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电机学(第2版)(附光盘)

发布时间: 2010-04-01 05:48:51 作者:

 电机学(第2版)(附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8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11269993/9787111269991
条形码:978711126999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附带品描述:附光盘1张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电机学(第2版)》是面向整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教材,不同于面向专业的某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电机学(第2版)》共分总论、动力电机和微特电机三篇共11章。其特点是突出每种电机的5个基本(基本功能和用途,基本作用原理,基本结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特性);强干削枝,力求内容少而精;思考题、例题、习题占《电机学(第2版)》总篇幅约20%,并配有课件光盘,便于自学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安排灵活,讲授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次序调整和内容增减。
《电机学(第2版)》可作为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其他强弱电结合的专业和大专的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电类专业硕士生作为参考用书。
编辑推荐 《电机学(第2版)》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主要符号表
第一篇 总论
第一节 电机的基本功能与分类
第二节 电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一、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
二、磁场强度、磁导率
三、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定律)
四、磁路、磁路参数
五、磁性材料的B—H曲线
六、铁心损耗
七、磁场储能
八、电感
九、电磁感应定律
十、电磁力、电磁转矩
十一、能量守恒原理
十二、电机的可逆性原理
第三节 电机的基本结构
一、定子
二、转子
三、主要材料
第四节 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电路方程式
二、等效电路
三、相量图
四、旋转磁场
五、功率平衡
六、对称分量法
七、傅里叶级数
第五节 电机的基本特性
一、外特性
二、效率特性
三、电机的起动特性
四、电机的调节特性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篇 动力电机
第一章 直流电机
第一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第二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一、主磁极与励磁线圈
二、电枢铁心
三、电枢绕组及绕组术语
四、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特点
五、单叠绕组
六、单波绕组
七、换向器和电刷装置
八、换向极
九、气隙
十、机座
第四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气隙磁场
二、电刷间的感应电动势Ea
三、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Tem
四、电磁功率Pem
五、电压方程式
六、功率平衡方程式
第五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特性
一、直流发电机的基本特性
二、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三、电动机稳定运行的条件
四、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五、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六、直流电动机制动的概念
七、火花、换向
八、铭牌数据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 变压器
第一节 变压器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第二节 变压器的基本作用原理
第三节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变压器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
二、归算
三、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四、关于三相变压器
五、变压器的相量图
六、标制
七、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第五节 变压器的基本特性
一、电压
二、波形与频率
三、相位角
四、变压器的工作特性
第六节 变压器的几种运行方式
一、并联运行
二、三相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
三、变压器的瞬态过程
四、整流装置中的变压器
第七节 几种特殊结构的变压器
一、自耦变压器
二、三绕组变压器
三、互感器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 感应电机
第一节 感应电机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第二节 感应电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第三节 感应电机的基本结构
一、定子铁心
二、交流绕组
三、转子铁心
四、绕线转子绕组
五、笼型绕组
六、气隙
七、铭牌数据和额定值
第四节 基本分析方法
一、旋转磁场理论
二、感应电动机与变压器的比较
三、转子卡住不动时的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四、转子转动后的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五、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和等效电路
六、笼型感应电动机
七、感应电动机等效电路参数的测定
第五节 基本特性
一、功率关系
二、转矩方程式
三、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四、感应电动机的起动
五、感应电动机的调速
第六节 单相感应电动机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 同步电机
第一节 同步电机的基本功能及用途
第二节 同步电机的基本作用原理
第三节 同步电机的基本构造
一、转子
二、定子
三、机座
四、气隙
五、冷却系统
六、励磁系统
七、铭牌数据
第四节 同步电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一、两种旋转磁场
二、电枢反应
三、隐极同步发电机的分析方法
四、凸极同步发电机的分析方法
五、铁心饱和的影响
六、同步电机稳态参数的测定
第五节 同步电机的基本特性
一、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的特性
二、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
三、同步电动机
四、同步补偿机
第六节 同步电机几种不正常运行
一、同步发电机的不对称运行
二、各序阻抗及对应的等效电路
三、不对称短路(稳态)举例
四、同步电机的突然短路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篇 微特电机
第五章 伺服电动机
第一节 直流伺服电动机
一、概述
二、电枢控制的工作原理
三、电枢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静态特性
四、动态特性简介
五、几种低惯量直流伺服电动机
六、无刷直流电动机
第二节 交流伺服电动机
一、概述
二、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对称分量分析
三、各序的等效电路
四、伺服电动机的电压方程和电磁功率
五、伺服电动机获得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
六、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特性
第三节 力矩电动机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 步进电动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工作原理
第三节 基本构造
第四节 基本特性
第五节 开关磁阻调速电动机
思考题
习题
第七章 测速发电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直流测速发电机
第三节 同步测速发电机和脉冲测
速发电机
第四节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
思考题
习题
第八章 旋转变压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正弦和余弦旋转变压器
第三节 旋转变压器的补偿问题
第四节 线性旋转变压器
第五节 应用举例
思考题
习题
第九章 自整角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结构
第三节 自整角机的指示式运行
第四节 差动式自整角机
第五节 自整角机的变压器式运行
思考题
习题
第十章 单相交流串励电动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
二、工作原理
第三节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一、磁通
二、感应电动势
三、电压平衡方程及相量图
四、电磁转矩
五、工作特性
第四节 单相串励电动机的调速
一、改变电源电压调速
二、改变励磁磁通调速
三、串电阻调速
第五节 单相串励电动机产生的干扰及其抑制措施
一、噪声及其抑制措施
二、无线电干扰的抑制
第六节 主要应用范围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一章 直线电动机简介
思考题
习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自2004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本书2008年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机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理论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前它一直是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课,并往往分成若干门课程进行教学,学时达三四百小时之多。随着科技发展,一方面电机理论研究日臻完善,同时由于新兴学科丛生,以及电机的部分功能被电子技术所替代,导致电机学在电气工程专业内被日益削弱,以致于有些院校电专业将电机与其他课程合并,甚至将电机课干脆取消。国外有些高校的电气工程系甚至已没有电机学科组(类似我们的教研室)。
科技发展的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电机的应用却越来越广泛,电机达到了无所不在的境界。而今,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不懂、不会使用电机是不可思议的,必将寸步难行。为解决上述矛盾,我们以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改革电机学科的教学。把电机学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而不同于面向专业的某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
本书着重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体是抓住每种电机的,5个基本:基本功能和用途;基本作用原理;基本结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特性。
本书删减各种电机工程应用的分析研究。工程应用问题面广量大,并与相关的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放在电机课内学习很难收效,且有无的放矢之嫌。当学生工作中遇到电机工程应用问题时,可以凭借学到的基本知识,通过自学去解决问题。
上述观点,编者曾撰文发表于2002年的电气工程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受到有关同志的重视和关注,并在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的鼓励和支持下,按上述观点编写了本书。
全书共分三篇11章。微特电机独立成篇。控制电机的原理虽然同动力电机,但对它们的要求和分析的着眼点不同,通过该篇的学习可起到对电机理论的巩固和拓宽作用。
全书例题、习题和思考题共占总篇幅的20%左右,并配有课件光盘。
我们在选择思考题、习题和例题时,考虑了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补充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拓宽视野等因素。其难易程度亦有较大差异。应用本书时,任课教师可依据专业要求、学时数多少、学生具体情况等酌情筛选。
本书此次修订是根据各兄弟院校在应用本书的实践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而进行的。修订的原则是保持本书的原有特色,总体结构基本不变。重点在充实和改进某些内容,并进一步提高课件的质量,以更好地与书相配合,更有利于“教”与“学”。
文摘 插图:


