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98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561720084/9787561720080
条形码:9787561720080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进修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基层幼儿教育科研人员和幼儿园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参考书。本教材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介绍,详细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过程、步骤,并引用大量的例子说明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环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研究是对未知的挑战,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步骤,使未知变成已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将告诉学习者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如何收集研究资料,如何分析研究资料,如何撰写研究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
一、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教育研究的历史演变
三、近20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发展
四、教育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五、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一、教育研究的意义
二、教育研究的任务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特点、方法和过程
一、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
二、教育研究的分类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五、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教育研究设计
第一节 选择研究课题
一、选择课题的意义
二、选择课题的标准
三、课题的类型
四、选择课题的思维策略
五、课题的形成路线
六、选择课题的过程及方法
七、课题论证
第二节 提出研究假设
一、什么是假设
二、假设的作用
三、假设的类型
四、假设的特征
五、好的假设的标准
第三节 决定研究变量
一、什么是研究变量
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三、调节变量和中间变量
第四节 下操作定义
一、什么是操作定义
二、下操作定义的方法
三、下操作定义的注意事项
四、操作定义的特征
第五节 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一、抽样的基本原理
二、抽样的基本要求
三、抽样的基本方法
四、抽样的原则
第三章 文献检索
第一节 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二、文献检索的作用
三、文献的分类
第二节 文献检索的过程和途径
一、文献检索的过程
二、文献检索的途径
三、文献检索的方法
第三节 文献内容的加工处理
一、书目登录
二、摘要
三、文献综述
第四节 文献检索工具
一、书目
二、索引
三、文摘
四、图书馆目录
第五节 教育文献参考工具书
第四章 观察研究
第一节 观察法
一、什么是观察法
二、观察法的类型
三、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四、观察法的实施要求和注意事项
五、观察法的优缺点
第二节 临床法
一、什么是临床法
二、临床法的特点
三、临床法的具体运用
四、临床法的评价
第三节 行为矫正法
一、什么是行为矫正法
二、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
第五章 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概述
一、调查研究的类型
二、调查研究的设计
三、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四、调查研究的优缺点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问卷法
二、访谈法
三、经验总结法
四、预测法
五、情境法
第六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一、什么是实验法
二、教育实验的分类和一般过程
第二节 实验变量与实验效度
一、实验设计
二、实验变量的选择与控制
三、实验效度
第三节 实验配组和实验设计类型
一、实验配组
二、实验设计类型
第七章 历史研究
第一节 历史法
一、什么是历史法
二、历史法的研究步骤
三、确证文献的具体方法
四、运用历史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文献法
一、什么是文献法
二、文献法的研究步骤
三、文献法的优缺点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一、什么是内容分析法
二、内容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三、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区别
四、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四节 比较法
一、什么是比较法
二、比较法的基本步骤
三、运用比较法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测量研究
第九章 质的研究
第十章 统计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 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
参考书目
……
序言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修订版)是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进修的教学用书,还可作为基层幼儿教育科研人员和幼儿园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参考书。本教材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介绍,详细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过程、步骤,并引用大量的例子说明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通过学习,可以使学习者了解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环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研究是对未知的挑战,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步骤,使未知变成已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将告诉学习者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如何收集研究资料,如何分析研究资料,如何撰写研究论文。
科学研究是一个构建知识基础的过程。在对某一特定教育现象获得全面了解之前,人们难以对这一现象作出正确判断和得出有价值的知识。《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将为学习者提供了解教育现象的方法,构建新知识的方法,实际操作练习的方法,并提供可以模仿运用的典型案例。
科学研究是创新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本人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不仅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实例,提供具体操作的步骤和技巧,还提供思考和解决研究问题的策略和思路;不仅提高学习者的研究意识和方法意识,还培养学习者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已七年了,期间重印多次。
文摘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丛础研究又称基本理论研究,它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是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为教育科研理论体系增添新知识的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不考虑眼前的实际问题,其成果也不一定能为解决实际问题所采用。即使基础研究产生了实用价值,那也是附带的,至少它的初衷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应用问题,纯属科学研究或学术研究,注重一般知识、普遍原理原则的建立。
如:皮亚杰“儿童发展阶段沦”就是对儿童发展基本理论的探讨,这属于基础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同样属于教育研究的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实际的问题,指向特定的具体问题。应用研究通常用于直接指导教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解决实践过程中的新问题或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应用研究将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提出较强针对性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如:幼儿珠心算能力研究。它的教学原理是利用表象特征,将珠算的技巧与幼儿的丰富的表象内容结合起来,让幼儿手脑并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探究为应用性研究。
如果我们想研究幼儿语言的习得过程,探讨幼儿是怎样学会语占的,这是一个基础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增添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新知识。而我们要用某种方法提高幼儿的言语水平,那么这个研究是应用研究,因为它要解决的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在教育研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重要的,不应以价值判断的等级来区别它们的高低。不存在基础研究比应用研究价值高;也不存在基础研究精确、复杂,但实用价值不大,应用研究简单、粗糙,但实用价值较大。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划分是根据它们的研究目的来区分的,并不是从它们的复杂程度或价值上进行区分的。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从研究方法的性质来划分,可将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它所注重的是不同事物、现象的意义及其特性,而不注重它们的数量关系。定性研究强调研究的自然情境,强调整体探究,常采用描述分析,研究本质上是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的原理。
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它所注重的是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定量研究强调研究的操纵和控制,常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本质上是个演绎的过程,即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