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
ISBN:9787302042969
条形码:97873020429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
内容简介 由于面向对象技术存在一系列突出优点,近年来这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应用和研究遍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各个领域,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之类的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总结了编者多年来从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体会,在授课讲稿基础上经过精心修改、润色并补充了大量新材料而写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既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又特别注重实用性。全书共十三章,第一至三章讲述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面向对象的理论并通过一个面向对象的c++程序实例,讲述使用面向对象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使读者对c++程序全貌有基本了解。第四至十一章从c++语言如何支持和实现面向对象理论的角度出发,分别讲述数据成员、成员函数、封装性、继承性、重载、多态性、I/O流和模板等内容。第十二、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语言Visualc++(6.0版本)和Java,为读者在最常用的开发环境中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实用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力图帮助读者站在软件工程高度,树立起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新思维,初步掌握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用教程》可作为高等院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软件工作者和需要开发应用软件的广大计算机用户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配有习题和大量实例,方便教师教学
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与程序设计
1.1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1.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1.1.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2 程序设计语言
1.3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1.3.1模块化
1.3.2抽象
1.3.3信息隐藏和局部化
1.3.4模块独立
1.3.5结构程序设计技术
1.4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1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1.4.2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优点
1.5 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面向对象方法学导论
2.1 对象
2.1.1对象的形象表示
2.1.2对象的定义
2.1.3对象的特点
2.2 其他面向对象的概念
2.3 面向对象建模
2.4 对象模型
2.4.1表示类一&一对象的图形符号
2.4.2表示结构的图形符号
2.4.3例子
2.5 面向对象分析
2.5.1确定类一&一对象
2.5.2确定关联
2.5.3确定属性
2.5.4识别继承关系
2.5.5确定服务
2.6 面向对象设计
2.6.1模块化
2.6.2抽象
2.6.3信息隐藏
2.6.4弱耦合
2.6.5强内聚
2.6.6可重用
2.7面向对象实现
2.8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 一个面向对象的C++程序实例
3.1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3.1.1需求陈述
3.1.2面向对象分析一
3.1.3面向对象设计
3.2 用C+4.语言实现
3.2.1定义类
3.2.2说明数据成员
3.2.3说明和定义成员函数
3.2.4完整的C++程序
3.3小结
习题三
第四章 数据成员
4.1 数据类型
4.1.1基本数据类型
4.1.2复合数据类型
4.1.3指针和引用
4.2zonst数据成员
4.3静态数据成员
4.4动态数据成员与对象生存期
4.4.1动态数据成员
4.4.2对象生存期与数据成员作用域
4.5 小结
习题四
第五章 成员函数
5.1 成员函数的概念
5.2 成员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5.2.1成员函数的定义
5.2.2成员函数的调用
5.2.3内联函数
5.3 运算符和表达式
5.3.1运算符及运算符优先级7l
5.3.2表达式
5.3.3数据类型的转换
5.4 控制结构
5.4.1顺序结构
5.4.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
5.4.3循环结构
5.5 函数参数的传递机制
5.5.1传值调用
5.5.2引用调用
5.6 函数的参数
5.6.1函数参数的求值顺序
5.6.2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5.6.3带缺省值的函数
5.7 静态成员函数
5.8 函数的重载
5.9 两种特殊函数
5.9.1构造函数
5.9.2析构函数
5.10 小结
习题五
第六章 封装性
6.1 c++类与对象
6.1.1定义类的语法
6.1.2定义类的例子
6.1.3说明和使用对象
6.2 封装的好处
6.3 对象成员
6.4 const对象和const成员
6.4.1const对象和只读成员函数
6.4.2const对象成员
6.5 对象数组
6.6 自引用指针this
6.7 友元
6.8 小结
习题六
第七章 继承性
7.1 继承的好处
7.2 C++定义派生类的语法
7.2.1定义派生类的语法
7.2.2访问权修饰符
7.3 基类成员的访问属性
7.3.1同名成员
7.3.2静态成员
7.3.3访问声明
7.4 派生类对象的初始化
7.5 多重继承
7.5.1语法
7.5.2同名引出的二义性
7.5.3公共基类带来的二义性
7.5.4多重继承应用举例
