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220061870
条形码:978722006187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中国兵器的进化轨迹。图片极为珍贵、有趣。由清末的军队装备、兵器向近代化转变、民国时的军器、人民军队的武装和发展、新时期我军的辉煌建设、大阅兵,新式武器大展演等6大部分组成。全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图文互证,相得益彰。从图片看社会,从图片看中国,从图片中比较中国百年社会的进步,从图片中比较百年中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贫穷与落后,看到今日的发展与进步,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大众读物。
媒体推荐 后记
本丛书最初的编纂设想是以图配文。计划分十个专题,每个专题用5万字左右概述历史流变,配上150幅左右照片对文字进行形象的诠释。所以,编纂基本上是分工进行的。先是拟订每个专题的提纲,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人马撰写文章,一路人马搜集图片。数月后,文字稿逐渐完成,历史图片也搜集了不少。但在修改文字和图配文时,我们发现:一,所有十个专题的历史流变必须追溯到近代之初,因而这套丛书虽然名为《百年中国社会图谱》,实际包含内容延伸到了近代之初,甚至至清朝初年。二,150幅左右照片根本不能反映该专题的历史流变,我们临时决定照片数量扩大到现在的400余幅,从而又使图书形成现在的以图为主的“图说”。同时,由于文字撰写和图片搜集分头进行,图配文时出现了严重的有文无图和有图无文的失衡。在“以图为主”的原则下,只好割舍一些文字。对于没有相对应的照片但又必须反映的内容,无奈之下选择了一些间接说明该内容的相关照片。
本丛书的图片是文字撰稿和图片保障人员(主要是图片保障人员)历经数年广泛搜罗而来的,其中不少照片是首次发表,但由于丛书内容涉及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演变的方方面面,为了说明问题,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前人拍摄的或已经出版的历史照片。由于照片年代跨度长,数量也较大,涉及地域广,编排人员时间紧,工作急,不可能一一寻找并注明书中所使用照片原拍摄者的姓名,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致以深深的歉意。请有关作者见书后与编著者联系,以使我们比照有关规定给付薄酬。
本丛书尝试用图说的形式记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限于编纂人员的水平,错误乃至谬误在所难免,敬请海内外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激之至。
编 者
200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 近代初期兵器的演变
一、近代初期清军武器装备
二、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武器装备对比
三、太平军军制和装备
四、湘、淮军与洋枪队
第二章 中国军队装备向近代化的转折
……
文摘 书摘
四、原始装备的义和团与近代化的八国联军的悲壮战斗
义和团运动是1899年至1901年间,在中国北方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
动。义和团同帝国主义八国联军的斗争是一场原始的大刀长矛与近代洋枪洋炮的悲壮战斗。
义和团首先兴起于山东。民谚有云:“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孩童个个拿起刀,保国逞英雄。”
义和团源于大刀会、红拳、梅花拳、义和拳、神拳等民间武术团体,并与白莲教系统某些
秘密结社相结合。各团体最初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为号召,聚众设坛,练拳习武。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教会势力的横行,原来的各民间武术团体逐渐走上反帝斗争的道路,焚毁教堂,处死洋人,打击教会势力。而沦为德国势力范围的山东省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最激烈的场所,外国教会势力极为猖狂,全省各地教堂林立,传教士专横跋扈,民、教冲突异常严重。加之连年水旱,广大乡民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反抗烈火愈燃愈烈,山东终于成为义和团反帝风暴的策源地。但在斗争初期,各地拳会没有统一领导和组织,源多流杂,处于分散、自发状态。随着反洋教斗争的不断发展,山东及直、鲁交界地区逐渐形成了几个中心和几支力量较强的队伍,包括首次竖起“助清灭洋”大旗、将梅花拳改称义和拳的冠县赵三多部,在平原县森罗殿地方粉碎清军围剿后改称义和神拳的朱红灯部。义和团在山东兴起期间,李秉衡、张汝梅、毓贤相继担任山东巡抚,他们在处理教案时,对洋教势力的专横颇有不满,对乡民反洋教斗争颇有同情,主张“持平办理”,
反对一味镇压,采取剿抚兼施、先抚后剿、以劝导为主的政策。张汝梅还曾上奏清廷,建议将各地拳民列诸乡团之内,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并在奏折中第一次将拳会改称“义和团”,目的在于控制和利用义和团。这在客观上也使义和团在山东取得了合法地位,有利于义
和团运动的发展。这一政策以后也为毓贤所继承。
大抵从1899年下半年起,各地拳会纷纷改称义和团,竖起义和团旗帜。1O月,清政府公文中正式将各种拳会组织统称为义和团。“义和”,乃“取朋友以义合之义”。
义和团基本成员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水手、脚夫、无业游民等下层民众;基层组织称坛、坛口或坛场(厂),首领称大师兄、二师兄等。若干坛口组成一个团(又称总坛),首领称老师、团首。各团之间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组织,有事临时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