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
页码:22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7540666897/9787540666897
条形码:97875406668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通用教材
内容简介 《逻辑学》内容的定位是现代逻辑基础与传统逻辑精华,书中具体包括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词项逻辑、论证与谬误、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恒真式及其判定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胡 泽 武汉海关党组成员 副关长 男,1955年9月出生,满族,黑龙江省青冈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武汉海关副关长,二级关务监督。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解放军6013部队、九江地区汽车修理厂、南昌海关等单位工作,1994年以来先后任南昌海关所属九江海关关长、南昌海关副关长等职务,2004年任武汉海关副关长。 分管监管通关处、审单处、技术处(包括科技运行保障中心)、数据分中心、十堰海关、驻机场办事处。 周祯祥,男,1944年出生,江苏省著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精于中医内、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辨证治疗。尤擅长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呼吸、消化、神经系统疾病,对哮喘、慢支、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管性头痛、肝胆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8篇。
编辑推荐 《逻辑学》是为高校有关专业开设逻辑学基础课程而编写的逻辑教材。
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之词源 二、逻辑之含义 第二节 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逻辑的产生 二、逻辑学在近代的发展 三、现代逻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语言、思维与逻辑 一、思维与思维形式 二、语言与逻辑第二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概述 一、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含义 二、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 三、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 第二节 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 二、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三、同一律的作用 第三节 矛盾律 一、矛盾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 二、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 三、矛盾律的作用 第四节 排中律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和逻辑要求 二、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三、排中律的作用 四、正确理解排中律 五、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之间的关孬第三章 命题逻辑 第一节 命题逻辑概述 一、命题 二、推理 第二节 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一、复合命题 二、复合命题的推理 第三节 命题演算 一、重言式及其判定 二、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 三、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第四章 词项逻辑 第一节 词项 一、词项逻辑概述 二、词项及其指称 三、词项分类 四、词项外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直言命题 一、简单命题的主谓式整编 二、直言命题的形式分析 三、直言命题中词项的周延性 四、直言命题的真值情况 第三节 直接推理 一、对当关系推理 二、命题变形的直接推理 第四节 间接推理 一、三段论的形式 二、三段论有效性的判定 三、有效三段论的性质第五章 谓词逻辑 第一节 谓词语言 一、个体词、谓词与量词 二、谓词语言 三、直言命题的形式 四、更复杂的形式 五、等词 第二节 模型与指派 一、公式的直观解释 二、模型和指派 三、赋值 四、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 第三节 恒真式及其判定 一、恒真式 二、演绎后承 三、不可判定性 第四节 谓词演算 一、公理模式和推导规则 二、可证公式 三、健全性和完全性第六章 模态逻辑 第一节 模态逻辑概述 一、模态和模态方阵 二、模态逻辑的产生 三、模态逻辑的发展 四、模态逻辑的名称 第二节 模态命题逻辑及其语形学 一、模态命题逻辑 二、模态逻辑的基础:正规模态逻辑 三、正规模态逻辑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模态命题逻辑的语义学 一、可能世界语义学 二、框架和可通达关系 三、模型和模型真 四、模型真图表表示法 五、有效和逻辑后承 六、局域演绎定理和全域演绎定理 第四节 带量词的模态逻辑 一、模态命题逻辑的两种扩张 二、时态逻辑 三、带量词的模态逻辑第七章 归纳与类比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 一、归纳推理及其特征 二、归纳推理的种类 第二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传统方法 一、因果联系 二、探求因果联系的传统方法——穆勒五法 第三节 概率推理与统计推理 一、概率推理 二、统计推理 第四节 类比推理 一、类比推理及其特征 二、类比推理的种类 三、类比推理的作用第八章 论证与谬误 第一节 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批判性思维 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 论证 一、论证及其构成 二、证明的种类 三、反驳的种类 四、论证的规则 第三节 谬误 一、形式谬误和非形式谬误 二、谬误的辨析第九章 语境、预设与会话含义 第一节 语境 一、语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语境的含义及基本类型 三、语境与交际过程 四、语境在表达与理解中的作用 第二节 预设 一、预设的基本含义 二、不同类型语句的预设 三、预设与语境 四、语用预设 第三节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一、合作原则理论 二、会话含义理论 三、礼貌原则 四、诚意原则参考文献
……
序言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学习和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是为高校有关专业开设逻辑学基础课程而编写的逻辑教材,我们对本书内容的定位是现代逻辑基础与传统逻辑精华。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力求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紧密联系读者的思维实际,做到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力求让读者在掌握逻辑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运用逻辑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书由华南师范大学胡泽洪、周祯祥、王健平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等高校的部分逻辑学教师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各章的执笔分工如下:
第一章:胡泽洪
第二章:余炳元
第三章:胡泽洪、马丽、胡泽
第四章:赵艺
第五章:熊明
第六章:周祯祥
第七章:蒋正峰
第八章:关老健、陈观瑜
第九章:王健平
本书内容较多,教师们在使用本教材时可以根据专业与学时的需要,选择所教章节。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作为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课程,如果时间不够,本书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可以不讲。
文摘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逻辑的含义一、逻辑之词源“逻辑”一词,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它也是个多义词,其意义各种各样。比如:1.大学生都应该掌握基本的逻辑知识。2.他是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3.张三的说法矛盾百出,不合逻辑。4.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自然界有自然界的逻辑,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逻辑。5.把侵略说成是“友谊”,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在上面这五个语句中,语句1和2中所讲的“逻辑”指的是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学.语句3中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或规则,语句4中的“逻辑”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语句5中的“逻辑”则是指某种观点或理论。毫无疑问,在本书中我们所讲的“逻辑”是语句1与2中的含义,即指作为一门科学或学问的逻辑学。“逻辑”一词的英文为Logic,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逻各斯的基本词义包括言辞、理性、规律、思想、推理、论证等等。我们一般都认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但是,尽管亚里士多德写作有最早的逻辑学著作《工具论》,他并没有使用过“逻辑”一词。据逻辑史记载,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斯多亚学派使用过“逻辑”这个语词,认为它包括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逍遥学派和古罗马的西塞罗则比较正式地使用了“逻辑”一词。只有到了近代,西方学者才在较为一致的意义上使用“逻辑”一词。作为一门学科或科学,西方的Logic从明代开始就传人中国。早先,中国的学者并没有将其译为“逻辑”或“逻辑学”,而是译为“名学”、“辩学”、“名辩学”、“论理学”等等。著名思想家严复是将西方的Logic译为汉语“逻辑”的第一人,严复之后,“逻辑”一词在汉语中慢慢流行开来。二、逻辑之含义那么,到底什么是逻辑?从逻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逻辑学”是一个范围十分宽广、含义并非完全确定的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可以把逻辑学定义为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何谓推理?推理就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得出新的知识的思维过程,由于知识在逻辑上一般表现为命题,因此,推理也就是从已有的命题得出新的命题的过程或方法。在形式上,推理表现为一个命题序列,作为推理的基础的已有命题我们称作前提,新得出的命题我们谓之结论。下面两个都是推理:1.如果它是一部获奖作品,那么,它就一定是一部优秀作品。《芙蓉镇》是一部获奖作品,可见,它是一部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