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马可波罗行纪

发布时间: 2010-03-29 03:39:27 作者:

 马可波罗行纪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46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539929613
条形码:978753992961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斗译丛
外文书名:The Travels of Marco Pole

内容简介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无疑是位先驱者,其所著《游记》家喻户晓,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今天,马可波罗及其《游记》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综合性的学科——马可波罗学。
《游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旅行纪实,兼及途径西亚、中亚和东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全书以纪实的手法,叙述了他在中国各地包括西域、南海等地的见闻,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等等,尤其详细记述了元代大都的经济文化和风情风俗,以及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荣景况。
编辑推荐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自民初以来,该书有多种汉译版本传世,尤以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冯承钧先生的这个译本备受推崇,特以版本选择审慎完备、翻译考订有机结合、译述风格文质相兼、附注文字丰富精确等多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史料、参考和阅读价值。兹编入“世纪文库”,嘉惠广大学人和读者。
目录
第一卷 马可波罗自地中海岸赴大汗忽必烈驻夏之上都沿途所经之地及传闻之地
引言
第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自孔士坦丁堡往游世界
第二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离速达克
第三章 波罗弟兄二人经过沙漠而抵不花刺城
第四章 波罗弟兄二人从使臣言往朝大汗
第五章 波罗弟兄二人抵大汗所
第六章 大汗询及基督教徒及罗马教皇
第七章 大汗命波罗弟兄二人使教皇所
第八章 大汗以金牌赐波罗弟兄二人
第九章 波罗弟兄二人之抵阿迦城
第一O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尼古刺字马可往朝大汗
第一一章 波罗弟兄二人携带马可从阿迦首途
第一二章 波罗弟兄二还谒教皇格烈果儿十世
第一三章 尼古刺玛窦马可三人赴大汗所
第一四章 尼古刺玛窦马可见大汗
第一五章 大汗遣马可出使
第一六章 马可之出使归来
第一七章 尼古刺玛窦马可之求大汗放还本国
第一八章 波罗弟兄同马可别大汗西还
第一九章 小阿美尼亚
第二O章 突厥蛮州
第二一章 大阿美尼亚
第二二章 谷儿只及其诸王
第二三章 阿美尼亚东南界之毛夕里国
第二四章 报达大城及其陷落
第二五章 报达之移山灵迹
第二六章 基督教徒闻哈里发之言大惧
第二七章 主教见独眼靴工
第二八章 靴工之祈祷移山
第二九章 帖必力思城
第三O章 波斯大州
第一八章 波罗弟兄同马可别大汗西还
第一九章 小阿美尼亚
第二0章 突厥蛮州
第二一章 大阿美尼亚
第二二章 谷儿只及其诸王
第二三章 阿美尼亚东南界之毛夕里国
第二四章 报达大城及其陷落
第二五章 报达之移山灵迹
第二六章 基督教徒闻哈里发之言大惧
第二七章 主教见独眼靴工
第二八章 靴工之祈祷移山
第二九章 帖必力思城
第三0章 波斯大州
第三一章 三王之归
第三二章 波斯之八国及其名称
第三三章 耶思德大城
第三四章 起儿漫国
第三五章 哈马底城及其残破
第三六章 又下坡至忽鲁模思城
第三七章 经行一疲劳而荒寂之道途
第三八章 忽必南城及其出品
第三九章 亘延八日程之沙漠
第四0章 山老
第四一章 山老训练哈昔新之法
第四二章 山老之灭
第四三章 撒普儿干
第四四章 巴里黑城
第四五章 盐山
第四六章 巴达哈伤州
第四七章 帕筛州
第四八章 客失迷儿州
第四九章 巴达哈伤大河
第五。章 可失合儿国
第五一章 撒麻耳干大城
第五二章 鸭儿看州
第五三章 忽炭州
第五四章 培因州(播仙)
第五五章 车尔成州
第五六章 罗不城
第五七章 唐古忒州
第五八章 哈密州
第五九章 欣斤塔刺思州
第六O章 肃州
第六一章 甘州城
第六二章 亦集乃城
第六三章 哈刺和林城
第六四章 成吉思之为鞑靼第一汗
第六五章 成吉思集军进攻长老约翰
第六六章 长老约翰进击成吉思
第六七章 成吉思汗与长老约翰之战
第六八章 成吉思汗后之嗣君及鞑靼人之风习
第六九章 鞑靼人之神道
第七O章 哈刺和林平原及鞑靼人之种种风习
第七一章 额 里湫国
第七二章 额里哈牙国
第七三章 天德州及长老约翰之后裔
第七四章 上都城

