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机械原理(第2版)

发布时间: 2010-04-01 07:12:52 作者:

 机械原理(第2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1263529/9787111263524
条形码:97871112635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规划教材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机械原理(第2版)》包括正文12章和附录,内容分别为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步进机构、机器人机构、其他机构、机械运动动力学方程、机械的平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每章后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附录内容为复数矢量及其在机构运动学问题中的应用。《机械原理(第2版)》配有教学课件,有需要的老师可到机械工业出版社教材服务网(http://www.Cmpedu.Eom)上下载。

编辑推荐 《机械原理(第2版)》为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可供近机类和非机类本科专业师生教学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机械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2版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本课程的地位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
第二节 机构运动简图
第三节 机构自由度分析
第四节 机构结构分析及机构分类
习题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一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第三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四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综合
第五节 平面多杆机构简介
习题

第四章 凸轮机构
第一节 凸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第二节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
第三节 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第四节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设计
第五节 凸轮机构的分析
第六节 空间凸轮机构简介
习题

第五章 齿轮机构
第一节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节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第三节 渐开线齿廓
第四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第五节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第六节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第七节 渐开线变位齿轮及变位齿轮传动
第八节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第九节 蜗杆蜗轮机构
第十节 锥齿轮机构
习题

第六章 轮系
第一节 轮系的结构特点和类型
第二节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三节 轮系的功用
第四节 轮系的设计
第五节 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机构简介
习题

第七章 步进机构
第一节 棘轮机构
第二节 槽轮机构
第三节 凸轮步进运动机构
习题

第八章 机器人杌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开式链机构
第三节 并联机器人机构

第九章 其他机构
第一节 螺旋机构
第二节 摩擦轮机构
第三节 非圆齿轮机构
第四节 组合机构
习题

第十章 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第十一章 机械的平衡
第十二章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附录 复数矢量及其在机构运动学问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读者信息反馈表
……
序言 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国际化、人才争夺白炽化的挑战下,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胜利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使高等教育理念、定位、目标和思路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以科学发展观和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异军突起,超常发展,1999年已见端倪。当时我们敏锐地感到,这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崛起,必须有相应的应用型本科教材来满足她的教学需求,否则就有可能使她回到老本科院校所走过的学术型办学路子。2000年下半年,我们就和机械工业出版社、扬州大学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淮海工学院、南通工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南大学等12所高校在南京工程学院开会,讨论策划编写出版机电类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问题,规划出版38种,并进行了分工,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得到江苏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2001年5月开始出书,到2004年7月已出齐38种,还增加了3种急需的教材,总册数已达45万册。每种至少有2次以上印刷,最多的印刷了5次、发行量达2.5万册。据调查,用户反映良好,并反映这个系列教材基本上体现了我在序言中提出的四个特点,符合地方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的教学实际,较好地满足了一般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的教学需要。用户的评价使我们很高兴,但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实际上这一轮机电类教材存在的问题还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我们应当为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而高兴,同样,我们更应当为今后这些进步和成绩的进一步发展而正视自己,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去忧患,但确实存在值得忧患的现实而不去忧患,就很难有更美好的明天。今后怎么办?这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亟待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受教育者高度负责的精神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以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必须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教训的新起点上,坚持以国家新时期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多样发展、打造精品、服务教学”的方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下一轮机电类教材修订、编写、出版工作做大、做优、做精、做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的地方工科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材修订、编写和出版工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崛起的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它除应恪守大学教育的一般办学基准外,还应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就是要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工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既不能简单“克隆”现有的本科院校,也不能是原有专科培养体系的相似放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仍要思考如何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本课程所研究的就是机器和机构的一般原理。首先要搞清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即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再确定一般原理的范围。
一、机器
在前期课程和生产实习活动中,大家已接触过许多金属加工机器,如车床、铣床、刨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天天与机器打交道,如自行车、汽车、缝纫机、洗衣机、食品粉碎机等。从这些机器中抽象出一般概念,即可得出机器的共同特征:
1)它们都是一种人为的、实体的组合,而不是自然之物。
2)机器都有确定的运动。这种运动可以是机器对其他参照物的相对运动,如汽车,它的运动使其相对地面的位置有了变动;可以是机器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如粉碎机、打印机、织布机,通过机器内部各构件的协调运动,实现人们预期的目标;也可以二者兼而有之,如行驶之中的叉车,一边行驶一边升举叉子,使得叉车更快地到达工作位置。
3)通过上述的确定运动,机器可以实现人所期望的机械能、物体和信息的变换和传递。
综合以上三个特征,可以把机器定义为人为的通过运动来变换或传递机械能、物体和信息的物件的组合体。
机器可以十分简单如葡萄酒瓶开瓶器,也可以十分复杂如飞机。为了进一步提炼机器所具有的共性的成分,人们进一步研究机器的组成。最一般意义上的机器由下列四部分组成:
(1)原动部分原动部分是机器动力的来源。常用的原魂机可分成一次原动机和二次原动机。一次原动机把自然界的能源转变为机械能,常见的有内燃机、水轮机。二次原动机把二次能源如电能、液能转变为机械能,常见的有电动机、液压机、气动缸等。有的简单机器的原动部分为人力,如自行车。
读书人网 >机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