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2月
ISBN:7108027801/9787108027801
条形码:97871080278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知书库
内容简介 《血液的故事》引领我们沿着汩汩流动的血液,在科学、历史和神话中遨游;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你血液中原来有如此之多的奥秘。书中亦能看出作者的人生轨迹,以及他与其同性伴侣挑战HIV病毒的勇气。我们是在血泊中降生的,家庭的历史也蕴涵在血液中,我们的身体日复一日地被血液滋养着。平均有5680毫升血液沿着人体内总长为96540公里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流淌。
编辑推荐 我们对血液的感受,大抵可分为两个极端:一是生命的依靠,有血缘的亲近与血脉相承受,身体里流淌着亲人的血,心心相连的温暖。一是恐惧,鲜血淋淋常给人凄惨的景象,使人毛骨悚然。在血液这个问题上,人类都有共同的感受,并不受文化制约。
上月在长沙与李聪甫老中医的后人李肇夷先生闲聊,说到中国传统中关于“心想”的现象,有德国科学家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脏确有记忆与思考的功能,经血液输送到大脑,因此中国那句老话“心想事成”应有道理。
与我们摸脉相同的是,西方医学触摸两侧颈动脉,此为确定生命迹象的第一个也是最终的检查位置。《血液的故事》中有一段说到《黄帝内经素问》,称其“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知名的医学指南”,但书里谈到在古希腊,“摸脉的技艺,是由最早的一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同时代的普拉克萨哥拉斯(Praxagoras)医生首次讲授的。”这位普氏的门生希罗菲卢斯(前335年~前280年)是第一个以时间为单位计数脉搏的医生。
要讲述血液的故事,则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血液的故事》说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对血液的研究,始于观察阴茎的勃起,“性欲的产生是由血液驱使并依靠血液来完成的,血液使我们人类完成了那一引人注目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在脱掉衣服之前就开始了。”中医所谓“精生血,血生气,气生神”,人类健康也在血液,可惜作者对中国这门古老的医学未有深入研究,无从涉及更多的故事。
书中《血液中的发现》、《起源的故事》、《活组织染色法》、《嗜血逸事》、《献血》几章谈到血液的医学知识,读者可借此了解血液原理,对自身健康多有裨益。“人类生物学的一个简单事实是人体中的血液流淌到身体最末端后最终返回心脏。血缘关系也是这样,不可分离。”作者专列一章《亲姊妹》谈血缘,在《女血友病患者》中谈的是王室的血统。“蓝色血液”这个词组19世纪30年代融入英语时,恰逢维多利亚女王开始执政的时期。这个词组不但有种族主义的内涵,而且也成为上层社会达官贵人的代名词。在英国“蓝色血液”又增加了另外的特定含义:它指的是绅士阶层、贵族和最高级别的王室成员。作者在这章中叙述维多利亚女王这位“欧洲祖母”将血友病遗传给了王室,她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后裔都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很让人为整个欧洲的王室血统担心。
书中前两章谈到作者的丈夫:“血液又是将我和我的伴侣史蒂夫分隔14年的一道屏障。他是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这一点在我和他约会的第一天就已经了解了。”作者在书里多处谈到他们的生活,艾滋病血液这个话题充满全书,这应视为作者写作该书的情感与动机,读者于此可以体会到作者个人的感情,不免要起敬意。
目录
第一章 怪物之血
第二章 主宰生命的精神
第三章 生物危险
第四章 新姐妹
第五章 起源的故事
第六章 活组织染色法
第七章 血液中的发现
第八章 血液犯罪
第九章 嗜血逸事
第十章 女血友病患者
第十一章 献血
第十二章 血液与性欲
第十三章 记忆细胞
鸣谢
参考文献
……
序言 在今天三联书店的前身——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和新知书店的出版史上,介绍新知识和新观念的图书曾占有很大比重。熟悉三联的读者也都会记得,80年代后期,我们曾以“新知文库”的名义,出版过一批译介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图书。今年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20周年,我们再次推出“新知文库”,正是为了接续这一传统。
近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知识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涉及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新发现、新探索和新成果层出不穷,并以同样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