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97 页
出版日期:1999年01月
ISBN:7010030472
条形码:97870100304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哲学史家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将根据历史的和辨证的观点对休谟哲学作具体的分析和评价,阐明它的意义和影响,为此,本书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有如下安排。
(一)本书将对休谟哲学作出比较全面的考察和评述,但不是、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
(二)本书将特别注意对休谟哲学原著的考据和研究,力求在休谟的本来意义上准确理解和把握他的学说。虽然要做到这点颇有难度,尤其对于休谟的公认难读的著作,则更显其难,但是,认真在原著上下功夫,是准确理解一位哲学家思想的最基本的方法。正因为休谟的著作容易引起误解,坚持研究他的原著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三)诚如休谟哲学的一位研究者所说,休谟的著作是“文如其人”,因此,为有助于理解休谟的哲学思想,本书专设一章介绍休谟的生平和著述,并将休谟的主要哲学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情况作为附录列于书后。
媒体推荐 绪论
大卫休谟(Ddvid Hume)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论哲学家、怀疑论者,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休谟不属于哲学史上常见的生前无名、死后才得到重视的哲学家。当他在世的时候,他的哲学声望就已经确立起来了。与他同时代的一位著名评论家写道:“大卫休谟是当今英国最有才智的人之一。有些哲学家,与其说属于他们的祖国,不如说属于由他厂约光辉所照耀着的那个世界。休漠就像这些哲学家一样……可以被纳入用他们的智慧和作品造福于人类的少数人之列。”山而且.休谟也不是那类在哲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人物,他同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一样,是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持久而深远影响的哲学家。当我们看到当代的许多哲学巨匠仍在深入研究休谟的思想并把他奉为理论先驱的时候,不能不感受到休谟哲学(当然是他的学说的全部)所具有的一种现实的力量。一位颇有建树的当代哲学家曾经概括说:“对于休谟的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出现在本世纪哲学中的由它们派生出的那些问题的讨论,如果作
一番透彻的指导性的说明,那几乎也就是详尽无遗地表示出了本兰纪的哲学。”
当然,肯定休谟哲学的重要性和对它作具体的分析评价还不是一回事。当我们回顾休谟哲学的研究史,会发现人们对休谟哲学有十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休谟哲学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休谟著作的难读引起的。这里所说的难读并不是指他的文字晦涩艰深,妨碍了人们的理解,相反,休谟的文笔通晓流畅,堪称英语表达的大师,而是指他过分热心于繁琐论证,加之某些表述上的不够严谨和特有的怀疑主义的论述方式,使人有时不容易确定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这种情况在他的主要著作《人性论》中尤为明显。
休谟哲学著作的编者塞比—比格曾这样评论:“读休谟的哲学著作要非常细心。他写的每一页,尤其在《人性论》中,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依据各种不同的关联,说了那么多不同的事情,而且毫不在意他以前是怎么说的,这就使得很难明确地说出他是否讲过这个或那个特定的学说。他将同样的原理用于十分不同的题目,以致毫不奇怪,我们可以在他的叙述中找到许多字面上的和某些实际上的不一致。他并不顾忌用不同的方式说同一件事情,而是热心于此。而在同时,他对词语的运用和对基本准则的陈述又往往随随便便和漫不经心。这就使得在休谟那里很容易找到各种哲学,要不然就是把一段陈述同另一段陈述对立起
来,以致根本栈不到任何哲学。”
我并不认为塞比—比格的论断是完全公正的,因为它给人一个印象,似乎休谟的哲学既缺乏严密的整体性,又缺乏连贯的论证,而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休谟在表述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他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明确的,他的理论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他的论证也有清楚的线索可循。不过,就塞比—比格指出阅读和理解休谟著作之难这一点,却是正确的。凡是读过休谟的《人性论》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比如,我们必须在那些叠床架屋式的繁琐论证中时时注意把握推理的脉络;必须把某些概念和术语的用法作出比较,以确定它们的真正含义;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他的哲学意图,以便对他的个别论述作出正确的解释;在阅读休谟的对话体著作时,有时还必须费大力确定谁是他的真正代言人。因此,当我们看到,在后人对休谟哲学的研究中,几乎在每一个重要论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争论,而休漠在世时又不断地辩解说人们误解了他的意思,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上述情形对于休谟来说是“不幸”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位哲学家愿意被误解。不过,休谟著作的上述特点却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余地。人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休谟的论述,往往可以引出具有不同启发意义的结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休谟的哲学像“魔方”那样,可以随意翻出各种不同的花样。而是说,在休谟的内容丰富,有时繁琐得令人生厌的论证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深刻思想,要发现它们,必须作出认真的分析,从各个方面加以理解。而这对于热心理论探讨的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更特殊的吸引力。当然,这也使人们对休谟哲学的理解和评价变得更加复杂了。
……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生平和著述
第二章 人性哲学
第三章 认识论:观念理论
第四章 认识论:因果关系
第五章 认识论:怀疑主义
……
文摘 书摘
休谟生活的时代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的时代”。
启蒙的时代可以指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整个时期,而由于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发展最猛烈,波及最广,持续最久,启蒙时代又往往专指这一时期。不管怎样,这一时代是以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一场反对宗教蒙昧、反对封建专制的启蒙运动为标志的。
启蒙运动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法国。在英国和法国的影响下,德国也出现了启蒙思想。英国的弗培根、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德国的莱布尼茨、沃尔夫、莱辛等,都是主要的启蒙思想家。
启蒙思想家的国别各异,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一般地说,他们的思想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理性和科学。启蒙思想家认为,宗教和迷信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是愚昧和落后的根源。要使人类从宗教的精神束缚下解放出来,就要弘扬理性的权威,用科学知识启迪人们的头脑,让理性和科学成为衡量和判断一切的尺度。
启蒙思想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和自由。启蒙思想家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人的自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们在对人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内容的人权概念,并要求建立符合人性发展的民主政治制度。
启蒙运动在思想渊源上是和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一脉相承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特色是坚持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学。他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形形色色的宗教桎梏。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则同已经发展了的时代相适应,他们进一步克服了人文主义者的较多不彻底性,发挥和发展了人文主义者的人性和人权概念,赋予其更明确的政治和阶级的含意,因此更鲜明地体现出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理性、自由和民主的特点。
启蒙运动是思想文化的运动,它的深层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
欧洲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在封建制度的内部孕育发展起来的。早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下半叶,西欧主要国家已经先后程度不同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至16世纪资本主义的商
业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工场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15、16世纪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贸易活动的扩大和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造成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的阶层。在资本主
……