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天堂简史: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

发布时间: 2010-03-31 05:03:28 作者:

 天堂简史:天堂概念与西方文化之探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
ISBN:7301109032
条形码:97873011090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Pages Per Sheet/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天堂的概念对西方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论是世俗的,还是宗教的。
天堂的概念是怎么来的?怎样变化的?又是怎样塑造西方文化的? 该书作者是今天基督教读物中最炙手可热的作者之一,他从圣经的最初成形开始一直梳理到了今天。他从文学、神学、政治学、艺术中旁征博引,揭示了天堂观念对西方文化广泛持续的影响。
作者在本书中向读者们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天堂概念的不同诠释和表达方式。其中有众所周知的思想大家,也有鲜为人知的诗人墨客。
对于不同流派思想的陈述做到了客观真实,而又对各种思想学说的成因作出了深刻的探究。实为研究西方文化、文学的绝好教材。书中尤其提及了众多非主流的学者、诗人的观点及作品赏析,帮助我们脱离固守成规的研究格局,使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西方文学史,犹如沉寂的湖面注入一股活水,又如沉闷的雷雨过后开窗引进的清新空气。
译者接到本书的翻译任务之后,心中既欢喜,又忐忑。有机会将麦格拉斯这位备受尊重的学者的作品介绍给汉语读者,实乃荣幸之至;然而,大师深入浅出的阐述,旁征博引的赏析,其炉火纯青之功力绝非我辈所能驾驭— —唯恐毁了大师名声。
作者简介 阿利斯特E.麦格拉斯是牛津大学的历史神学教授。他的作品是图书排行榜的常客,如《基督教的未来》、《基督教神学导论》、《国王詹姆斯圣经的故事》,等等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新耶路撒冷城
 形象与基督教信仰
 《旧约》中的耶路撒冷城
 《新约》中的耶路撒冷城
 希波城的圣奥古斯丁
 天上之城与中世纪的灵性
 《珍珠》与新耶路撒冷城
 约翰班扬与天上之城
 天上的形体
第二章 乐园式的天堂
 对伊甸园的追求
 《圣经》里的乐园
 初期教会的乐园观
 千禧年乐园
 中世纪的乐园观
 但丁的《神曲》
 乐园与封闭式花园
 天堂——重建的伊甸园
第三章 打开天堂的大门:救赎与乐园
 得胜的基督
 作为英雄的基督
 踏平地狱的基督
 救主基督:赎罪的满足
 爱人的基督:救赎点燃爱火
 救赎的体制化:教会作为通往天堂之路
 救赎的个人化:个人信心作为通往天堂之路
第四章 天堂路标:超越的标志
 大自然启示天堂
 爱的升华与天堂的启示
 对天堂的体验和思考:赫伯特与特拉赫恩
 作为天堂路标的大自然: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
 渴望天堂:C.S.刘易斯
第五章 天堂的抚慰
 天堂里的亲人团聚:早期罗马基督教
 天堂——与上帝面对面的地方
 天堂是个梦:费尔巴哈、马克思与弗洛伊德
 天堂:与所爱之人相聚的地方
 美国黑人灵歌
第六章 旅途终点:天堂——信仰生活的目标
 灵性
 对天堂的盼望:神学的基础
 呼吁敬拜:在地如天
 天国筵席
 奔往应许之地
 告别流浪重返故乡
 与上帝面对面
索引

……
读书人网 >宗教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