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531718197
条形码:97875317181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三百年大清历史,充满了让人匪夷所思、难分难解的谜团。从当年金戈铁马、狂风云雨、血洗万里江山的努尔哈赤到传说中死于梅毒的同治皇帝,再到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从皇帝耀眼的宝座上走下来,一直走到老百姓混沌的人群中消失了身影……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雍正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极具争议、极具才华、极具胆识的帝王,是一个在大清历史上备受关注的皇帝。对于这位皇帝,历来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在清朝十二个帝王之中,可以说关于他的传说最多、最乱、最奇诡莫测,也最让人瞠目结舌。从雍正的生到他的即位,再到他的死,他这一生堪称是时时有谜,处处是谜。二百多年以来,在民间关于他天罗地网一般的特务机构和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滴子”的传说,更增加了他的被关注度。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力图对雍正即位之谜、嗜权如命之谜、无所不知的情报网之谜、杀子戮弟之谜、诛杀功臣之谜和奇特的暴亡之谜等诸多世人渴望了解内情的谜团,给予全面的揭秘。使读者从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思维,深入了解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铁面皇帝。
媒体推荐 书评
走进大清王朝那些亦真亦幻的谜团里,去真切地感受那些或者惊心动魄,或者缠绵悱恻,或者放荡不羁,或者勾心斗角的皇室生活;去靠近他们的内心深处,触摸他们悸动的心跳,探索深藏在十二帝背后的隐秘世界。
编辑推荐 雍正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极具争议、极具才华、极具胆识的皇帝,是一个在大清历史上备受关注的皇帝。对于这位皇帝,历来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在清朝十二个帝王之中,可以说关于他的传说最多、最乱、最奇诡莫测,也最让人瞠目结舌。从雍正的生到他的即位,再到他的死,他这一生堪称是时时有谜,处处是谜。二百多年以来,在民间关于他天罗地网一般的特务机构和令人毛骨悚然的“血滴子”的传说,更增加了他的被关注度。本书来为你解开关于这位传奇帝王的谜团。
目录
一、雍正即位之谜全揭秘/2
1.雍正韬光养晦之谜/2
2.隆科多如何偷换遗诏?/11
3.传位诏书真假之谜/22
4.雍正为何重用自己的死对头?/34
二、雍正嗜权全揭秘/42
……
文摘 书摘
“清官”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本来是作为一种与“贪”相对立的价值取向来概括对某些理想官吏的评价。到了雍正时期,情况有了变化。官场中清官无法为,也不能为,处境空前尴尬务实的能吏则大行其道,而能吏中多有操守不可深信之辈,雍正皇帝倒是很能原谅他们身上的毛病。
雍正认为,为官者干不出成绩,不能有所作为,这本身就是失职。他说:“庸碌安分、洁已沽名之人,驾御虽然省力,恐误事。”对这种官员必须及时调整。湖南巡抚王国栋,为官虽然清廉勤慎,但才识不行,在地方无所作为,于是被雍正调换。云南开化总兵仇元正,人本老实,素无大过,但因年过花甲,不免疏懒,办理公事勉强支持,营伍虽不致荒废,却也难有起色。雍正得报,立即将仇元正勒令休致,另换精明强干之员。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很难有什么起色。为此,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P68
雍正作为一个务实的皇帝,常常训导臣工要灵活用谕,因时因事贯彻朝廷旨令,而不可一味迎合,生搬硬套。他强调处理政务一定要“因地制宜,化裁取当。”
雍正反复告诫百官,须视本地风土民俗酌情执行朝廷谕令,反对不加思索机械地贯彻。登基后的第一年,雍正就命天下文武大员以求实的态度对待谕旨,他说:朕以吏治兵民为念,凡有济天下者,必下谕旨,谆谆告诫,对臣工条陈得当者,亦乐为采纳。但朕一人所思固难周密,况天下各地情况不一,因此,对平时所颁上谕及经臣工奏请谕令实行之事,如有与本地方本衙门不够允协妥当之处,可以便宜行事,自加损益,只要把其中的情由据实人告便可。
雍正甚至要求内外大吏,不要因钦发谕旨而影响了自己的主见。这点,他在给湖北巡抚马会伯的一件朱谕上说得十分明白:朕凡所谕,皆因人因事,权宜而发,有合于彼而不合于此,有可行于此而不可行于彼者。P73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