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现代奶牛生产

发布时间: 2010-03-30 05:19:02 作者:

 现代奶牛生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46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3月
ISBN:9787811171693
条形码:978781117169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奶牛生产》内容简介:奶牛生产是饲料转化效率较高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之一,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奶业放在畜牧业的首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这使全球奶业一直保持着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把发展奶业作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畜牧业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奶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二、三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现代奶牛生产》分十四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奶牛品种、奶牛的体型外貌鉴定与体况评分、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测定、奶牛的选育、奶牛的繁殖、奶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奶牛的营养需要、奶牛的饲料及饲料供应、优质饲草种植技术、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奶牛场的设计与建设、奶牛疫病防制技术等技术,为奶牛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
编辑推荐 《现代奶牛生产》: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
目录
第一章 奶牛品种
第一节 国外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
一、荷斯坦牛
二、娟姗牛
三、爱尔夏牛
四、瑞士褐牛
五、西门塔尔牛
第二节 我国乳用及乳肉兼用牛品种
一、中国荷斯坦牛_
二、中国西门塔尔牛
三、三河牛
四、新疆褐牛
五、中国草原红牛

第二章 奶牛的体型外貌鉴定与体况评分
第一节 奶牛的体型外貌
一、外貌鉴定的意义
二、奶牛体各部位的名称
三、奶牛的外貌特征
第二节 体尺测量与体重估计
一、体尺测量
二、体尺指数
三、体重
第三节 年龄鉴定
一、根据牙齿鉴别
二、根据角轮鉴别
三、根据外貌鉴别
第四节 体型线性评定
一、体型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
二、线性鉴定的特点
三、评定方法
第五节 体况评分
一、体况评分时间
二、评分部位与方法
三、奶牛不同阶段的理想体况

第三章 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测定
第一节 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因素
三、环境因素
第二节 产奶性能的测定
一、产奶量的测定和计算
二、乳脂率和乳脂量的测定和计算
三、饲料转化率的计算
四、乳蛋白率的测定
五、排乳速度
六、前乳房指数
七、其他
八、中国荷斯坦牛产乳量的校正
第三节 DHI体系及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一、奶牛性能测定(DHI)的目的和意义
二、奶样的采集、保存与送检
三、DHI检测包含的内容
四、DHI报告分析与应用

第四章 奶牛的选育
第一节 遗传学基础
一、质量性状
二、数量性状
第二节 选种
一、个体选择
二、系谱选择
三、同胞选择
四、后裔选择
五、综合选择指数法
第三节 选配
一、选配的原则
二、选配类型
三、选配计划的制定
第四节 育种方法
一、纯种繁育
二、杂交繁育
第五节 奶牛育种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制定品种区域规划,建立育种协作组织
二、制定育种计划,建立繁育体系
三、推广良种奶牛登记制度
四、奶牛场日常的育种措施

第五章 奶牛的繁殖
第一节 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一、公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二、母牛的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 初情期、性成熟和体成熟
一、初情期
二、性成熟
三、体成熟
第三节 母牛的发情与发情鉴定
一、发情季节
二、发情周期
三、发情表现
四、发情鉴定
第四节 公牛的采精与精液冷冻
一、采精
二、精液的组成与精子的发生周期
三、精液品质鉴定
四、影响精液品质的因素
五、冷冻精液的生产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牛冷冻精液
第五节 奶牛人工授精
一、授精前的准备
二、人工授精的技术程序
三、适时输精
第六节 受精、妊娠与分娩
一、受精
二、妊娠与妊娠诊断
三、分娩
第七节 现代繁殖技术
一、同期发情
二、超数排卵
三、胚胎移植
第八节 提高繁殖力的措施
一、母牛繁殖力的概念
二、衡量母牛繁殖力的主要指标
三、提高肉牛繁殖力的措施
第九节 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程
一、总则
二、种公牛繁殖的技术管理
三、乳用母牛繁殖的技术管理

