,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俞为民
编辑推荐 《元曲三百首译注》是新选编的元曲三百首详注本。名家名作,精华荟萃,兼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展示了元曲独特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目录
[中吕]喜春来春宴/元好问
[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元好问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一)/杨果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二)/杨果
[越调]小桃红采莲女(其三)/杨果
[南吕]干荷叶有感(其一)/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有感(其二)/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失题/刘秉忠
[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杜仁杰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王和卿
[仙吕]一半儿题情/王和卿
[双调]拨不断大鱼/王和卿
[越调]小桃红市桥月色/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西园秋暮/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客船晚烟/盍西村
[中吕]喜春来春景(其一)/胡祗通
[中吕]喜春来春景(其二)/胡祗通
[双调]沉醉东风失题/胡祗通
[正宫]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王恽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卢挚
[双调]寿阳曲别朱帘秀/卢挚
[双调]殿前欢(其一)/卢挚
[双调]殿前欢(其二)/卢挚
[双调]蟾宫曲(其一)/卢挚
[双调]蟾宫曲(其二)/卢挚
[正宫]鹦鹉曲渔父/白贲
[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一)/关汉卿
[双调]沉醉东风送别/关汉卿
[双调]碧玉箫(其一)/关汉卿
[双调]碧玉箫(其二)/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春/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秋/关汉卿
[双调]大德歌冬/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关汉卿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关汉卿
[仙吕]寄生草饮/白朴
[中吕]喜春来题情(其一)/白朴
[中吕]喜春来题情(其二)/白朴
[中吕]阳春曲知几(其一)/白朴
[中吕]阳春曲知几(其二)/白朴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白朴
[双调]庆东原失题/白朴
[越调]天净沙春/白朴
[越调]天净沙秋/白朴
[双调]步步娇祝愿/商挺
[中吕]醉高歌感怀/姚燧
[中吕]阳春曲失题/姚燧
[中吕]普天乐失题/姚燧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姚燧
[中吕]山坡羊叹世(其一)/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叹世(其二)/陈草庵
[中吕]山坡羊失题/陈草庵
[双调]蟾宫曲失题/庾天锡
[正宫]黑漆弩村居遣兴/刘敏中
[南吕]金字经失题(其一)/马致远
[南吕]金字经失题(其二)/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失题(其一)/马致远
[南吕]四块玉失题(其二)/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一)/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二)/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三)/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四)/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五)/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失题(其六)/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渔村夕照/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
[双调]寿阳曲洞庭秋月/马致远
[双调]拨不断失题/马致远
[双调]拨不断归隐/马致远
[双调]清江引野兴(其一)/马致远
[双调]清江引野兴(其二)/马致远
[双调]蟾宫曲叹世/马致远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套)/马致远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套)/马致远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王实甫
[中吕]粉蝶儿牛诉冤(套)/姚守中
[黄钟]人月圆/赵孟顺
[中吕]普天乐(其一)/滕宾
[中吕]普天乐(其二)/滕宾
[正宫]叨叨令道情/邓玉宾
[正宫]鹦鹉曲山亭逸兴/冯子振
[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冯子振
[正宫]鹦鹉曲城南秋思/冯子振
[中吕]红绣鞋题小山《苏堤渔唱》/冯子振
[双调]落梅风答卢疏斋/朱帘秀
[中吕]阳春曲别情/王伯成
[正宫]塞鸿秋代人作/贯云石
[中吕]红绣鞋/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贯云石
[双调]清江引立春/贯云石
[双调]殿前欢/贯云石
[双调]落梅风/贯云石
[越调]寨儿令失题/鲜于必仁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邓玉宾子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中吕]山坡羊述怀/张养浩
[中吕]喜春来/张养浩
[中吕]喜春来探春/张养浩
[中吕]朱履曲/张养浩
[中吕]普天乐/张养浩
[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张养浩
[中吕]红绣鞋警世/张养浩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双调]折桂令/张养浩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
[南吕]一枝花喜雨(套)/张养浩
[双调]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虞集
[双调]蟾宫曲梦中作/郑光祖
[双调]蟾宫曲/郑光祖
[正宫]醉太平/曾瑞
[南吕]四块玉闺情/曾瑞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闺中闻杜鹃/曾瑞
[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闺情/曾瑞
[双调]清江引/刘致
[双调]殿前欢道情/刘致
[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送别/刘致
[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套)/刘时中
[正宫]叨叨令自叹/周文质
[越调]小桃红失题/周文质
[双调]折桂令失题/阿鲁威
[双调]落梅风失题/阿鲁威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睢景臣
[正宫]醉太平寒食/王元鼎
[南吕]一枝花咏剑(套)/施惠
[正宫]塞鸿秋/薛昂夫
[正宫]塞鸿秋凌歆台怀古/薛昂夫