7.5.5虚基类
7.6 基类与派生类之间的转换
7.6.1赋值兼容规则
7.6.2赋值兼容规则应用举例
7.7 小结
习题七
第八章 重载
8.1 重载的好处
8.2 对运算符重载的限制
8.3 运算符重载的语法
8.3.1用成员函数重载运算符
8.3.2用成员函数重载运算符之例
8.3.3用友员函数重载运算符15l
8.3.4用友员函数重载运算符之例
8.4 重载赋值运算符
8.4.1指针悬挂问题
8.4.2重载赋值运算符解决指针悬挂问题
8.5 重载++和一一运算符
8.6 重载运算符的规则
8.7 类类型的转换
8.7.1用构造函数完成类类型转换
8.7.2类类型转换函数
8.8 小结
习题八
第九章 多态性
9.1 静态联编与动态联编
9.1.1静态联编
9.1.2动态联编
9.2 虚函数的声明与使用
9.2.1声明虚函数
9.2.2使用虚函数
9.2.2动态联遍的实现
9.3 虚函数应用实例之一
9.4 纯虚函数
9.5 虚函数应用实例之二
9.6 多态性带来的好处
9.7 小结
习题九
第十章 I/0流
10.1 C+4.流库概述
10.2 预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
10.2.1:istream流类
10.2.2ostream流类
10.2.3输入运算符
10.2.4输出运算符
10.3 格式控制
10.3.1用ios类成员函数控制格式
10.3.2用控制符控制格式
10.4 自定义类型的输入/输出
10.4.1重载输入运算符
10.4.2重载输出运算符
10.5 文件的输人/输出
10.5.1面向文件的流
10.5.2文件的读写
10.6 小结
习题十
第十一章 模板
11.1 从类属到模板
11.2 函数模板与模板函数
11.2.1概念
11.2.2重载
11.3 类模板与模板类
11.3.1定义类模板l
11.3.2使用类模板
11.3.3类模板的派生
11.4 模板应用实例
11.4.1用类模板实现类属链表
11.4.2派生出集合类模板和集合类
11.5小结
习题十一
第十二章 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语言(一)--VC++
12.1 Windows的编程模式
12.2 Microsoft基本类库MFC及应用程序框架
12.3 Microsoft基本类库的消息映射
12.4 Vc++的文档--视图模型
12.5 vC++程序设计实例
12.5.1面向对象分析
12.5.2面向对象设计
12.6 小结
习题十二
第十三章 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语言(二)--Java
13.1 Java语言的特点
13.2 Java语言简介
13.2.1Java中类的定义
13.2.2Java类中的数据与方法
13.2.3Java中的继承性
13.2.4Java中的多态性
13.3 Java语言与C++语言的不同
13.4 JVM的概念与规范
13.5 Java语言的应用
13.6 小结
习题十三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时光更迭、历史嬗递。中国经济以她足以令世人惊叹的持续高速发展驶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一个新的千年。世纪之初,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和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给我们生存的社会所带来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软件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和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产业,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是从事知识的提炼、总结、深化和应用的高智型产业;软件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是保证我国政治独立、文化不受侵蚀的重要因素;软件也是促进其他学科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学科;软件作为20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伟大成果之一,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美国政府早在1992年“国家关键技术”一文中提出“美国在软件开发和应用上所处的传统领先地位是信息技术及其他重要领域竞争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成熟的软件制造工业的发展是满足商业与国防对复杂程序日益增长的要求所必需的”,“在很多国家关键技术中,软件是关键的、起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的因素”。在1999年1月美国总统信息技术顾问委员会的报告“21世纪的信息技术”中指出“从台式计算机、电话系统到股市,我们的经济与社会越来越依赖于软件”,“软件研究为基础研究方面最优先发展的领域。”而软件人才的缺乏和激烈竞争是当前国际的共性问题。各国、各企业都对培养、引进软件人才采取了特殊政策与措施。
为了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快地学到实用的软件理论、技术与方法,我们编著了《普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实用教程系列》。本套丛书面向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以培养面向21世纪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以软件工程师为主)为目标,以简明实用、便于自学、反映计算机技术最新发展和应用为特色,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进透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写法上力求叙述详细,算法具体,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2.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丛书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许多技术理论结合实例讲解,以便于学习理解。
3.本丛书形成完整的体系,每本教材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相互衔接和呼应,为总的培养目标服务。
4.每本教材都配以习题和实验,在各教学阶段安排课程设计或大作业,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与创新精神。习题和实验可以制作成光盘。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