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我与李宗仁

发布时间: 2010-04-02 06:03:15 作者:

 我与李宗仁


基本信息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页码:344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540737069
条形码:978754073706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李秀文女士 中国现代名人李宗仁原配夫人,广西临桂县村头村人,与李宗仁故居邻村。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1992年6月18日去世,享年102岁。她1911年与李宗仁结婚,当时李宗仁正在广西陆军小学习武。随后李宗仁从军,从排长开始,军阶一步步上升,逐步成为影响民国政坛和军界的桂系势力重要人物。此间长子李幼邻出生。抗战时期,李宗仁率军浴血奋战,并夺取了台儿庄大捷,她则长住广西,历尽离乱之苦。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客居美国。李秀文则艰难辗转他乡,于1 958年到达美国与其子团聚。1973年遵从李宗仁遗嘱,在新中国政府的周密安排下,叶落归根,回国定居桂林,安享晚年。
李秀文女士善良、朴实,赢得当时许多名流的赞赏。她的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辗转广西、广东、上海、北京、香港和加拿大、美国等地居住,与许多重要历史人物都有交往。她的百年沧桑人生,凝结着许多历史传奇,她的口述也见证了现代中国历史中某个
媒体推荐 书评
《我与李宗仁》一书,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义女士
口述,由她侄媳妇潭明女士整理的传记,此书可与李宗仁口述、唐德刚笔记
的《李宗仁回忆录》以及拙著《李宗仁先生晚年》、《政海秘录》合读,前
者记述李氏家庭生活、亲友往来和新旧社会的对比,而后者则注重李德邻先
生的军政生涯,以及国民党内的一些历史事件。两者互相参照,互相补充,
反映了这个时代或某个侧面的真面目。
——著名爱国人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程恩

我父亲终生在军政界度过,很少与我们相处:我与母亲相依为命,我是
在母亲教育下长大成人的。我能有今天,全是母亲的功劳:母亲的一生,勤
劳朴素,忠厚善良,慷慨韶达,能忍能让,是中国贤妻良母的典型。
此书翔实地反映了我母亲的一生,备受战火离乱、骨肉分离、夫妻分居
之苦,读之令我分尝到母亲的甜酸苦辣.感情激动一深感母亲能够坚强而又
勇敢地走过她曲折而又漫长的人生道路,最后得以叶落归根,这是与她具备
的以上美德分不开的一此书出版后,在海外侨胞、港澳台三胞中引起强烈的
反响。美国华埠侨胞争相传阅。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社亦分期连载。
——李宗仁长子李幼邻
编辑推荐 本书是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义女士口述,由她侄媳妇潭明女士整理的传记。李秀文女士是一位历尽沧桑的百岁老人,她见证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书中主要记述了李氏家庭生活、亲友往来和新旧社会的对比,反映了这个时代或某个侧面的真面目。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家世
农家女
祸与福
童年杂忆
……
文摘 书摘
桂林的家

那几年我一直住在义学巷。
我的这座五进三开间的房子是够宽大的,最前面临街一进租给人家做布
店,中间三进租给人家做寓所,后面一进我自己住。
我不论到哪一处地方,总不会孤孤单单自己过日子的,从广州回到桂林
更不寂寞,不断地有亲戚来同我住,便于上学读书。那些在广州跟我一起住
的孩子都已长大,此时都已考上大学。现在跟我的又是另一帮孩子了,其中
有二姑的两个女儿,玉琼、小琼,四姑的三个女儿大妹和老干,侄女月波;
还有春凯堂叔结婚后,有了职业,因无住处,亦携妻女在我房子住下。
我侄儿嘉球,已从柳州调回桂林省府,任农业督导员,他时常到各县去
工作,侄媳带了孩子,跟我在一起生活。
有这么多人在身边,生活倒也过得很愉快,也有不少趣事,最有趣的就
是松林五弟和他的外国太太了。
五弟松林从德国留学回来,带了一个德籍太太,先住香港,一九四一年
一同回桂林,也住义学巷我家,久不久也回乡下住一段时间,五弟是有意让
他太太尝尝乡下风味。
说起五弟妻子,有趣极了。我们同一桌子吃饭,她拿筷子夹菜,一夹就
是一大把。她看我们一小夹一小夹地夹菜,自己也好笑,连连说:“嗦利。
”一次,她同五弟下乡几天,两人带了三只鸡,两只公的,一只母的,兴高
采烈地回到桂林,因为五弟喜欢斗鸡,还喜欢斗蟋蟀。
斗鸡,不但是少爷公子们最感兴趣的娱乐,甚至妇女也喜欢看,小孩子
们呢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一到斗鸡时,便大家围观,当作极大的享受。
一次,两只公鸡斗得难解难分的时候,我那外国小婶子却把那大母鸡抱
了过来,说是也要它加入去斗,谁知母鸡一来,两只公鸡便停止了战斗,一
齐追赶那母鸡去了。气得松林直瞪眼,旁边的人哄然大笑,田嫂竟笑到肚子
抽筋。那外国小婶则瞠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后来,松林用德语告诉她:
“公鸡是不会同母鸡打架的,你这个大傻瓜!”也难怪,外国人不作兴斗鸡
,何况她连公鸡和母鸡都分不清。
也许是生活不习惯吧,又是抗日时期,时常有空袭,不过松林和他太太
从来不跑警报,警报来了,他们索性去睡觉。真把田嫂急死了,只好把大门
锁上,随他们去。有时敌机轰炸频繁,松林夫妇只好回乡下转一转这对于外
国人是太不舒服了。
另外,那位太太与松林性格合不来,嗜好更为不同。松林
……
读书人网 >传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