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家庭教育共计价钱:¥
同时购买共计:¥30.1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309055241
条形码:97873090552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家庭教育学》以全新的观念——互动的家庭教育观、能动的儿童主体观和终身教育观为主线,通过三个篇章构建具有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一是家庭教育学总论篇,对家庭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介绍,并充分借鉴古今中外优秀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二是家庭教育理论概述篇,对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家庭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进行阐述。三是家庭教育的实施策略篇,针对各种类型不同对象的特点,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采用具体的行动方针和办法,包括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家庭教育应该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各种特殊人群和一些结构特殊的家庭要按照不同类别有区别地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等。
目录
第一篇家庭教育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家庭教育学的有关问题
一、家庭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二、家庭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家庭教育学的任务
四、家庭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认识
第二章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
一、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家庭教育概述
二、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典范
第二节我国近代的家庭教育
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家庭教育法令
二、我国近代家庭教育专家及对家庭教育理论的总结
第三节批判地继承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
一、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精华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
第三章国外家庭教育借鉴
第一节西方早期家庭教育著名论著介绍
一、洛克的《教育漫话》
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三、马卡连柯及其系列家庭教育著作
第二节日本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重视母教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配合
三、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
第三节美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研究
二、倡导尽教育之力是为人父母之道
三、家庭教育要注重开启儿童心智
四、贯穿于家庭教育中独特的教育观念
五、特别重视家庭理财教育
第四节国外家庭教育的启迪
一、加强研究、更新观念、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
二、政府参与、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第二篇家庭教育理论概述
第四章家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家庭教育的目的
一、家庭教育目的的含义和意义
二、确定家庭教育目的的依据
三、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目的
第二节我国家庭教育的任务
一、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
二、我国家庭教育的具体任务
第五章家庭教育的原则
第一节主体人格性原则
一、主体人格性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贯彻主体人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示范导向性原则
一、示范导向性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贯彻示范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理性施爱原则
一、理性施爱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贯彻理性施爱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一致养成性原则
一、一致养成性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贯彻一致养成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因材施教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和意义
二、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家庭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家庭的健康教育
一、家庭健康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二、家庭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二节家庭的情感教育
一、家庭情感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二、家庭情感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三节家庭的智能教育
一、家庭智能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二、家庭智能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四节家庭的人生指导教育
一、家庭人生指导教育的含义及意义
二、家庭人生指导教育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七章家庭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环境潜移默化法
一、环境潜移默化法概述
二、环境潜移默化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
第二节言语说服教育法
一、言语说服教育法概述
二、言语说服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
第三节奖惩长善救失法
一、奖惩长善救失法概述
二、奖惩长善救失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
第四节实践锻炼习惯养成法
一、实践锻炼习惯养成法概述
二、实践锻炼习惯养成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
第五节榜样示范人格塑造法
一、榜样示范人格塑造法概述
二、榜样示范人格塑造法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
第三篇家庭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八章人的不同时期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胎教和优生
一、胎教--人最早接受的教育
二、优生--健康后代的基础
第二节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
一、婴幼儿时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三节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
一、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四节中老年时期的家庭教育
一、中老年时期的心理特征
二、中老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九章特殊人群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一、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特点
二、独生子女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
三、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四、对独生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策略
第二节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三节残疾人群的家庭教育
一、弱智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其他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四节罪错人群的家庭教育
一、罪错儿童及青少年的家庭不良影响因素
二、罪错儿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十章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收养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
一、收养子女家庭的特点
二、收养子女的家庭教育策略
三、收养子女家庭中成年人的教育
第二节离散家庭的家庭教育
一、离散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二、离散家庭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三节SOS儿童村的教育
一、SOS儿童村是特殊的家庭
二、SOS家庭的教育特点
三、我国的SOS儿童村教育及其成效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文摘 教导和监督,从事一切活动,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整个古代中国社会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不同时期又各具特色,并涌现出很多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的杰出代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不仅成为家族巩固和兴盛的需要,而且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的先决条件。
一、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家庭教育概述
从先秦时期的家庭教育来看。宗族制度从我国奴隶社会初期开始形成,夏禹传子启,成为宗法制统治阶级王位继承的宗法政治的开端。宗族的首领是家长,宗族的嫡长子叫宗子,个体家庭依附和隶属于宗族,宗族的成员总是聚族而居,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文化传统。宗族的家教主要由宗子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生产、生活、军事、祭祀等方面,其中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大家庭的主要教育内容。到了商代已经实行宗法,有大宗、小宗之分,因此这时的宗族家庭教育开始有比较明显的等级区别。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使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步人了逐步形成制度的阶段。到汉王朝建立和封建社会进入持久安定后,我国的家庭教育得以迅速发展,进入了家庭教育兴盛时期,并且日渐形成其特色,即随着封建制度和家庭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三类家庭教育,共同影响我国社会的家庭教育制度。一类是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二类是以在职文、武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三类是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隋、唐时期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之后,家庭教育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当时全国出现了大统一和文化繁荣景象,特别在文化上有很多开拓和创新,完成了自汉以来的儒家经学的总结,大力发展了学校教育,推行以考试取士的科举制度等,促进了整个社会重视教育的风气形成。
后记 本书为教学需要而编著,是四川大学2004年校级立项教材选题。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笔记、心得、讲稿加工、提炼、整理而成,作为本科学生的教学用书。书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作者的著作和文章,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其中的不足和缺陷,欢迎专家、学者和学生批评指正。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家庭成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也是家庭互动教育的成果,在此,对我的家人表示由衷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