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附光盘)

发布时间: 2010-04-02 03:53:59 作者:

 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附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41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2月
ISBN:7300052800
条形码:97873000528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新金融系列
外文书名:The New Financial Orde: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帮助人们保障国民财富的安全,保护世界各地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小的——也不是太小的——经济收益。绝大部分这样的经济收税收税益不会成为新闻,甚至不会引发很多公众讨论,但它们可以加强本来很难获得的经济安全,没有它们,任何表面的进步都是空幻的。通过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基本制度,通过管理各类大小风险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而不仅仅是对现状进行修修补补。
作者简介 罗伯特J希勒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他的著作《宏观市场》获得了一第一届保罗A萨缪尔森年度奖;他的另一部著作《非理性繁荣》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书。

媒体推荐
从科技进步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本身,并不能保证更多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正如经济安全缺乏保障和收入分配不均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一样,尽管科技进步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到更高层次’但有些方面依旧会恶化。新的风险管理理念能够帮助我们管理很多风险——现在的和未来的、近期的和远期的——并限制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的危害。这些理念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破坏性的风险,还能允许人们进行更积极的冒险行为,从而令世界更加多样化,更加令人鼓舞。
本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帮助人们保障国民财富的安全,保护世界各地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小的——也不是太小的——经济收益。绝大部分这样的经济收益不会成为新闻,甚至不会引发很多公众讨沦,但它们可以加强本来很难获得的经济安全,没有它们,任何表面的进步都是空幻的。通过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基本制度,通过管理各类大小风险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而不仅仅是对现状进行修修补补。
就像现代保险体系可以保护人们在生活中免受灾难性风险的威胁一样,这套体系将利用金融创新以保护人们免受系统性风险带来的损失:这些风险包括从技术革新导致的失业,到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对家庭和社区的威胁。
如果能够成功地实施这套新的金融体系,人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将会比在现行风险管理模式下拥有更多的自信。没有这样一种更安全的方式,年轻人将很难承受必要的风险把他们的智力资本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商品和服务;而对于以增长为导向的信息社会来说,年轻一代的思想和技能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历史上的经济思想家往往受到他们所在时代的相关风险管理方式的限制。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和心理科学方面的进步,允许我们能够设计出前人难以想像的新机制,以管理资本主义内在的技术和经济风险。共产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卡尔马克思1867年发表《资本论》的时候、现代自由经济政策的先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经济自由化的代表人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62年出版《资本主义与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的时候,都不可能了解这些风险管理的思想。
本书将应用风险管理技术来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本书将描述一套电子化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将与现有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财富的增长。本书并不承诺乌托邦社会的出现,也不能对所有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本书的写作并不是由某个政治意识形态驱使,也不是山于对某个社会阶层的同情,但它确实给出了人们可以实际采取的用来改善生活的步骤。本书旨在阐述有关基本风险管理技术的一些新思路,而不是提供解决未来问题的现成方案.相反,本书指出厂未来由实践、创新和金融理论的进步所必然导致的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这一方向体现为风险相关信息管理的改善,以及社会科学家能更好地利用心理学设计出简便的技术,帮助人们管理与收入相关的风险。
……
目录
导言 经济安全的承诺
无道德危害条件下的激励机制
关于金融新秩序的六大主张
金融新秩序的景象
今天的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
……
文摘 书摘
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和框架效应
如果我们的社会真想实现金融大众化,那就必须使金融工具和服务能让普通人比较容易地使用,而不只是金融专家可以使用。人类并不是计算机,人们不能像传统经济理论许多年来所宣称的那样,对自己的利益进行无休止的计算和精确分析。实践金融一直就知道这一点,但理论金融才刚刚开始抓住人类社会的这一事实。
大部分人并不熟悉金融风险管理原则,和应用这些原则所需要的条件。更严重的是,许多人对他们面临的风险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更有些人还不知道他们应该减少风险。无理由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往往很难控制,因为许多人即使有能力,也不会采取必要措施去控制这种不平等。
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金融理论在2。世纪90年代前后以行为金融为起点,进行了一场巨大的变革一一将心理学原理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念应用到金融学中。行为金融纠正了数理金融常犯的一个错误,即对人的忽视。[105]
行为金融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贡献,是论证了心理上的框架效应对风险管理的影响非常大。丹尼尔。卡尼曼(I)aniel Kahileman)和阿莫特维尔斯基(Amos,Tversky)所说的框架效应(ham—ing),是指人类对环境的反应、参考点、精神类别和联想,这些都将影响人们的决策。
在设计新金融产品时,表象和关联产品不仅有用,而且至关重要。金融新秩序的某些核心思想具有框架效应,我们对框架效应的理解,是我们能够预期风险管理将在未来取得实际进步的重要原因。
金融创新可能存在的问题
金融创新在过去不断地遇到一些重大的问题,它们可能会挫伤我们未来继续创新的努力。这其中第一个便是过度投机活动的问题,它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值得注意的是,正如我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讨论的,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票市场繁荣,于2000年初达到顶峰,带动了许多有害的公司投资和会计欺诈以及个人的风险投资决策。在这一轮繁荣之后,世界各地的大多数股票市场下跌得非常厉害。到2002年中期,经实际通货膨胀调整的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一半。有些国家的股票市场跌得更厉害。在2000—2002年间,股票市场下跌所导致的财富损失数以万亿美元计。仅在美国,这次股票市场下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价值,大约相当于全国所有房屋的价值,或者相当于将成千上万个世界贸易中心夷为平地。即使股票市场的损失有一天可能会由于另一次牛市行情得到弥补,但市场已经产生了有目共睹的风险。
在各种
……
读书人网 >投资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