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

发布时间: 2010-04-01 04:49:12 作者: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8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
ISBN:7560923305
条形码:978756092330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内容简介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是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写的湖北省自学考试规划教材。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专业(专科)考试计划选材。全书共七章,内容包括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谱搬移电路(调幅、检波与混频)、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反馈控制电路、频率合成技术等。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编写时充分注意了“自学”的特点,注意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避免了复杂的数学推导。本着够用、适用的原则,做到精选内容、突出重点、便于自学。为使自学者易于掌握要点,每章末都有小结。
《非线性电子电路(附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可作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专业(专科)的教材,同时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专业的本科学生参考。
目录
绪论
一、概述
二、通信系统简介
三、频谱与非线性电路组成
四、本课程的特点

第1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1.1 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非线性元件
一、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
1.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幂级数分析法
二、折线分析法
三、线性时变参量电路分析法
1.3 非线性电路的应用
1.4 模拟相乘器及其频率变换作用
一、相乘器的基本特性及实现方法
二、四象限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原理
1.5 二极管平衡相乘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谐振功率放大器
2.1 概述
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一、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电压、电流波形
二、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
2.3 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一、折线法
二、晶体特性曲线的理想化及其解析式
三、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
四、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
五、放大器工作状态及半导通角的调整
六、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
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一、直流馈电电路
二、输出回路和级间耦合回路
2.5 谐振功率放大器实例
一、160MHz,13w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二、50MHz,25w调谐功率放大电路
2.6 晶体管倍频器
一、概述
二、晶体管丙类倍频电路与工作原理
三、负载回路的滤波作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正弦波振荡器
3.1 概述
3.2 反馈型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自激振荡建立的物理过程和电路基本构件
二、振荡器的起振条件
三、振荡器的平衡条件
四、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
3.3 反馈型LC振荡器线路
一、互感耦合振荡器
二、三端式LC振荡器
3.4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问题
一、频率稳定度定义
二、影响频率稳定度的因素
三、振荡器稳定频率的方法
3.5 石英晶体振荡器
一、石英晶体及其特性
二、晶体振荡器电路
3.6 其他形式的振荡器
一、压控振荡器
二、集成电路振荡器
3.7 RC正弦波振荡器
一、RC选频网络
二、文氏电桥振荡器
三、RC相移振荡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调幅、检波与混频——频谱搬移电路
4.1 频谱搬移电路的特性
4.2 振幅调制原理
一、概述
二、调幅波的性质
三、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与单边带调幅波
4.3 振幅调制方法与电路
一、概述
二、低电平调幅电路
三、高电平调幅电路
4.4 振幅解调(检波)原理与电路
一、概述
二、二极管(大信号)峰值包络检波器
三、同步检波器
4.5 混频器原理及电路
一、概述
二、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三、晶体二极管混频器
四、模拟相乘器混频电路
五、混频器的干扰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频谱非线性变换电路
5.1 概述
5.2 调角波的性质
一、调频波和调相波的波形和数学表达式
二、调角信号的频谱与有效频带宽度
三、调频波与调相波的联系与区别
5.3 调频方法及电路
一、实现调频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二、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三、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
四、间接调频方法(由PM-FM)
5.4 调角信号解调
一、鉴频方法概述和鉴频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二、相位鉴频
三、比例鉴频器
5.5 调频制的抗干扰(噪声)性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反馈控制电路
6.1 概述
6.2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一、基本工作原理
二、应用
6.3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一、基本工作原理
二、应用
6.4 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6.5 锁相环路的性能分析
一、鉴相器(PD)及其电路模型
二、压控振荡器(VCO)
三、环路低通滤波器
四、锁相环路的数学模型
6.6 集成锁相环
一、L562集成锁相环
二、CC4046单片锁相环
6.7 锁相环路的应用
一、锁相环路的调频与鉴频
二、调幅信号的解调
三、锁相接收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频率合成技术
7.1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频率合成方法
二、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7.2 频率直接合成法
一、非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二、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三、频率漂移抵消法(外差补偿法)
7.3 频率间接合成法(锁相环路法)
一、脉冲控制锁相法
二、模拟锁相环路法(间接合成制减法降频)
三、数字锁相环路法(间接合成制除法降频)
7.4 集成频率合成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非线性电子电路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四题型举例
……
序言 本教材是湖北省自学考试规划教材,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技术专业(专科)考试计划中对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内容的要求编写。
“非线性电子电路”是“线性电子电路”的后续课,也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非线性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教材在讲清非线性电子电路的特性、作用及其与线性电路的区别、几种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谐振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及通信系统收发设备中的各种频率变换电路。书中将具有频谱搬移共性的调幅、检波与混频归为一章。首先讲清频谱搬移电路的共同特点,再分别介绍调幅、检波与混频电路,使学生易于掌握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分析方法。为使学生掌握角度调制的频谱非线性变换特性,将调频、调相归在一章中统一介绍,着重讲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常用的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为重点介绍了调频方法。在反馈控制电路中,首先使学生建立反馈控制系统的整体概念,再分别介绍AGC、AFC和PLL电路。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振荡信号源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本书还另辟一章介绍了既能满足较高频率稳定度,又能方便地转换频率的频率合成器。着重讲述了频率合成器的特点、指标和各种频率合成器的电路分析。由于相乘器是目前通信系统中实现频率变换的常用基本组件,因此本书着重介绍了基本原理、结构和实际应用电路。
文摘 第6章反馈控制电路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为了提高通信和电子系统的性能指标,或者实现某些特定的要求,必须采用自动控制方式。由此,各种类型的反馈控制电路便应运而生了。通常需要对电信号的三个参数——振幅、频率和相位进行自动控制。因此,本章要求掌握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及AGC、AFC和PLL电路的原理、特性和应用。(二)考试内容1.反馈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组成与分析方法。组成:在反馈控制电路里,比较器、控制信号发生器、可控器件、反馈网络四部分构成了一个负反馈闭合环路。
分析方法:反馈控制电路和负反馈放大器都是闭环工作的自动调节系统,区别在于组成上的不同。负反馈放大器一般是一个线性系统,可利用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而反馈控制电路中的比较器不一定是线性器件,所以,根据具体电路的组成情况,对于反馈控制电路需分别采用线性或非线性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某些性能指标时,在一定条件下,某些非线性环节可以近似用线性化的方法处理。分析反馈控制电路的主要数学工具是拉氏变换法,主要性能有暂、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动态范围和稳定性等。
2.AGC电路、AFC电路和PLL电路的被控参量分别是信号的电平、频率或相位,在组成上分别采用电平比较器,鉴频器或鉴相器取出误差信号,然后分别控制放大器的增益,VCO的振荡频率或相位,使输出信号的电平、频率或相位稳定在一个预先规定的参量上,或者跟踪参考信号的变化。三种电路都包含低通滤波器。三种电路分别存在电平、频率、相位方面的剩余误差,称为稳态误差。为了减小稳态误差,可以在环路中加入直流放大器,即增大环路的直流总增益。
读书人网 >电子与通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