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370 页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ISBN:7221052352
条形码:97872210523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神奇/神秘/神威:中国武警传奇人物纪实(上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缉私大战、火眼金睛的“春城啄木鸟”、无往不胜的“海上天罗网”、独闯黑道的“少校杨子荣”、有胆有谋的“侨乡保护神”、智勇双全的“当代缉枪王”、誓死如归的“金山侦察兵”、警笛长鸣、神兵天降的“万能剑”、钱色不动的“死心眼”、威扬天涯的“南天柱”、血洒羊城的“红木棉”、神出鬼没的“打扒手”、虎穴擒凶的“活武松”等等。
作者简介 陈淀国,男,汉族,出生于1936年4月吉林东丰人。1957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现任《中国武警》杂志副主编、《橄榄绿》杂志主编大校警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委员中国旅游文化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已出版散文集《碧血渡》、《当归谣》、《神州恋》及报告文学集《神警》《东方之剑》等计14部。其中《红旗下,有片橄榄绿》、《草原牧曲》、《东方之剑》等十余篇(部)在军内外大赛获奖。此外,还先后在《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等发表散文报告文学数百篇。
编辑推荐 《神奇/神秘/神威:中国武警传奇人物纪实(上下册)》为你讲述这些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
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边境绵长,从那花香不断,四季常青,与缅甸仅一水之隔的畹町,到那大半年被冰封雪裹,称为“北极村”的漠河;从那日夜停泊着各国渔船、货轮的三亚港湾,到帕米尔高原腹地的银色哨卡……处处都印着武警官兵的坚实足迹.处处都展现着忠诚卫士的勃勃雄姿。
目录
第一篇 缉私大战
火眼金睛的“春城啄木鸟”
无往不胜的“海上天罗网”
独闯黑道的“少校杨子荣”
有胆有谋的“侨乡保护神”
智勇双全的“当代缉枪王”
誓死如归的“金山侦察兵”
第二篇 警笛长鸣
神兵天降的“万能剑”
钱色不动的“死心眼”
威扬天涯的“南天柱”
血洒羊城的“红木棉”
神出鬼没的“打扒手”
虎穴擒凶的“活武松”
第三篇 绝技超人
江总书记连连夸赞的“中州神功”
只身狠斗暴狱群凶的“铜头铁臂”
专与逃犯打交道的“模拟画家”
第三篇 绝技超人(续)
身怀绝技不歇步的“警营海灯”
举世无双赛利剑的“闪电飞针”
押解囚犯专列的“特殊车长”一
第四篇 巾帼豪杰
名扬五洲的“女贝雷”
百发百中的“女枪手”
连连捧冠的“飞毛腿”
叱咤草原的“女铁骑”
铁面无私的“女包公”
第五篇 角逐世界
第一支反恐怖部队的“最高司令”
枪声威震墨西哥的“东方神射”
历尽艰险狂奔港京的“亚洲车手”
最先打入国际擂台的“中国铁拳”
誓与世界特警争雌雄的“拼命三郎”
为外国首脑驱车开道的“第一保镖”
……
序言 无论是在那高楼林立的开放城市,还是在那日新月畀的经济特区;无论是在那欣欣向荣的乡村集镇,还是在那车水马龙的车站码头;无论是在那热火朝天的边防口岸,还是在那茫茫无垠的风雪高原……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个地方、每个角落,几乎到处都能见到身着橄榄绿制服的武警官兵。
他们,如挺立的青松,似疾驰的闪电;他们,头顶灿烂的国徽、盾牌,胸怀远大的理想、希望;肩负着光荣使命、责任,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宁,为了法律的尊严,用汗水、用热血、用宝贵的生命,实践着自己的钢铁誓言!在保卫国家主权,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以及为改革、开放站岗放哨等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短短十几个春秋,难以统计的大量动人事迹,令人信服地告诉人们:他们更是执法、护法完全可信赖的忠诚卫士!
亲爱的朋友,可曾想到,当你喜庆佳节,合家团聚,围坐在电视机前,举着醇香美酒,开怀畅饮。欢度艮宵的时候;当你出差、旅游,乘着舒适的列车,穿平原、越大河,风驰电掣般疾驶在辽阔沃野上,或是饱览沿途绮丽风光,欣赏轻松悦耳的音乐,或是躺在宁静的卧铺上,进入香甜梦乡的时候;当你无忧无虑、高高兴兴来到图书馆、实验室、写作间、练功房……满怀胜利希望,向着科学、技术、文化高峰登攀,向着新的纪录冲刺,向着未来世界迅猛快跑的时候.忘我无畏的武警官兵,正冒着严寒,顶着酷暑,披星戴月,不辞劳苦,百倍警惕地巡逻在一条条大街、小巷,守护着一座座桥梁、隧道,追捕在一道道丛林、山野,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自己神圣的战斗岗位上……
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边境绵长,从那花香不断,四季常青,与缅甸仅一水之隔的畹町,到那大半年被冰封雪裹,称为“北极村”的漠河;从那日夜停泊着各国渔船、货轮的三亚港湾,到帕米尔高原腹地的银色哨卡……处处都印着武警官兵的坚实足迹.处处都展现着忠诚卫士的勃勃雄姿。他们,每时每刻,都想着祖国、人民的幸福安宁,一言一行,都不忘亲人、朋友的殷切嘱托。无论是看押、看守,无论是缉毒、缉私,无论是追捕、堵截,无论是扫黄、打丑……都创造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光辉业绩!
文摘 他掏出随身带着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高高举起,口气也有缓和:
“你们酗酒闹事持刀威胁人身安全,已经违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必须悬崖勒马,放下刀子,放开人质,千万不可再走错一步!否则,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难道就不为你们的妻子、儿女着想?”
杨榕生看对方听了他这番话后,没有激烈的反应,暗暗松了口气,把手中的“条例”继续舞动几下,熟练地讲解着有关条款,进一步阐明利害关系。
这一招还真灵。首先是那个抱着男孩的中年妇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向她的丈夫苦苦哀求:
“别再撒野了,看在我们母子的份上,照刚才那位同志讲的那样做,咱可不能犯法、蹲大牢啊!”
说着说着,她“扑通”一声跪在那个大胡子男人跟前。趁这个当儿,怀里的小男孩,用力一挣,钻了出来,但不慎,跌了一跤,放声哭了起来。
杨榕生见这位孩子的母亲,在做自己丈夫的思想工作,心里很高兴,凑过去,一把将小男孩扶起来,摸了一阵子上下身口袋,末了掏出一串钥匙链,逗着他嘻嘻哈哈地玩了起来。接着,又用手绢把孩子脸上的污物擦了个一于二净。
他趁热打铁,抓住时机,望着那个手握尖刀的汉子,进一步解释道:
“你们佩带刀械,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也是政策允许的,但决不该用它扰乱治安,伤害他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