[中吕]朝天子咏史(其一)/薛昂夫
[中吕]朝天子咏史(其二)/薛昂夫
[双调]庆东原西皋亭适兴/薛昂夫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其一)/薛昂夫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其二)/薛昂夫
[正宫]绿幺遍自述/乔吉
[中吕]山坡羊寓兴/乔吉
[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乔吉
[中吕]红绣鞋书所见/乔吉
[双调]折桂令寄远/乔吉
[双调]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乔吉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乔吉
[双调]水仙子吴江垂虹桥/乔吉
[双调]水仙子咏雪/乔吉
[双调]水仙子寻梅/乔吉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
[双调]殿前欢登江山第一楼/乔吉
[双调]卖花声悟世/乔吉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乔吉
[越调]天净沙即事/乔吉
[中吕]山坡羊燕子/赵善庆
[中吕]山坡羊长安怀古/赵善庆
[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赵善庆
[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夏/马谦斋
[中吕]快活三带朝天子四边静秋/马谦斋
[双调]沉醉东风自悟/马谦斋
[越调]寨儿令叹世/马谦斋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张可久
[黄钟]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张可久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
[黄钟]人月圆春日湖上/张可久
[正宫]醉太平/张可久
[中吕]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中吕]卖花声客况(其一)/张可久
[中吕]卖花声客况(其二)/张可久
[中吕]山坡羊闺思/张可久
[中吕]红绣鞋西湖雨/张可久
[中吕]红绣鞋春日湖上/张可久
[中吕]红绣鞋洞庭道中/张可久
[中吕]普天乐秋怀/张可久
[中吕]普天乐道情/张可久
[中吕]朝天子野景亭/张可久
[中吕]朝天子春思/张可久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张可久
『双调]折桂令九日/张可久
[双调]清江引春思(其一)/张可久
[双调]清江引春思(其二)/张可久
[双调]清江引春晚/张可久
[双调]水仙子次韵/张可久
[双调]殿前欢次酸斋韵/张可久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张可久
[双调1落梅风春晚/张可久
[双调]沉醉东风幽居/张可久
[越调]凭阑人江夜/张可久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张可久
[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套)/张可久
[中吕]红绣鞋重到吴门/任昱
[中吕]上小楼隐居/任昱
[南吕]金字经重到湖上/任昱
[南吕]金字经秋宵宴坐/任昱
[双调]沉醉东风信笔/任昱
[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任昱
[般涉调]哨遍看钱奴/钱霖
[黄钟]红锦袍(其一)/徐再思
[黄钟]红锦袍(其二)/徐再思
[仙吕]一半儿病酒/徐再思
[中吕]朝天子西湖/徐再思
[中吕]阳春曲赠海棠/徐再思
[中吕]阳春曲闺怨/徐再思
[南吕]阅金经春/徐再思
……
……
序言 有人说。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古代诗歌园地里,不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就诗歌的体制、形式说,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第代不同,各领春秋。
元人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而又擅一代之盛的新的韵文体裁。它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而有所变更,有所发展。它在合乐上,长短句的形式上虽近于词,但又推陈出新,有自己独具的体制和风格,是一种更为平易通俗。雅俗并包的新的诗歌形式。
散曲,来源于民间,萌芽于我国北方具有地方色彩的俗谣俚曲。有文献表明,散曲的某些曲调,在宋代民间已有所传唱,金代已开始盛行,迨至元代而达于鼎盛.成为文坛普遍流行的新的诗歌样式。
传统上所说的“元曲”,实际上包括性质不同的两种文体:一是散曲,是一种配合音乐可歌的长短句,与词差不多,属于诗歌性质;一是剧曲,又称“杂剧”,是一种以曲词为主,但有说白,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动作,可以扮演的戏剧.属于歌剧一类性质。
文摘 夜来西风里②,九天雕鹗飞③,困煞中原一布衣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⑤,恨无上天梯⑥。
【作者简介】马致远(12507-13247),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少年时曾与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等参加大都的元贞书会。被推为“曲状元”。后出任江浙省务提举,不久退出官场,在杭州附近隐居。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仅存《汉宫秋》、《岳阳楼》、《荐福碑》、《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艺人李时中等合写的《黄粱梦》七种。《误人桃源》仅存残曲。一说南戏《牧羊记》也是他的作品。因这些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其散曲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有近人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凡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全元散曲》一并收录之。其作品格调高远、意境优美、语言凝练,为后人所推重。朱权评其曲“典雅清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贾仲明[凌波仙]吊词云:“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说明】此曲写怀才不遇之感。首二句以雕鹗起兴,表明当有所为。第三句急转直下,脱口而出,极为痛切。末四句点题。马致远散曲多洒脱豁达,弃绝功名,但年轻时并非如此。此曲于豪放之中蕴郁勃之气,奋发向上,是他青年时期作品的代表。
【注释】①金字经:又名[阅金经]、[西番经],句式为:五五七、一五、三五。首句可平起可仄起。末句元人多作平平平仄平,唯马致远此曲不同。
②夜来西风里:一作“夜来西风劲”。九天雕鹗飞:九天,极言高天。《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鹗,鸷鸟,一种猛禽,常飞海面。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后人遂以荐贤为“鹗荐”。雕,一本作“鹏”。
④中原一布衣: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布衣,身无官职的平民。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⑤登楼意:汉末文学家王粲不得见用于刘表,心怀郁愤,登湖北当阳县城楼抒怀,作《登楼赋》。此句意即怀才不遇。
⑥恨无上天梯:天梯,上天的梯子。范成大《奠唐少梁晋仲兄墓下》诗:“青云何处用天梯。”此句意即怨恨无法走仕途之路。
读书人网 >诗歌词曲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