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63354980/9787563354986
条形码:97875633549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胡适的声音》的收集和编排,由一个人做起来,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最麻烦的,还是其中有上十篇的演讲词,是完全由录音带重录出来的。他向各处搜集这些录音带,每收到一副录音带以后,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陆陆续续地一边放录音带,一边记录。记录成篇以后,又反复校对过几遍,方才算为记录的定稿。这样的工作,前后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上十篇演讲词。王先生的热心和毅力,是值得爱读胡先生讲词的人感谢的。
作者简介 胡适,原名洪,后改名适,字适之,笔名有希强、自胜生、铁儿、冬心、适、藏晖室主人等。安徽绩溪人,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2月17日出生于上海。他家是一个亦官亦商的地主家庭。其父胡传曾随吴大先后在东北边疆和广东海南供职,颇有志于研究边疆地理。母亲冯顺弟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是胡传的第三房妻子。1893年,胡适随母亲到父亲在台湾的任所。1895年回到家乡绩溪,入塾读书。胡适6岁丧父,由年轻的寡母抚育长大。1904年,他离开家乡到上海读书,先后就读于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读书期间,他受到严复、梁启超的启蒙思想影响。中国公学是由一批富有革命精神的留日学生因抗议日本文部省的所谓“取缔规划”而归国创办的,所以校内革命空气甚浓。这时的胡适经常为颇带革命倾向的《竞业旬报》写稿。从24期(1908年8月)起,他接任主编。从此,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的文章更多,有时,一期杂志差不多全是他一个人的手笔。他常用的笔名有自胜生、希强、适之、铁儿、适庵、冬心、、蝶等等。胡适在他所写的“社说”、“时评”、“时闻”、“杂俎”等文章里,经常激烈攻击旧礼俗和批评政府官吏。此外他也时常发表一些杂记、小品、诗词等文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连载自己创作的小说《真如岛》。
媒体推荐 胡先生雅擅言词,而且善于恭维人,国语虽不标准,而表情非常凝重,说到沉痛处辄咬牙切齿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来,令听者不得不信服他所说的话语。他曾对我说,他是得力于《圣经》传道的作风,无论是为文或言语,一定要出之于绝对的自信,然后才能使人信。
——梁实秋
我在康奈尔时代,演讲的地区相当辽阔——东至波士顿,西及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城。这个区域对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一个外国学生来说是相当辽阔的了。为着演讲,我还要时常缺课。但是我乐此不疲,这兴趣对我真是历四五十年而不衰。
——胡适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是有功劳的,我们对他现在要批,五十年后再给他平反。
——毛泽东
编辑推荐 《胡适的声音》改变中国,演讲家胡适原间重现,纪念五四,新文化旗手铿锵发言。
目录
序
世脉篇
少年中国之精神
五四运动纪念
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
同仁篇
报业的真精神——台北市报业公会欢迎会上讲词
容忍与自由
为学篇
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研究国故的方法
打破浪漫病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
中国禅学的发展
治学方法
《水经注》考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看法
历史科学的方法
教育篇
提高和普及
书院制史略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大学的生活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文学篇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
传记文学
白话文的意义
附录
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
序言 胡适纪念馆编印的《胡适演讲集》将于本月出版。胡颂平先生嘱我写一序言。我以为胡先生的演讲,和他所写的文章一样,明白畅达,用不到介绍的话。只有这个演讲集编辑成书的经过,是有向读这个演讲集的人士一述的价值。
这个演讲集编辑的工作,可以说是由王志维先生一人独担的。这些篇章的收集和编排,由一个人做起来,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最麻烦的,还是其中有上十篇的演讲词,是完全由录音带重录出来的。他向各处搜集这些录音带,每收到一副录音带以后,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陆陆续续地一边放录音带,一边记录。记录成篇以后,又反复校对过几遍,方才算为记录的定稿。这样的工作,前后经过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上十篇演讲词。王先生的热心和毅力,是值得爱读胡先生讲词的人感谢的。
文摘 今天讲治学的方法,其实也是带纪念性的。我感觉到台大的故校长——傅斯年先生,他是一个最能干、最能够领导一个学校、最能够办事的人。他办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他也在我之先代理过北大校长一年,不是经过那一年,我简直没有办法。后来做台大校长,替台大定下很好的基础。他这个人,不但是国家的一个人,他是世界上很少见的一个多方面的天才。他的记忆力之强更是少有的。普通记忆力强的人往往不能思想;傅先生记忆力强,而且思考力非常敏锐,这种兼有记忆力与思考力的人,是世界上少见的。同时,能够做学问的人不见得能够办事,像我这样子,有时候可以在学问上做一点工作,但是碰到办事就很不行。钱校长说我当北大校长,还可以做研究的工作,不是别的,只因为我不会办事。我做校长,完全是无为而治,一切事都请院长、教务长、训导长去办,我从来不过问学校的事,自己关起门来做学问。傅先生能够做学问而又富有伟大的办事能力,像这种治学方法同办事能力合在一块,更是世界上少见的。因为傅先生同我是多年的同事,多年的朋友,同时在做学问这一条路上,我们又是多年的同志,所以我今天在台大来讲治学方法,也可以说是纪念这个伟大而可惜过去得太早的朋友。
我到台大来讲治学方法,的确是很胆怯,因为我在国内教育界服务几十年,我可以告诉台大的同学们,现在台大文史的部门,就是从前在大陆的时候也没有看见过有这样集中的人才,在历史、语言、考古方面,傅先生把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人才都带到这里来,同台大原有的人才,和这几年来陆续从大陆来的人才连在一块,可以说是中国几十年来办大学空前的文史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