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页码:32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7806789057/9787806789056
条形码:97878067890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内容简介 《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以回到历史原点的方式,全面探究了论语派小品文创作的缘起、内涵、风格、笔调等,并对于林语堂、邵洵美、俞平伯、郁达夫、老舍等代表人物的文学观念与小品文创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作为自由主义作家论语派的创作与东西方文化的关联,对他们在传统中发现现代、对西方文化的取舍、人生哲学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评析。《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还对《论语》杂志的基本面貌、编辑理念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原创性,推进与深化了论语派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杨剑龙,1952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政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纽约大学讯问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著有《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等著作多部。发表长篇小说《汤汤金牛河》和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多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 幽默与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兴盛
第一节 “王纲解纽的时代”
第二节 “由神感可进而言性灵”
第三节 “绝对的自由主义者”
第二章 牢骚与幽情: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
第一节 针砭不抵抗政策专制统治
第二节 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第三节 对官场政治病的揭露
第四节 对社会世相的针砭
第五节 闲情逸致的抒写
第三章 谑而不虐:论语派小品文幽默风格论
第一节 庄谐并出的立意
第二节 新颖理智的妙语
第三节 自然冲淡的韵味
第四章 娓语闲谈:论语派小品文的闲适笔调论
第一节 自然亲切的闲谈语气
第二节 平和舒徐的叙述节 奏
第三节 清顺自然的口语化句法
第五章 论语派与东西方文化
第一节 个人主体自由与消极自由者
第二节 在“传统”中发现“现代”
第三节 对西方文化的取舍
第四节 论语派的人生哲学
第六章 林语堂的小品文创作
第一节 在个人自由与文化启蒙的语境中
第二节 在失落中重拾西方与本土文化
第三节 作为一种话语策略的小品文
第七章 论语派其他作家论
第一节 邵洵美的文学创作与文化活动
第二节 俞平伯的小品文创作
第三节 郁达夫、老舍的小品文创作
第四节 “时常有新的作家在本刊发现”
第八章 《论语》杂志的编辑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论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论语》的编辑理念
第三节 《论语》的漫画创作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既是个流派纷呈的百花园,也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这里说的战场,不仅指通常意义上的文学战线的反帝反封建,也包括了文学界内部的纷争。在争论的白热化阶段,往往是把对方推到敌对阵营里去予以大肆挞伐的。例如创造社和太阳社曾攻击鲁迅为"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人物"和"不得志的Fascite(法西斯蒂)"。而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由于提倡写表现性灵的幽默的小品文,遭到了来自右翼和左翼的夹击,而且不幸的是,其中包括鲁迅的批判。虽然鲁迅的批判主要出于对小品文功能的不同理解,是以"匕首"和"投枪"来反对"小摆设",算不上多么地上纲上线。但既然是被鲁迅批过,在后来受极左思潮影响的许多研究者的眼里,自然成了反动派、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论语派也就成了反动的文学派别了。其实这种推论是非常武断的,如果鲁迅活着,也是不会认同的。这种情况现在自然有了很大的改观,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是非和公案已经得到了逐步的澄清,其中包括了对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的重新评价。
文摘 论语派作家的文化情致具有中西文化合璧的色彩,林语堂所说的“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道出了论语派作家的某些特点。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作家,既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濡染,又继承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成了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化追求。林语堂所受到的基督教家庭的环境、圣约翰大学的教育、哈佛大学文学系的学习、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学习等,使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斯宾加恩的表现主义理论、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等,都对林语堂产生了影响。邵洵美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法国画院学过绘画,对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代派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醉心于唯美派的诗歌。章克标曾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习,他受到日本文坛流行的西方唯美主义和世纪末颓废思潮的影响,萌生了对这种充满世纪末色彩作品的爱好,后来他一直模仿波德莱尔、王尔德、魏尔伦等的作品。李青崖曾在比利时留学时期精心钻研法国文学,后来他一直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徐哥受到康德、柏格森的哲学、弗洛伊德、容格的心理学的影响,钟情于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论语派作家又努力从中国传统中发现现代,林语堂将儒教的精神本质归结为一种近情人理的“人文主义”,他受到老庄自然主义天道观的影响,他认同佛家的悲天悯人的思想,他推崇袁中郎的性灵说。邵洵美从小受中国古诗词的熏陶,热衷于《诗经》、《唐诗三百首》,他曾潜心研究孔子的诗论,发表《孔子论诗》一文。
后记 研究论语派是缘于“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研究该课题时论语派是其中必须关注的一个研究对象,在阅读了诸多论语派作家的小品文以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后,我发现论语派并非如以前人们所认识的那样一味幽默,他们的小品文创作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虽然他们也提倡幽默,但是他们作为自由主义文人仍然有着执着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便想对于论语派作进一步比较全面的研究。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认识到在文学史的研究中梳理清过程比简单得出某种结论更为重要。2006年9月,由我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主编该文学史的过程中,我更坚定了如上的想法,这也成为我研究论语派的基本方法,关注史料、关注过程、关注史实,成为我对于论语派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对于论语派的研究中,我想首先弄清楚论语派的小品文到底写了什么内容,也分析论语派小品文的幽默与闲适,研究论语派小品文的独特风格,进而将论语派放在东西方文化的背景中研究他们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与东西方文化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