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页码: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0080921/9787500080923
条形码:97875000809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儿童
内容简介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生物医学》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增强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生物医学》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编辑推荐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生物医学》是中学生百科全书中的一册。
目录
生物学
生物
生物分类
生物学实验
生物学调查法
生物学探究活动
米勒实验
进化
生物进化论
退化
驯化
生物电
生物钟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圈
生物圈”2号
“人与生物圈”计划
自然博物馆
永族馆
生命
生命起源
生态学
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
水葫芦
地中海实蝇
生物群落
浮游生物
游泳生物
底栖生物
发光生物
仿生学
生物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微生物工程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基因芯片
克隆技术
克隆绵羊
生物制品
新陈代谢
消化
吸收
排泄
分泌
细胞
细胞分裂
染色体
性别
蛋白质
核酸
基因
转基因食品
干扰素
遗传与变异
亲子鉴定
酶
纤维素
糖类
脂肪
淀粉
维生素
微生物
微生物
细菌
真菌
食用真菌
病毒
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
链霉素
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
森林
热带雨林
藤本植物
观赏植物
根
茎
叶
光合作用
叶绿体
叶绿素
花
果实
种子
植物向光性
顶端优势
年轮
针叶林
红树林
仙人掌
食虫植物
猪笼草
面包树
水果
西瓜
苹果
葡萄
梨
桃
杏
枇杷
香蕉
椰子
龙眼
柑橘类果树
荔枝
莲雾
榴莲
芒果
作物
水稻
小麦
谷子
玉米
花生
大豆
油菜
棉花
茶
咖啡
珍稀植物
濒危植物
银杏
水杉
珙桐
金花茶
植被
绿化
植树节
植物标本制作
动物
农业
医学
条目标题汉语拼音音序索引
……
序言 在2006年《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的基础上,我们又推出了《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这套丛书按照学科内容进行分类,共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医学》《天文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语文》、《艺术》、《体育》、《成长驿站》、《社会法律》、《科学前沿军事》12册。与《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精装四卷本相比,12分册是增补更新版,既继承了其优点长处,又增加了新的知识点,更新了许多数据、图片。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12分册贯穿着这样的编纂理念,即不仅要把中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全面发展的人,还要成为了解社会、善于处世的人,更要成为思维活跃、领先潮流的人。通过使用本书,读者可以具备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应该有的能力:
1.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对将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很重要。
2.对社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的综合理解力。这是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
3.数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解能力。理解数学法则是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对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力。了解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对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有益的。
5.掌握外语背景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的能力。外语学习能锻炼记忆力、启迪思维,外国文化的学习也有助于新观念的接受。
6.熟练使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的本领。不能满足于简单操作,应注重于了解较为复杂的问题。
7.艺术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的提高会使中学生的素质更加完善。
8.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理解力。中学生很快就要步入社会,必须对现实社会深入了解。
9.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与毅力。注重身体、心理健康,加强身体锻炼、心理磨练,克服不良习惯,抵制不良行为诱惑,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10.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这些决定着中学生的发展,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学期间应当掌握的所有知识内容,对中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梳理,还增加了大量最新的实用信息,如热门专业、热门科学话题、新兴职业、新发明等,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同时,还增加了对中学生成长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力的培养、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解惑等,这是国内其他同类百科全书没有的,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上中学就要看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离中学生最近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素质教育的百科全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是一部面向“全人教育”的百科全书。
文摘 生物医学
生物学
生物树木、花草、虫鱼、鸟兽、人等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统称为生物。它们有的生长在土壤里,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或海洋中。生物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五大类,若把原生生物分出来则为六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特征。
生物体具有完整的结构。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都在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生物的结构层次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长大,显示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茎具有向光性;昆虫中的蝶类在白天活动,蛾类在夜晚活动。这是植物和昆虫对日光发生的反应。现存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其生存环境大体上相适应的,不然就要被环境所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使环境发生变化。
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的寿命总是有限度的。但是,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由于生物体具有生殖作用,在自身死去的时候已经产生出自己的后代,保持了生命的连续性。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每种生物的后代都与它们的亲代基本相同,但又不会完全相同,必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
所有这些特征,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
生物分类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目前已定名的就有200多万种。为了避免混乱,人们想了许多办法给生物进行分类、编号。2000多年前,中国有本叫《尔雅》的古书,谈到了动、植物的分类,把植物分为草、木两类,动物分为虫、鱼、鸟、兽。
18世纪,瑞典科学家C.von林奈比较科学地把动植物分门别类,发明了流传至今的双命名法。这是用拉丁文给每一种生物起两个名字:一个是它的属名,一个是它的种名,由两个用拉丁文表示的名字,就是这种生物的正式学名。例如:稻的学名是0ryzaSativa,前面的那个拉丁文单词是稻的属名,后面是它的种名。
19世纪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进行分类,认为能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养料来提供自身营养的叫“植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养料而必须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生活的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