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564111720
条形码:97875641117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建筑自主性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材料是建筑学的基本问题。建筑中对于材料的呈现也有不同的态度——压抑或是张扬材料的特征,并由此而至对于材料的隐匿或是显现。本书突破了以往仅从材料的结构属性或技术角度出发的研究视角,而是从材料的表面属性和空间角度来进行探讨,对于正统建构理论中对于材料结构属性的过度关注,以及由此而来的材料与空间之间的失衡状态作出了批判性的解读,以期获得空间一材料的同时性呈现并达致它们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作者首先以“本性”和“真实性”为两个关键线索总结了西方至19和20世纪之交的材料研究,然后从材料、“面饰”与空间的关系方面集中考察了森佩尔的建筑理论思想,从而得以区别于结构理性主义,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到材料的表面属性上,建立材料和空间在知觉意义上的联系。接下来,作者分章节对材料的显现、材料的隐匿以及材料的透明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考察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双重属性。最后从“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两个方面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行深化并做出总结。
本书在国内首次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材料的建造和空间意义,并梳理了西方建筑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森佩尔以外,还重点论述了早期现代主义时期的路斯、柯布西耶和密斯,以及卒姆托、赫尔佐格与德莫隆、安藤忠雄、坂茂、巴埃萨、帕森等当代建筑师。
本书适于建筑设计、建筑历史以及建筑理论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同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史永高,建筑师,博士。现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1971年出生于江苏淮安。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空间要素介入材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研究展开的方式
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材料的“本”与“真”
第一节材料的“本性”
一、本性和属性
二、材料的本性由人工来揭示
三、材料的本性由实验来揭示
四、人类学视角的材料本性
第二节材料的“真实性”
一、自明与模仿——三陇板中的真实性问题
二、对于“真实性”的价值判断
三、材料的真实性与其结构-表面二重属性
四、材料的真实性与结构理性主义
第二章 材料、“面饰”与空间
第一节材料观的核心地位及“彩饰法”研究
一、森佩尔
二、人类学视角的材料认知及其核心地位
三、森佩尔的“面饰”概念及其“彩饰法”研究
第二节“建筑四要素”说
一、建筑的四个要素(动机)
二、动机-要素-工艺
三、围合要素的材料转换
四、建筑四要素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第三节面饰的原则
一、面饰的原则
..........
第三章 材料的显现
第四章 材料的隐匿
第五章 在隐匿中显现——材料的透明性
第六章建筑的抽象约减与材料回归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人名汉译对照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