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页码:332 页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
ISBN:7806711155
条形码:97878067111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中长期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七卷,前六卷按历史朝代分编,起于先秦,迄于清末,每卷详述一个时期的诗学状况;另设《词学》一卷 ,综述词学的发展历程。本书以诗歌理论的演进为经,以诗歌的种类活动为纬,将诗学观念与接受主体、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在阅读、批评、写作诸环节的展现相结合,建立起一种以诗歌的接受史为视角,用接受范式来整合多元材料的论述模式,进而架构起历史与逻辑相互的理论体系。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中长期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七卷,前六卷按历史朝代分编,起于先秦,迄于清末,每卷详述一个时期的诗学状况;另设《词学》一卷 ,综述词学的发展历程。本卷为其中的先秦两汉卷。
目录
中国诗学史导言
总论:中国诗学观念的流变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先秦两汉诗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先秦两汉诗学的性质特征
第二章 诗学观念在西周至春秋中叶的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