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插图本)(全5册)

发布时间: 2010-03-30 02:07:07 作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插图本)(全5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ISBN:7806605606
条形码:9787806605608
版本:2002年8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作家、政治家。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任英国首相。1900年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06年起历任殖民、贸易、内政、海军、空军、财政、军需、陆军部*大臣。为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获胜起了重大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一个重要席位,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2002年英国民意测验推崇丘吉尔为英国第一伟人,凌驾于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和为英国海上霸权的海军上将纳尔逊之上。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的丘吉尔,出于本阶级的理念,仇视苏俄革命,视工农革命为“暴乱”,视苏维埃政权为“暴政”,一次大战后曾积极支持白俄军势力,并努力策划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因协约国不齐心,未果而终;但二次大战前丘吉尔出于本国得益考虑,则积极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在1941年希特勒德国入侵苏联时,立即声明摇动苏抗德;可是,在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不久,丘吉尔再次鼓吹西方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冷战”时期的序幕。著者的作品,除本书上,另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史》4卷等。
  上文讲过,战争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战争如何进行,政治家、军事家在战争舞台上的如何活动,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范围内其结果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重大的战略问题上,军政要员意见分歧对战争的进程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决策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对一次大战命运至关重要的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之战—它集中反映了丘吉尔的政治策略和战略决策的远见—丘吉尔有大量描述。此外,战争中政治与军事的关系,丘吉尔有独到的见解。读者,特别是军事指挥人员,或许对这些有浓厚兴趣;本书关于战斗、战役、战略的成败探讨,也颇有借鉴之处。
  从丘吉泉的政治生涯和历任内阁要职来看,从丘吉尔直接参与谋划了战略的进程来看,本书作者既是重要的当事人,又拥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且直接调用了海军部和国家档案。用丘吉尔的话说,本书的史实“经得起考验”“不会被历史学家推翻”。因此,本书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是难得的珍贵的文献资料。
  本书原名《世界危机》(The World Crisis)共5卷,第1-3卷,副题是:1911-1914;1915;1916-1918。这三卷主要讲述西线战争。第4卷单独叙述东线战争,并以《东线战争》为副题;第5卷副题为《战后》。原书出版已七八十年,召集,中译本为突出书的内容,将书题改译为《第一次民办大战回忆录》。本书地图众多,由于原书出版于上一世界20年代,当时绘制设备、制版技术远落后于现今,清晰度不足;又由于图小、一些图内文字是手写的,较难辨认,译者只得参照正文,参照有关地图册将其译出。又因为有一些图小、文字多,汉字较难植入,所以将图内译文单列在原图下面或旁侧以供参考,以求体例统一,全部地图文字都按如此处理。由此给读者带来不便,祈请原文。
  本书地图系原书所有,其他插图系中译本出版者从其他图片资料选登,选登这些图片是为了衬托文字的效果,以期读者对八九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生活、工作、战争有一些具体的印象。
  丘吉尔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目光犀利,什么事妙笔生趣,评论大人物的功地用语巧妙、得体、写作不管幽默感,是一个大手笔,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家。汉译本书时,译者、校者深感文字不易。我们尽了很大努力,力球深入理解原文,并尽量试图表述清晰达意;但译校者限于水平,译文仍会有错误或不管之处,望读者不吝指正,以供再版时修改。
  上文提到过丘吉尔仇视苏俄革命,他以西方制度形成的自由、民主理念观察俄国革命及其领袖列宁制订的政策等,作者在叙述这些历史时,自然带有阶级性和个人色彩,文中有一些辱责之词,本书出版者对此略有删节。译校者相信读者对丘吉尔的观点自有鉴别能力。
编辑推荐 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艺术,还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奖颁奖辞

书籍的出版可目为大事者寥若晨星,此书即为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

真知灼见,鉴往知来,字字珠玑,在位高权重者中堪称独步。
                         —文森特希恩

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想像力充溢着英雄主义,叙述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世界大事时显得游刃有余,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作品中尚属罕见。
                           —《纽约客》杂志

本卷主要叙述1911-1914年欧洲史实,在剖析一战的真正起因时,丘吉尔揭示了1870年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利害冲突的历史渊源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概述了临近一战时扩军备战的状况,介绍了两大集团频繁的外交活动,旨在缔结争霸和对抗争霸的联盟。

  丘吉尔把一战爆发后的1914年8月-12月,称为战争的第一阶段。描述了战争开始后德国突袭中立国比利时,入侵法国的情况,随后英国渡海支援法国。此阶段法英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马恩河等战役,死伤数十万,徒耗生命而一无所获。描述了英德最初阶段的海战和德国海军炮轰英国沿海城市,进行骚扰的状况。
  最后介绍了将影响一战全局的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关系。
目录
第一卷1911—1914年
前言
第一章积压已久的愤怒情绪
第二章大规模战争的里程碑
第三章阿加迪尔危机
第四章在海军部
……
文摘 前言(丘吉尔)
战争结束后10年里,我写了4卷书,这4卷书的内容被精减现已被浓缩于本书之中了。长久以来我就希望把它们汇集成为更多公众更喜爱的形式。先前的4卷书是每隔两年出版一卷,其中内容自然有重迭之处,各卷的内容范围和篇幅大小彼此也不相同。此外,这些年来出版了许多书籍,从中我们获得许多知识。在我整个故事时,可以更简明扼要地连贯各个事件。关于事实和故事的基础,我认为没有必要作实质性的改变,也没有必要改我根据它们作出的结论。关键性的文字仍以原样完整无缺的重印。可是我删除了大量技术性的细节和一些为我自己所作的辩解,因为在我看来它们现在没有10以前那末重要了。我让故事的重要主题突出在我曾参加的特殊讨论之上。
  但是,凡在可能的地方,我均根据新的知识进行更正。我必须对费希尔勋爵辞职的情况作一些与前一版书略有不同的陈述。阿斯奎斯先生在他《回忆录》(Memoirs)中揭露的事实和费希尔勋爵本人传记作者对这位老迈的海军上将行为的记述,比我先前看法较少仁慈的描绘。我对在法国进行的历次大战作了更为全面的叙述,这是以值得信赖的最新信息的研究为基础的。但是基本上,我觉得,我不能改变我根据战争中海军、陆军和政治行为等等方得出的审慎判断。
  这本综合版的书,力图彻底遵循笛福《骑士回忆录》(Memoirs of a Cavalier)的写作方法和素材的安排。它是一部有一条以个人缅怀往事、相当明显的线索串连而成的历史的稿件。它并不自称是一本全面综合的记事录;但是它旨在帮助人们从浩瀚的材料的材料中整理出最关紧要的问题和最基本的结论。自始至终我要球自己忠实地和尽我的最大努力地说明发生的事件和发生的原因。在大战将临至结束的10到12年中,由于我所处的地位,我能根据掌握的充分情况,了解最重要的事情的进程;在那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我担任高级职务—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
  我本人充分相信本书提出的事实、数字和结论。原先的各卷至少已译成7种文字出版,并且曾是千百篇文章的批评和评论的对象。外界不曾有实质性的重要论点或广泛的推论,能使我希望改变我所写的内容;在向读者提供这个完整的故事时,我深信不疑,本书在实质性问题上不会被将来的历史学家所推翻。



                               温斯顿丘吉尔
读书人网 >军事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