第二卷 记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事,自大都西南行至缅国记沿途所经诸州城事,自大都南行至杭福泉州记东海沿岸诸州事
第七五章 大汗忽必烈之伟业
第七六章 大汗征讨诸父乃颜之大战
第七七章 大汗进讨乃颜
第七八章 大汗讨伐叛王乃颜之战
第七九章 大汗之诛乃颜
第七九章 重大汗对于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回教徒佛教徒节庆付与之荣誉及其不为基督教徒之理由
第八0章 大汗还汗八里城
第八一章 大汗之体貌风仪
第八二章 大汗之诸子
第八三章 大汗之宫廷
第八四章 大汗太子之宫
第八四章 重汗八里城之谋叛及其主谋人之处死
第八五章  名日怯薛丹之禁卫一万二千骑
第八六章 每年大汗之诞节
第八七章 年终大汗举行之庆节
第八八章 男爵一万二千人于大节庆日各受金袍十三袭事
第八九章 大汗命人行猎
第九0章 豢养以备捕猎之狮豹山猫
第九一章 管理猎犬之两兄弟
第九二章 大汗之行猎
第九三章 大汗猎后设大朝会
……
文摘 阿巴西(Abbasie)是一大州,君等应知其为中印度而属大陆。境内有六国国王,六国皆甚大,此六王中有基督教徒三人,回教徒三人,最大国王是基督教徒,余五王并隶属之。
此国之基督教徒面上并有三种记号,一自额达于鼻中,别二记在两颊。此种记号用铁烙于面,表示其已受洗,盖彼等受水洗后立烙此记,或表示其忠顺,或表示其洗礼之完成也。此国亦有犹太教徒,两颊各有记。至若回教徒之记号,仅自额达于鼻中。
国之大王驻于国之中央,诸回教徒居近阿丹(Aden、Adel)。圣多玛斯曾在此州传教,俟其皈依后,乃赴马八儿州而殁于彼。其遗体即在彼处,前已言之也。
应知彼等是最良战士而乘马,盖国内多马也。彼等日与阿丹之算端(sultan)战,并与奴比亚(Nubie)人战,且与其他不少部落战,此诚有其必要也。兹请述一美事,事出基督降世之1288年。
此基督教国王而为阿巴西州之君主者,曾言欲赴耶路撒冷(Jerusalem)朝拜耶稣基督圣主之墓,诸男爵以道途危险,谏止之,劝其遣一主教或别一在教高级职员代往。国王从之,乃遣一持身如同圣者之主教某前往巡礼。此主教经行海陆而抵圣墓,礼之如一基督教徒之所
P435应为,代其主呈献一极大供品。诸事既毕,遂就归途,而抵阿丹。阿丹算端闻其为基督教徒主教,兼是阿巴西大国王之使臣,拘之,询其是否为基督教徒,主教据实以对。于是算端命其改从回教,否则将使其大受耻辱。主教答言宁死而不背其造物主。
算端闻言甚恚,命人割其茎皮。人遂依回教俗割之,割毕算端语云:“轻其王故辱其使臣。”已而释之归。
主教受耻辱后,心中大悲痛。然私衷自慰,既为保持我辈救世主耶稣基督之戒律而受辱,于灵魂之救赎必有大功。
创愈后,自此循海遵陆而还抵阿巴西国王所。国王见之甚欢,大款待之,然后询以圣墓之事,主教据实以对,国王因是信奉愈切。主教述耶路撒冷之事毕,然后述阿丹算端轻其王而加辱于彼事。国王闻之既恚且痛,痛恼之深,几濒于死,终呼曰:“若不大复此仇,决不为王治国。”呼声之大,左右尽闻。
国王立命其全军步骑备战,并遣多数负木楼之战象至军中。诸事筹备既毕,遂率此重大军队出发,进向阿丹国境。算端闻此国王来侵,亦率其极众之军队进至国境最坚固之要道上,以阻敌军之入。国王率众至坚固要道时,回教徒已待于此矣。由是杀人流血之鏖战开始,盖双方皆残忍也。最后因我辈救世主耶稣基督之意,回教徒不能抵抗基督教徒,盖其作战不及基督教徒之优也。回教徒败走,死者无算。阿
……
读书人网 >旅游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