第六章 奶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利用
第一节 奶牛的消化道结构
一、唾液腺和食管沟
二、复胃结构
三、肠
第二节 奶牛的采食与反刍
一、采食
二、反刍
第三节 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一、瘤胃的消化及其调控
二、瓣胃的消化
三、皱胃的消化
……
第七章 奶牛的营养需要
第八章 奶牛的饲料及饲料供应
第九章 优质饲草种植技术
第十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十一章 奶牛场的设计与建设
第十二章 奶牛疫病防制技术
第十三章 原料奶的质量控制
第十四章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
序言 奶牛生产是饲料转化效率较高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之一,是极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世界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奶业放在畜牧业的首要位置,给予高度重视,这使全球奶业一直保持着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把发展奶业作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畜牧业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地位。奶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二、三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近10年来,我国奶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中央有关部门与一些畜牧大省给予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原料奶及乳品产量速度增长,使我国成为全球奶业旺盛增长地区。
但我国奶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良种覆盖率低、饲料利用率低、个体产奶量低、劳动生产率低、疾病发生率高。主要问题是饲料资源利用不合理,特别是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落后,造成产量低、质量差;有些高产牛营养负平衡、体况差、生理机能下降,难受孕或造成死胎;母牛选育未引起重视,使牛群个体变小;乳腺炎、肢蹄病、不孕症、营养代谢病仍是影响牛群的主要疾病;由于营养不合理及疾病,乳牛利用年限短,有些牛场平均不足3胎次……奶牛科技推广滞后,导致了生产效率较低。
为适应我国奶牛养殖生产的新形势,满足奶牛养殖企业和专业户的需要,我们编著了《现代奶牛生产》一书,以供同行参阅。本书分十四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奶牛品种、奶牛的体型外貌鉴定与体况评分、奶牛的生产性能及其测定、奶牛的选育、奶牛的繁殖、奶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奶牛的营养需要、奶牛的饲料及饲料供应、优质饲草种植技术、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奶牛场的设计与建设、奶牛疫病防制技术等技术,为奶牛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结合多年来从事奶业科研和教学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技术简明实用,语言通俗易懂。同时广泛参阅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有关著作及文献的相关内容,并列入本书参考文献,在此一并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于疏漏的文献作者,深表歉意。
文摘 插图:


表4—5中符号、术语含义:
1.PTA值预测传递力,是公牛预测育种值的一半,反映了公牛能够传递给女儿的遗传优势值,其作用相当于公畜模型中的ETA值。概要中的PTAM、PTAF、PTAF(%)、PTAP、PTAP(%)和PTAT分别代表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乳蛋白量、乳蛋白率和体型整体评分的预测传递力。
PTA值是衡量公牛优劣的主要指标,也是计算公牛其他评定指标(如TPI,STA)的基础。在一次评定中,产奶性状和整体评分的PTA值越高越理想,这也是选用公牛的依据。但需注意的是:PTA值是一个相对值,其高低随着比较的遗传基础和评定方法不同而不同,因此,除非经过有效的转换处理,否则,不同方法、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计算的PTA值是不能直接比较的。本概要中的PTA值也不能直接与以往公畜模型的ETA值进行比较。此外,由于动物模型利用的数据是胎次估计产量,而在DHI测定中,连续3个月测定就可以估计胎次产量,测定次数越多估计值越准确,所以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个别公牛在女儿数增加不是很多的情况下,PTA值出现波动属正常现象。
2.REL可靠性(reliability),是预测传递力(PTA)精确性的度量指标,相当于以前的重复率R。一个个体预测育种值的可靠性高低取决于在估计该育种值时所利用的有效资料信息的多少。
公牛PTA值的可靠性越高,意味着参与:PTA值计算的资料较多,PTA值与公牛真实传递力较接近,用此PTA值作为公牛真实传递力的可靠性较大;反之,REL值较小,则参与PTA估计的有效资料较少,该PTA值与真实传递力间的误差可能较大。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估计育种值,其重复力至少要达到75%。对可靠性低于75%的公牛,本概要把它们列在后面供参考。
读书人网 >农林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