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42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208083770/9787208083776
条形码:97872080837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是第23辑《历史地理》,书中具体收录了:《盛唐京畿都畿考论》、《论辽代府州遥领制度》、《唐代青蛉周近地区羁縻州县研究》、《燕行途程考周流河考》、《20世纪上半期东北移民的再考察——以伪满“临时国势调查”资料为核心》等文章。
目录
《水经江水注》枝江一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上篇)
唐代青蛉周近地区羁縻州县研究
论辽代府州遥领制度
卫所沿革与明清时期澧州地区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以九溪、永定二卫及其属所为中心
盛唐京畿都畿考论
泛称与特指:明清时期的江南与江南省
“安庆省”考——兼论清代的省制
清初贵州政区的改制及影响(1644—1735年)
民国时期英山改隶湖北研究
竞争与互补:两个毗邻单岸城市的关系——以宋代的鄂州、汉阳为例
汉宋间长江中游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及其演变
明清时期徽州的都保与保甲——以文书资料为中心
民国时期芜湖口岸皖南腹地的市场体系——以20世纪30年代系列调查资料为中心
拒潮与拒凿:海塘采石与吴中禁山的关系
明初南北转运重建的真相:永乐十三年停罢海运考
近代云南个旧锡矿的对外运销(1884—1943年)
历史时期“福州古湾”的变迁
明清时期浏河地区的作物与水土环境
统万城下的“广泽”与“清流”——历史时期红柳河(无定河上游)谷地环境变迁新探
陕北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垦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清至民国宜川县为例
宋代类书中的地理学观念与知识体系
楚“东陵”考
金牛古道演变考
燕行途程考周流河考
明代以来岭南地区壮族的地理分布及变迁研究
20世纪上半期东北移民的再考察——以伪满“临时国势调查”资料为核心
古籍整理
元熊梦祥《析津志天下站名》校释
《括地志》残卷所存曲阜城史料考辨
问题讨论
廪君巴人夷水应为今大宁河考——兼论廪君巴人的迂徙原因
译丛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关于公共道路、下水道和粪便处理系统的城市卫生 工作报告(1849—1940年)
学术动态
“环境文化城市——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跨越空间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补白
春秋时期晋国的“瓜衍之县”
……
文摘 《水经江水注》枝江——武汉河段校注与复原(上篇) 张修桂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在历史地理方面系统、详尽的记述,更是没有任何历史著作可与之媲美的。它保存着我国六世纪及其以前丰富的历史地理资料,为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特别是历史自然地理,提供了极其丰富、宝贵的资料。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水经注》的记载,六世纪以前中国河湖地貌的研究,将陷入极大的困境,六世纪以后的研究,也将失去可供比较的平台,研究也难以做到基本符合历史实际的精度。
但因郦道元是北方人,未到过南方,过去总有人否定《水经注》关于南方部分记述的精确度。不可否认,《水经注》涉及当时全国的河流,郦道元大多是根据当时所能搜集到的文献进行撰述,南方一些偏远地方,因参考资料缺乏或存在精度问题,撰述时有失精准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南方开发较早的地区,特别是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汉魏南朝荆州地区的今湖南、湖北两省,当时文化相当发达,仅以“荆州”为名的地志就有好几部,它们分别详细记载荆州地区的各种地理事物,郦道元注《水经》时。有关两湖地区的地理景观,大量参考这些荆州地记,所以《水经注》关于两湖地区的地理记述,特别是长江中游河湖地貌的记述,就相当详细准确.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因此,对《水经注》记载的南方河流,应当区别对待,不可全盘否定,尤其是对那些记述详细的南方河流,因资料难得,更应特别珍惜和重视。
《水经江水注》就是郦道元《水经注》撰述最为详细、最为生动的中国南方最为重要的河流。其中,枝江…沙羡河段,从历史地貌学、河床演变学的观点分析,是《水经江水注》篇中最为典型、最有研究价值的河段。但因该河段河势极其复杂,《江水注》有的段落的记述不易理解,今本《江水注》文字又存在一些讹误和错简,之后江水的变化更是错综复杂不易辨识,明清以来虽有学者对该河段南朝时期的河势进行一些解释,终因要么缺乏河床演变的基本知识,要么错误地理解原文本意,结果自然是不符合《江水注》的原意。
因此,对《江水注》该河段进行尽可能准确的校注.辨明今本注文中所存在的讹误或错简,并运用河床演变学的相关理论,恢复六世纪时段长江中游河床的基本形态,无论是在郦学的研究方面或是环境演变研究方面,都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