第二篇 动力电机
第一章 直流电机
第一节 直流电机的基本功能与用途
直流电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直流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亦即是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
作为直流电源的直流发电机,必须有原动机来驱动,以输入机械功率。输入直流发电机的机械能,以电机中的磁场为中介实现机电能量转换,最后才获得直流电能。鉴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和相应的装置有结构复杂、效率偏低、需要频繁维护等不利因素,因此已逐渐被固体整流装置所替代,后者将在电子技术课程内讲授。小容量的直流电源,又往往为便于携带的各种蓄电池所霸占。故而直流发电机的重要性及应用范围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直流电动机却不然,因为它具有调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宽广、能迅速实现加速或减速、操作方便和调速的经济性高)的突出优点,故仍有一定的使用场合。如需要任意调节转速和转矩的大型造纸机、轧钢机中经常可以看到直流电动机(功率可达几千甚至近万千瓦)和它专用的直流电源(M-G系统)。此外,电气机车、各种起重机、电动汽车、自行车、电瓶车、携带式电动工具等仍经常采用各种性能的直流电动机。虽然近期由于电子器件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导致交流调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大压缩了直流电机的应用场合,可是固体整流器和蓄电池的发展,又给直流电动机保留甚至开拓了应用范畴。
读书人网 >电工技术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