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1987年11月
ISBN:9787801244833
条形码:9787801244833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水电站(第三版)》以大中型小电站为研究对象,既照顾全面,又重点突出,重在基本概念。全书共分三篇十三章,内容包括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水轮机的蜗壳、尾水管及气蚀,水轮机的特性及选型,水轮机调节,水电站的典型布置及组成建筑物,水电站进水口,渠道及隧洞,水电站的压力管道、水锤及调压室,引水式地面厂房布置设计,其他类型厂房,厂房结构设计原理。
《水电站(第三版)》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水电站课程教材,并可供有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水轮机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第一节 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水轮机的工作参数
第三节 水轮机的基本构造
第四节 水轮机的的型号
第五节 水流在反击式轮机转轮中的运动
第六节 水轮机的基本方程式
第七节 水轮机的效率及最优工程
第二章 水轮机的蜗壳、尾水管及气蚀
第一节 蜗壳的型式及其主要参数选择
第二节 尾水管的作用、型式及其主要尺寸确定
第三节 水轮机的气蚀及气蚀系数
第四节 水轮机的吸出高度及高装高程
第三章 水轮机的特性及选型
第一节 水轮机的相似原理及单位参数
第二节 水轮机的效率换算及单位能数修正
第三节 水轮机的比转速
第四节 水轮机的模型试验
第五节 水轮的特性典线及其绘制
第六节 水轮机的选型设计
第四章 水轮机调节
第一节 水轮机调节的任务
第二节 水轮机调节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水轮机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第四节 水轮机调速器的类型
第五节 油压装置
第二篇 水电站输水系统
第五章 水电站的典型布置及组成建筑物
第一节 水电站的典型布置型式
第二节 水电站的组成建筑物
第六章 水电站进水口
第一节 进水口的功用和要求
第二节 有压进水口的主要类型及适用条件
第三节 有压进水口的位置、高程及轮廓尺寸
第四节 有压进水口的主要设备
第五节 无压进水口及沉沙地
第七章 水电站渠及隧洞
第一节 渠道
第二节 压力前池及日调节池
第三节 隧洞
第八章 水电站的压力管道
第一节 压力管道的功用和类型
第二节 压力管道的布置和供水方式
第三节 压力管道的水力计算和经济直径的确定
第四节 钢笔的材料、容许应力和管身构造
第五节 明钢管的敷设方式、镇墩、支墩和附属设备
第六节 明钢管的管身应力分析及结构设计
第七节 分岔管
第八节 地下埋管和坝身管道
第九章 水电站的水锤
第一节 水锤现象和研究水锤的目的
第二节 水锤基本方程和水锤波的传播速度
第三节 水锤计算的解析法
第四节 水锤计算的特征线法
第五节 复杂管路的水锤计算
第六节 反击式水轮机水锤计算特点
第七节 机组转速变化的计算
第八节 水锤的计算条件和减小水锤压强的措施
第九节 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电算简介
第十章 调压室
第一节 调压室的功用、要求及设置调压室的条件
第二节 调压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程
第三节 调压室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简单式和阻抗式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计算
第五节 双室式、溢流式和差动式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计算
第六节 “引水道一调压室”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第七节 调压室水力计算条件的选择
第八节 调压室结构布置和结构设计原理
第九节 调压室水力计算的电算法简介
第三篇 水电站厂房
第十一章 引水式地面厂房布置设计
第一节 水电站厂房的功用和基本类型
第二节 水电站厂房的组成
第三节 下部块体结构
第四节 水轮机层及发电机层
第五节 装配场
第六节 油、水、气系统布置
第七节 采光、通风、交通及防火问题
第八节 主厂房轮廓尺寸决定
第九节 主厂房的结构布置设计
第十节 厂区布置
第十一节 装置冲击式水轮机的地面厂房
第十二章 其他类型厂房
第一节 坝后式、溢流式和坝内式厂房
第二节 河床式厂房和泄流式厂房
第三节 地下式厂房
第四节 抽水蓄能电站厂房和潮汐电站厂房
第十三章 厂房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节 地面厂房整体稳定和地基应力计算
第二节 发电机支承结构和风罩
第三节 蜗壳
第四节 尾水管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教材是根据水利部“1990~1995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本科、研究生教材选题和编审出版规划”(第一部分)编写的。编写大纲经水电站建筑物教学组1988年成都会议讨论通过。
本教材为水工专业本科必修教材,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水轮机,以水轮机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特性和选型为重点。第二篇为水电站引水建筑物,以压力管道、水锤和调压室为重点。第三篇为水电站厂房,以地面厂房为重点,地下厂房也占了应有的篇幅。本教材的内容以大中型水电站为讲述对象,既照顾全面,又重点突出,重在基本概念。本教材也可供施工、农水等专业和专科学生参考使用。
各院校在使用本教材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删减。
本教材由河海大学刘启钊主编。第一、二、三章由刘德有执笔,第四、八、九章由刘启钊执笔,第五、六、七章和第十一章 由索丽生执笔,第十章 由陈怀先执笔,第十二、十三章由徐关泉执笔。
蒙清华大学谷兆祺教授对本书进行了审查。
本书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请读者予以指正。意见请寄南京河海大学水电系水电站教研室。
文摘 插图:

坝式进水口轮廓尺寸拟定的原则同前,但又有其特点。为了适应坝体的结构要求,进水口长度要缩短,进口段与闸门段常合而为一。坝式进水口一般都做成矩形喇叭口状,水头较高时,喇叭开口较小,以减小闸门尺寸以及孔口对坝体结构的影响;水头较低时,孔口开口较大,以降低水头损失。喇叭口的形状常由试验决定,以不出现负压、旋涡且水头损失最小为原则。进水口的中心线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倾斜的,视与压力管道的连接条件而定。开口较小时工作闸门可设于喇叭口的中部而将检修闸门置于喇叭口上游,如图6-4所示。该图中还表示了为保证水流平顺各部分所需的最小尺寸。
上述各点均系就水电站进水口而言。抽水蓄能电站的进水口在抽水工况时成为出水口,其体型还要利于反向水流的均匀扩散,以防脱流和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