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1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35344526
条形码:978753534452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丛书名:名家导读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福尔摩斯探案(彩插版)》收列了《血字的研究》和《四签名》两部中篇小说。在故事中,你将领教他独创的演绎推理侦破方法,并见识到他作为一代名探的过人风采。福尔摩斯是居住在雾都伦敦一座简陋公寓里的一位极具侦探天赋的人物。他对于文学、哲学、历史学几乎一无所知,但对于植物学、地质学、化学等有助于他破案的学科却有很深的造诣。他目光敏锐,思维严密而独特,具备超强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作者简介 柯南道尔(1859-1930年),英国小说家。1887年发表第一部侦探小说《血字研究》。1889年,柯南道尔出版其第二部小说《四签名》。这两部小说引起了广人读者的兴趣。之后陆续出版有系列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使其中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家喻户晓、受人崇拜的英雄人物。柯南道尔还写过一些历史小说、冒险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和剧本。因其在英国以侦探小说闻名,肉此他也有“英同侦探小说之父”的美誉。
编辑推荐 《福尔摩斯探案(彩插版)》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伦敦的空气因他的存在而变得清新,探索过程中,他是最后的最高的上诉法庭。
目录
血字的研究
第一章 我的古怪同居者
第二章 所谓咨询侦探
第三章 寻找凶手
第四章 被包围的凶手
第五章 北美荒原上的故事
第六章 血瘤
四签名
第一章 失踪、珠宝跟神秘邀请
第二章 新鲜的凶杀现场
第三章 侦探课时间
第四章 追缉“曙光号”
第五章 四签名的由来
……
序言 福尔摩斯是个狠角色——《福尔摩斯探案》导读
福尔摩斯是什么角色?
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不同的答案。
狠角色。
这是我的答案。
福尔摩斯狠在什么地方呢?
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福尔摩斯是以强悍的推理能力、过人的破案才能闻名于世的。
字里行间,主人公福尔摩斯无处不闪耀着智慧光芒,很多时候,我甚至都觉得,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在世界上生活过,现在虽然他“不知去向”,但是他的侦探学理论对世界的影响力依然不减当年,或许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很多人都赞赏、佩服福尔摩斯的智商,但是我更欣赏的是福尔摩斯的冷静态度。
冷静,就是一种狠!
没有了冷静这种态度。推理破案就无从谈起。原因很简单,人在非冷静状态下,做一般的事情都容易陷入混乱,更别说是推理破案了。
福尔摩斯在侦探破案的时候十分冷静,别人都被可怕的尸体吓得不知所措,他却若无其事地进行现场调查,别人提出什么看法,都无法影响他的判断。
或许有人说,那只能说明福尔摩斯冷酷无情,像个破案机器人,除了破案就什么都不会了。
福尔摩斯真的冷静到了冷酷的地步?真的没有半点人情味?
显然不是。
虽然福尔摩斯大多数时候都不喜欢说话,但是得意的时候,他就会打开话匣子,语气里充满了自信跟嘲弄,甚至会被某些人讨厌,认为他骄傲自负,是个难以相处的家伙。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按福尔摩斯的话来说:整个世界,咨询侦探这个职业,就我一个人。是啊,只有他一个人当咨询侦探,他对自己的工作有那么点优越感是正常的。书本前的你想想,当你的特长得到大家肯定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或许就能明白福尔摩斯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了。
福尔摩斯在这一点上是有点孩子气的。
在案情遇到瓶颈,无法顺利进行下去的时候,福尔摩斯也会跟你我一样,表现出烦躁的一面。
每当这个时候,福尔摩斯就会整夜不睡觉,在自己房间里踱来踱去,害得楼下的房东以为他快发疯了;或者拿出他的小提琴,拉起完全没有音律美的曲调,把同在屋檐下的华生医生折磨得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福尔摩斯一生都没有结婚,甚至连个女朋友都没有,看到这里,或许又有人想说他冷酷无情了。福尔摩斯不是不渴望爱情,只是普通女子他看不上眼罢了。
纵观福尔摩斯的一生,精彩纷纭,实在难以用几句话来形容,你要是想向不认识他的人介绍他,一时还真难说得清楚。毕竟,熟悉侦探的人都知道福尔摩斯是谁,而不熟悉侦探的人,你说福尔摩斯是个侦探,他恐怕也会嘀咕——一个侦探有什么了不起的。
以后,如果遇到有人问你福尔摩斯是谁,你不如换一个比较福尔摩斯风格的说法(点点头,皱眉,看着某个角落,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福尔摩斯啊……这人,可是一个狠角色。
儿童文学作家 周志勇
文摘 插图:


不过,福尔摩斯最后还是告诉了我,我现在还记得那天的情形。
起床后我看日历,3月4日,一个没什么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比平时起得早。客厅旁边的桌子上只有福尔摩斯在吃早餐,而我那份房东太太没给我准备,因为她以为我这个时候还没起床。
我马上跑到门口按铃,把给我们负责伙食的房东太太叫来,让她尽快给我准备早餐,然后我坐在饭桌旁,无聊地翻着福尔摩斯买的一本杂志。
杂志上有一篇文章被人用铅笔画了线条,我于是被这篇文章给吸引住了。
文章的标题是《日常生活宝鉴》,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的意图有些可笑。作者想要说明,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如果把他观察到的东西跟他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就会得到非常详细的推论。譬如一个人的表情,脸部肌肉跟五官的变化,其实都能够表现出心里的想法,无论怎么伪装都无法欺骗观察者,因为观察者除了观察外,还懂得研究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就跟数学定理一样毋庸置疑。
作者又举了另外一个例子,这个观察者是个逻辑学家,他不需要在大西洋或者死海游过泳,但是他只凭借一颗水珠就能推断出它的存在,因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有关联性的,只要抓住这根铁链的一节,通过思考分析就能掌握整条铁链的信息。
当然,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初学者首选要试着通过一个人的外表跟声音推断出他的历史跟职业,通过类似的锻炼,能够让一个人逐步理解逻辑的意义。
怎么推断呢?其实并不难,一个人的指甲、衣服、靴子、裤子等部分,都可能藏着跟这个人身份有关的信息,只要把这些信息找出来,然后通过逻辑学的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来。一个普通人很难理解这种事情,所以常常把逻辑学当成未卜先知的巫术邪术,那真是太令人遗憾了。
以上就是文章作者的主要观点,我看了之后讪笑,道:“真是无稽之谈,乱七八糟,没有半点说服力。见过烂文,没见过这么烂的!”
正在啃面包的福尔摩斯停下来,问:“华生,你在生气是么?你说的是哪篇文章?”
“就是你用铅笔画了的那篇文章。”我说道,“你也看过了,你觉得怎么样?当然,文笔是不错,想象力丰富,但是纯粹是个理论家、空想家,肯定是个无聊的家伙窝在家里想出来的东西。我真想把作者丢到火车的三等车厢里,让他用他的逻辑学把其他乘客的职业都说出来。我敢打赌,多少钱我都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